浅谈初中生新学习方式的探究

2018-08-11 09:27宋欣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8年4期
关键词:探究学习学习方式合作学习

【摘 要】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研究的重要主题,也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极力倡导的三种学习形式。《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指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关键词】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学习方式

从我校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学生方面,大多数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意识淡薄,学习主动性差,学习目标不明确,学生所习惯的学习过程是由教师把别人“已有”“已知”“已会”的东西“满堂灌、注入式”地传授给自己。多数学生停留在“要我学”阶段,对学习“不想学”或“没兴趣”。教师方面,大多数老师还是认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学习,根本无法实现。大多数教师不敢放开手脚运用新的教育理念,依然是按着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教与学,因为要确保班级的成绩。这严重束缚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性、主观能动性、团结合作精神及科学创新精神的发挥。为了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真正落实新课程标准,一方面要创新教师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模式,让教师真正的发挥教学主导作用;另一方面要创新学生学习理念,改变学习方式,让学生真正的成为学习主体。只有两者统一起来,密切配合,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

一、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在老师的科学指导下,围绕确定的学习目标,自主的选择学习方法,自我监控学习过程,逐步养成自主评价学习结果。通过能动的创造性的学习活动,实现学生自主性发展的教学实践活动。

波利亚说过:“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自己去发现的。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性质和联系。”因此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尤其重要。这就要求教师要做到:

1.改变教学方式,倡导自主学习。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理念,树立学生主体意识。教师要先从意识上改变教学理念,从而再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其次,作为一名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研究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善于挖掘他们身上的优点,因材施教,帮助他们提高学习的主动性、自觉性,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逐步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能够自觉学习、主动学习、快乐学习,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激发学习兴趣,指导自主学习。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便不再是被动的等待传授知识,而是自觉的主动的学习知识。“只有把学生置于有趣味的和好奇心的情境中,才能引起他们的积极思考。”教师可以结合学科的特点,借助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过程,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指导学生自主地去学习。

二、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群体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为集体的利益和个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务的过程中实现自己的理想。

联合国教科文卫组织提出:“学生应当学会生存、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合作学习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它与其他学习方式相比,具有自己独特的意义。

1.合作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合作学习过程中,小组成员各抒己见、相互交流,讨论的问题在经过小组的补充、修正后,能形成比较科学的答案。如果长期坚持下去,定会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社会适应性。学校作为一个社会性群体,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有利于促进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合作学习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间的合作意识、任务意识、责任意识;也能够使学生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相互理解、相互接纳,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3.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新课程所倡导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化思维,在合作学习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学生们通过共同探讨各种理论、观点和假说,进行观点的交锋、思维的碰撞及辩论和交流,最终达成思想上的共识,因此,开展合作学习对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具有重要意义。

三、探究学习

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独立的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在探究学习中,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各种学习途径获得知识和能力、情感和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1.探究学习,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标的三大课程基本理念之一。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欲。所以在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意识地安排“提问题”的环节,引导学生大胆提问,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则通过探究学习,不断发现新的问题,不断感觉自身知识的不足,从而不断地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探究欲。

2.探究学习,培养解决问题能力。首先是培养学生独立的探究能力,即可以培养学生带着疑问阅读,边阅读边思考,并用记号笔标注有意义的内容。其次是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即可以引导学生在小组里讨论各自找到的答案,对有疑问的问题,能够在组长的带领下展开讨论,互相交流,达成共识。

初中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非一蹴而就。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改变,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参与者。这需要教师们的精心组织和不懈追求,还需要学生的支持与合作。

总之,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实现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重要手段。通过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可以培养其自主学习意识,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习惯,可以最大限度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學习不仅有助于因材施教,还可以弥补教师在面向有个体差异的学生在教学方面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的目标,为丰富学生的学习生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服务。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使新课程标准得以顺利实施,使基础教育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真正达到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聂广凤等.探索课堂教学改革的新思路[J].吉林教育,2008(6):8

[2]叶澜.我对课堂教学本质的思考[J].基础教育课程,2009.1-2:87

【作者简介】

宋欣,女,1990年10月生,本科学历,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初中化学教育。

猜你喜欢
探究学习学习方式合作学习
关于新课改下的高中政治教学的思考
浅析小学数学悦趣化探究学习的策略
关于导学案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浅议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中学生数学学习方式创新研究
浅谈语文课堂阅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