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中隔偏曲及慢性咽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比较

2018-11-20 06:13薛飞王天友李华周玫程友许莉朱亚骄
关键词:偏曲标准分鼻中隔

薛飞王天友 李华周玫 程友许莉 朱亚骄

随着社会节奏的加快,以及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暴力伤医事件层出不穷。恶性“弑医”事件虽为偶发,但已经发生的“弑医”事件大多发生在耳鼻咽喉科,而且尤以鼻科病人为主,大大出乎鼻科临床医生的意外[1]。现代医学模式已由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逐渐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综合模式,目前心理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趋明显,我们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但是在多数三甲医院中,患者往往以躯体不适为主要症状来就诊,而且会有意、无意的刻意掩饰自身的心理状况,从而在临床上专科医生容易不重视其相关心理疾病的诊断[2]。我科在2014年3月~2015年12月期间,对门诊及住院的部分患者,其中以鼻部及咽部症状为主诉,同时具疑似精神相关症状的患者56例,分析其焦虑抑郁状况,并总结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3月~2015年12月在我院住院或门诊就诊的鼻中隔偏曲及慢性咽炎患者,伴有可疑精神症状的患者56例。56例患者中,男性27例,女性29例,年龄16~60岁,平均32.7岁。其临床表现主要有:鼻塞、咽异物感、吞咽功能异常、头部不适感、难以入睡、多梦、情绪低落、心情烦躁、肠胃不适等。其中诊断为鼻中隔偏曲的患者24例,男性19例,女性5例,年龄16~42岁,平均29.6岁,分为鼻科组;慢性咽炎患者32例,男性8例,女性24例,年龄21~60岁,平均36.4岁,分为咽喉组。

2 研究方法

我们对入选患者仅仅进行量表填写的基本解释,避免带有任何引导性的讲解,量表的每个题目均由患者本人独自完成,保证其准确、完整的填写所有问卷。焦虑自评量表来源于1971年Zung教授编制,SAS表包括20个项目,患者自评结束后,将20个项目的得分相加,即得到粗得分(raw score),然后经过公式换算,再得到标准分(index score,Y)。换算公式为:标准分(Y)=Int(1.25×粗分),也就是取粗分的1.25倍的整数部分,然后进行统计分析。比对目前中国的常模结果,焦虑评定的标准分为50分[3],SAS分数越高,就表示患者的焦虑程度越重。抑郁自评量表也是由Zung教授于1965年编制,SDS表也包括20个项目,患者自评结束后,将20个项目的得分相加,即得到粗得分,标准分换算公式也为:标准分=Int(1.25×粗分),按照目前中国的常模结果,标准分≥53分即判定为存在抑郁[4]。根据我们问卷调查的结果,进一步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现状。

3 统计学方法

按照各量表的统计规定,分别对量表进行评分后,计量资料均用(±s)表示,采用 SPSS 11.5 统计学软件,对所有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方法采用t检验,在P<0.05时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4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的SAS、SDS标准分平均值分别为 45.61±7.63、42.5±8.19,其中 14 例存在焦虑,2例患者合并有焦虑、抑郁心理障碍。32例慢性咽炎患者的SAS、SDS标准分平均值分别为41.58±7.05、48.34±8.92,其中5例存在焦虑,13例存在抑郁,1例患者同时合并有焦虑、抑郁心理障碍。鼻中隔偏曲组患者相对于慢性咽炎组而言,其焦虑评分显著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14,P<0.05)。慢性咽炎组患者较鼻中隔偏曲组抑郁评分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3,P<0.05),见表 1。

表1 鼻中隔偏曲组与慢性咽炎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

表1 鼻中隔偏曲组与慢性咽炎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s)

组别 n SAS SDS鼻中隔偏曲组 2445.61±7.6342.5±8.19 P<0.05慢性咽炎组 3241.58±7.0548.34±8.92 <0.05

讨论

随着临床医学从单纯的生物学模式向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转变,反映个体和群体的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状态的指标目前已广泛应用。目前心理问题对人们生活的影响日趋明显,专家学者对心理疾病的认识也越来越深入。世界卫生组织定义健康为:“躯体,精神和社会生活上的完好状态,不仅仅是无病状态”。

目前社会上人们竞争压力增大,医患关系亦日益紧张,暴力伤医事件层出不穷。恶性“弑医”事件虽为偶发,但已经发生的“弑医”事件大多发生在耳鼻咽喉科,而且尤以鼻科病人为主,大大出乎鼻科临床医生的意外。在多数三甲医院中,患者往往以躯体不适为主要症状来就诊,而且会有意、无意的刻意掩饰自身的心理状况,从而在临床上专科医生容易忽略相关的心理疾病。我们研究了我科以鼻部及咽部症状为主诉,伴有可疑精神症状的患者56例,发现鼻中隔偏曲组患者较慢性咽炎组焦虑评分升高,且其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慢性咽炎组患者较鼻中隔偏曲组抑郁评分升高,且其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临床上对于鼻科病人,有可疑精神症状者,术前一定要进行相关的心理状况评估,必要时请精神或心理专科医生指导干预措施,避免手术创伤刺激患者的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这些负面情绪进一步加重和积累,患者得不到正确的释放,容易走向极端,甚至最终导致恶性伤医事件的发生[5,6]。

鼻腔疾病与精神异常之间有无联系?近年来经媒体炒作后提出了“空鼻症”的新名词,目前国内有学者提出“类空鼻综合征”的说法[7]。对于“空鼻症”的认识和思考,目前在耳鼻咽喉科学界,尚未达成普遍共识。因此,“空鼻症”并没有一个严格准确的定义。北京同仁医院周兵教授所描述的“鼻部术后主观症状和客观体征严重分离,伴有精神心理障碍的原因不明的鼻部症候群”较好地反映了这种疾病的基本特征[8,9]。我们的研究亦提示单纯鼻中隔偏曲患者的焦虑评分显著高于慢性咽炎患者,本研究样本量较小,临床病例大样本调查及可能的神经生理机制研究等,均有待进一步的深入分析探讨。

慢性咽炎病因复杂,患者由于病情持续时间较长,且不易彻底治愈,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健康障碍,影响疾病的缓解与恢复[10]。本研究中,慢性咽炎组患者较鼻中隔偏曲组抑郁评分显著升高。对此临床医生应引起足够重视,对于有相关心理问题的患者要及时会诊和转诊,必要时请心身科医生进行心理疏导治疗,或者必要的药物干预,以达到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及身体症状的目的[11,12]。

总之,心理社会因素对于耳鼻喉科相关身心疾病的发生、发展、治疗和预后有着重要的影响,医护人员在对鼻中隔偏曲及慢性咽炎患者进行常规药物治疗或手术操作的同时,需辅以必要的心理疏导[13-15]。对于咽喉及鼻科特殊患者应及时发现其焦虑或抑郁倾向,实施必要的干预措施,避免患者负面情绪的累积,不让“弑医”等恶性事件再次发生。在基层医院及部队卫生所等单位,耳鼻咽喉科门诊绝大多数病人的主诉为鼻炎及咽炎症状,其中个别人如发现有焦虑或抑郁倾向,需引起重视。

猜你喜欢
偏曲标准分鼻中隔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分析
鼻中隔偏曲怎么治
鼻中隔偏曲要手术吗
鼻石致鼻中隔巨大穿孔1例
鼻中隔偏曲需要做手术吗
基于马尔科夫预测的分层教学下教学质量量化模型
高校师生对原始分制与标准分制的感知对比
基于标准分优化的在线教师教学评价系统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