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读者》与现代性批判

2018-11-14 21:07
电影文学 2018年1期
关键词:朗读者汉娜犹太人

刘 茜

(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山东 淄博 255000)

史蒂芬·戴德利根据德国作家本哈德·施林克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朗读者》(

The

Reader

,2008)给观众呈现了一段跨越数十年的爱恨交织的情感,而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纳粹对犹太人的残害则为这段本来就难以为世人所接受的情感带来了致命的伤害,这也是电影历史意识和哲学深度的体现之处。对于《朗读者》的解读,人们一般更重视其中人心灵与心灵的对话,如主人公米夏和汉娜·施米茨在“朗读”这一交流行为背后的彼此启蒙和爱恨痴缠等。而实际上,《朗读者》还有必要被置于社会学和政治学话语之下进行观照。现代性批判问题就是一个我们深入理解《朗读者》的切入点。

一、《朗读者》与劳动分工

劳动分工是现代性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现代性批判理论认为,随着社会生产的现代化,劳动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导致最后每个人都成为集体行动中的一颗螺丝钉,每个人都有着对最终成果的贡献,但是每个人距离这一成果又都是遥远的。而现代社会的产业链越发达,这种距离也就越远。这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便是查理·卓别林在《摩登时代》(

Modern

Times

,1936)中刻画的20世纪20年代的,在隆隆机器声中日以继夜地进行繁重重复工作的工人。而在汉娜所处的三四十年代亦是如此。整个第二次世界大战乃至纳粹对犹太人的迫害、屠杀都并非原始兽欲催生的,并非偶然现象;相反,这些后果严重的行为都是人们在理性指导下进行的。而党卫队中的绝大多数在希特勒之外的人都不会感觉到自己需要为这一惨绝人寰的恶行负责。以汉娜本人为例,她自始至终并没有亲手烧死或打开“浴室”的开关毒死犹太人,她在一套严格的,甚至可以说是先进的制度下,兢兢业业地工作,按照规则做自己的本职工作,即挑选出身体符合条件的犹太囚犯,并按照规定在他们即将被烧死的时候不打开门放他们跑出去。这种对既有制度的遵守以及没有亲手杀人的隔膜感,使得汉娜一开始没有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助纣为虐。她甚至在法庭上出于无知和大胆反驳法官:“如果换了是你你会怎样做?”这个问题不仅是法官难以回答的,旁听的米夏也难以回答,但这并不妨碍他们都否定汉娜的行为。

而电影的道德力量也就由此彰显:人们不可避免地走入现代,受到劳动分工的影响,但也正是现代性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道德盲区。当人们的集体劳动指向一个正义的目标时,那么这种对规则的遵守、对职业的尊敬无疑是可贵的、但是一旦这种劳动的最终产品是灾难的话,那么人就完全有可能在自己没有意识到的情况下作恶。而问题就在于,不断被细化的劳动分工使得人们无论在法理抑或道德上都无法对他人、对自己进行追责。正如克雷恩和拉波波特在《大屠杀和人类行为的危机》中所探讨的,工作与军工相关的工人会为新闻中的战争惨景,如婴儿被烧死等感到不安或悲哀,但是却不会意识到这与自己的工作有关。因为“将烧死婴儿的过程划分成细微的功能任务,然后将这些任务彼此间隔开,这已经使那种认知变得无关紧要了——并且也是非常难以达到这种认知的。同时还要记住,是化工厂制造了凝固汽油弹,而不是哪个工人个人制造的”。也正是在现代性的分配下,人开始有了技术责任和道德责任的划分。

汉娜合理化自己行为的依据也正是技术责任。她和直接放火杀人的纳粹军官之间是表面分离、实际协作的关系,她在从事自己的专门化行为的同时没有任何道德忧虑的阻碍。对于曾经是公共汽车检票员的汉娜来说,一个犹太人也不放走本质上和检票时一个乘客也不放过是一样的。而从犹太人的角度来说,犹太囚犯是汉娜的工作“对象”,但是犹太人即使没有死去也无法指认汉娜,因为对于他们来说所有的党卫军人都是一样的。劳动者和“劳动对象”之间的这种分离导致道德盲区的严重,这从除了汉娜以外其他的女看守能逃避法律的制裁就可见一斑。而随着现代性的继续深入,如以电脑键盘、按键等操纵无人机或炸弹等就可以完成大规模杀伤、破坏行为,这种道德盲区还将继续存在并日益严重。

二、《朗读者》与卢梭异化观

当我们探讨了现代性下的社会背景后,我们有必要来审视汉娜个人在现代性框架中的问题。卢梭曾经指出:“人类的各种知识中最有用而又最不完备的,就是关于‘人’的知识。”在卢梭看来,哲学家难以解决人的本质是审美的问题。人从自然状态,也就是和动物在生理方面几乎没有区别的状态,进入社会状态的整个过程中,遭遇了社会的不平等以及人的异化。而在人的异化过程中,人的发展是违背自己本性的,这种违背越多,人对自然状态的脱离也就越大,最后跌落到邪恶的深渊之中,其中就包括对欲望的追求。异化最终导致的是原本生而自由的人最后却时时刻刻生活在枷锁之中。

在《朗读者》中,汉娜就是一个被异化的对象。她的异化力量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方面是她的性欲望;另一方面则是在不暴露自己是文盲的前提下保证自己生存的欲望。为了实现两个欲望,汉娜向着深渊堕落并最终落得被监禁的结局。

人是一个复杂的集合体。汉娜本质上是一个感性且渴望得到爱的女人,但她表现出来的却是在渴望温情的同时又残忍无觉,一方面极度自卑,另一方面又冷酷无情。集中营的工作并没有给她带来正面的影响,她在战争结束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对其他被告进行指认,自己也没有进行反思。她在集中营中把自己完全异化为一个绝对意义上的命令执行者以及一个机械的服从者。当人们在疑惑,为何汉娜如此介意自己是文盲这件事,甚至愿意牺牲自己的自由也要掩盖自己是文盲时,电影中对羞耻心和自尊心的解读使得这个问题完全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思考,即对于汉娜等人来说,杀人为何可以如此麻木?在她为自己不识字这件“小事”羞愧难当时,为何不对自己与纳粹同流合污这件邪恶的事情毫无感觉?在这样的思考中,汉娜的可怜而可悲的人性也就充分暴露了出来,这也正是这一形象的复杂之处。

从这一点来说,被异化后的汉娜一开始以一种“不伦之恋”的方式给予了米夏真挚的爱情。从米夏患了猩红热以后回家父母的表现不难看出,在米夏的成长过程中,他一直缺少一个温柔而耐心的关怀者和引导者,正是汉娜的出现弥补了米夏这方面的心理需要。但事实上,汉娜并不是作为一个合格的朋友、情人甚至母亲出现的,她所提供的只是米夏当时向往的,这也正是米夏软弱地说出“我不能没有你”的原因。因此,在分手之后再出现在米夏面前的汉娜是让米夏觉得陌生而可怕的。这个时候汉娜对于米夏来说,成为一个双重意义上的刽子手,从表面意义上来说,汉娜是间接屠杀了300多名犹太人的刽子手,尤其是在这些犹太人里面,还有汉娜选出来为她朗读的年轻姑娘,在送她们去见死神的时候,汉娜没有犹豫。这种对于秩序的坚守震惊了米夏。在米夏看来,自己如果身处集中营,也无疑只是一个给汉娜朗读,随后又被汉娜“杀”死的“犹太姑娘”而已,汉娜不可能因为曾经和他有过性关系就给予他更多的重视或放他一条生路。这种感觉直接否定了汉娜之前对米夏的感情,使得汉娜又成为一个杀死米夏爱他人能力的刽子手:米夏意识到,他所深爱着的这个女人其实并不爱他,她所需要的只是一个床伴兼朗读者,而这个角色即使换一个人也是可以充任的。

三、人的价值与心意结构

人的价值问题是现代性批判的一个维度,因为人是现代性批判的主体,也是历史的主体。现代性批判关注的是人的思维与力量的多样性,关注人是否能具有完整性。亚里士多德曾经提出过人有三种心意结构,它们是人类精神层面的基本构成,即理智、情感和意志,而这三种心意结构又分别对应着人类的三种行为,即求真的、对真理的探索的行为,它对应的是理智;创造类、审美类的行为对应的是情感;各种在伦理或政治上的实践行为则对应的是意志。这三种心意结构和行为共同成就了人的价值,使人成为一个有感觉、能理解、会行动的完整的存在。人的价值也因此体现。

一般来说,人们在剖析《朗读者》时,都会提及“朗读”行为本身带有启蒙色彩,在朗读的过程中,汉娜和米夏彼此发现自己对对方的价值。米夏通过朗读认识到了性爱的美好,而《奥德赛》《带小狗的女人》等书中的故事则启发了汉娜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并且在汉娜被监禁之后,两个人“我不能没有你”的地位也就发生了置换,当米夏已经可以没有汉娜生活时,汉娜却开始需要米夏,不仅是需要米夏的朗读和身体,更是需要米夏来证明她生存的价值。在原来的自卑中,汉娜并没有决定给自己扫盲,宁可在被升职前逃离自己的工作岗位也不愿意去识字,这也是汉娜不得不去做监狱女看守的原因。但是在认识米夏之后,感到自己价值和被需要的汉娜开始认真生活,并且在监狱中认字,最终学会了阅读。促使汉娜认识到自己价值的是情感这一心意结构,而最终使汉娜提升自己价值,即使自己有文化、有良知的则是理智和意志。因此,大部分对于《朗读者》的分析,都是肯定“朗读”的,因为朗读作为启蒙行为的一种已经与人的价值挂钩。

但值得指出的是,正如卢梭在启蒙运动时代走在了伏尔泰等启蒙者的前面,看到了社会将会使人悲苦,文明的前进带来的是社会的不公和堕落一样,电影也并没有单纯地肯定“朗读”行为。如果电影仅仅是肯定理性启蒙就能实现人的价值,那么汉娜的一生便无非是一个“从不知罪到知罪”的认错伏法、幡然醒悟的过程。《朗读者》的深度就在于,它是与崇尚自然的卢梭有着类似立场的,知识的欠缺意味着对现代性的远离,人性并不恶的汉娜因为知识欠缺而遭到了现代文明的碾压,背负了罪恶,电影对她是充满同情的。最终汉娜踩着书上吊自杀的细节可以说正是电影这种对现代性的否定态度的含蓄表示。汉娜改变了主观心意去接近知识,去主动忏悔,接近现代性,但最终她向现代性妥协换来的是自己的死,在留下一生积蓄给死里逃生的集中营小女孩后也没有获得对方的原谅,她的个人价值并没有因为她向现代性靠拢而得到实现。

《朗读者》在给观众讲述了一个并不完美的爱情故事的同时,也展现给观众一种并不完美的,具有深重缺陷的社会形态,即现代性社会。在这样一个社会中,现代性分工裹挟着人们进入罪恶的战争和屠杀中,也正是现代性的细化分工和完善的法律、规则最终也剥夺了汉娜的青春和生命,尤其是作为一位文盲,汉娜显然已成为现代性社会中最容易被边缘化、被淘汰的对象。同时,现代性下无所归依的并不仅仅是没有文化、不习惯现代生活的汉娜,外表光鲜,甚至从事现代性意味极为浓厚的,具有权威感的法律工作的米夏同样是一个被遗弃的“现代人”。现代性本身带有恶,每一个现代人在面对恶时应该采取怎样的作为,这正是《朗读者》要提醒观众面对的。

猜你喜欢
朗读者汉娜犹太人
汉娜的惊喜
自尊
评小说《朗读者》中《奥德赛》的隐喻
一封关于《朗读者》的信
《朗读者》:冰冷的历史沉思与深刻的人性寓言
印度汉娜,一定要民俗风?
英国社会是如何对待犹太人的(1066-1656年)
少女汉娜的生死抉择
犹太人的生意经
《朗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