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实际教学,构建生活化的初中语文课堂

2018-11-20 11:56李文娟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阅读生活化初中语文

李文娟

摘 要:语文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是最有生活气息的学科。因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只有联系实际教学才能培养学生学习语文兴趣,感受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围绕如何立足生活实际开展教学进行阐述,旨在构建生活化的语文课堂。

关键词:初中语文;生活化;阅读;教学;思维

众所周知,语文是最具人文性的学科,每篇文章中都是通过文字的描述来传达作者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一切文学创作活动均来自于平实的生活,通过文学创作重现人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在此过程中展现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基于此,我们应该在平时的教学中联系实际教学,从而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语文学科生活的味道。

一、链接生活教学,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教育即生活,社会即学校。”由此可知,学科教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密切。其实,每篇课文内容与社会生活密切相连,如果把语文教学活动与生活链接,既能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也能让学生了解生活的意义,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例如:在教学《荔枝蜜》时,因为这是一篇散文,其内容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连接生活开展教学。如提出这样的问题:大家吃过荔枝蜜吗?听说过杨贵妃吃荔枝吗?这样,就把教学内容与生活紧密地联系到一起,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此同时,也自然而然地过渡到这篇课文的学习中。在阅读过程中,还结合课文内容,讲述唐玄宗为了满足杨贵妃爱吃荔枝的故事,从而更加引起了学生探究课文的兴趣。文章中作者通过描寫自己的亲身经历,由衷地表达了对荔枝蜜与蜜蜂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赞美了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通过这样的链接,把教学活动延伸到学生的实际生活中,取得了理想的教学效果。

二、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生阅读期待

认知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任何一种认知过程都是建立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的经验也告诉我们,生活情境容易唤起学生的内心体验。而把知识融进生活化的情境中去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的产生与维持,当学生对学习内容产生了兴趣时,他们就会自然而然地开展自主阅读活动。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积极参加交流讨论,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要善于结合文本内容与生活的联系,通过生动的生活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结合教材内容,制定出合理的教学方案,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拓展视野、陶冶情操,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期待。例如:在教学朱自清的《春》时,就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课件。通过音像、动画、视频等效果让学生看到嫩绿的小草芽顶开一小片泥土,然后摇摇晃晃地站起来。当干裂的土地上春雨一滴一滴地落下后,就看到漫山的桃花、梨花等。在这样的生动情境中,学生的注意力被调动了,学习情绪与学习诱因也被调动起来了,从而取得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激活生活体验,激活学生想象思维

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每个人在学习过程中都会利用生活经验来解读问题。”我们知道,初中学生的理解力、表现力与创新思维能力逐步丰富起来。所以,在阅读教学中要将阅读活动与生活相连接,并且在文章中寄托了作者的思想情感。这些文章中表达了作者的情感体验,在教学中都要通过激活学生的思维想象才能真正的理解作者的意图。这就需要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联系实际生活,把阅读教学与生活体验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创造性地解读作品。例如:在教学《变色龙》时,因为这篇文章既具有强烈的讽刺性,又有丰富的黑色幽默元素。特别是它具有浓厚的生活味道,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就鼓励学生进行角色体验活动。在这样的过程中惊喜地发现:各个小组能以不同的表演形式增加喜剧性幽默成分,从而让角色人物形象更加的鲜明,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教学效果。苏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这样的课文很多,诸如《孔乙己》《皇帝的新装》等课文都可以开展角色体验教学活动。只要我们善于挖掘,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就能水到渠成。

四、挖掘生活资源,打造生活化语文课堂

生活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教学资源,挖掘生活中的教学资源是语文教师的重任。基于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我们应该充分的利用生活资源为学生提供一个广阔的知识平台,从而达到拓宽学生的语文视野的目的。例如:在教学《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时,这篇课文描写的内容离今天学生的实际生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还存在一定的困难。有条件的学校教师可根据教学目标提出申请,组织学生去参观鲁迅故居,让学生亲自体验作者笔下的景色与表达的情感。没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参观相似的纪念馆等场所。在参观之前要让学生熟悉课文内容,注重文中的细节描写。在参观过程中寻找“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动植物,如蝉、蜈蚣、蟋蟀、草丛、菜花等生活中常见的动植物;有些植物学生不太熟悉,如斑蝥、水莲、桑葚、何首乌等,结合这些动植物让学生体验课文中鲁迅是怎样描写童年的生活,从而体会作者天真无邪的童年时代。这样,就会真切地激活学生的内心体验。

总之,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生活化教学策略可以有效提升教学效果。生活化语文教学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学生对生活的理解与感悟。所以,我们应该注重现实生活和语文教学的密切关系,努力构建生活化语文课堂。这样,就能有效地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

参考文献:

[1]何艳.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小作家选刊,2017(8).

[2]蔡淑才.浅谈初中语文教学生活化的尝试[J].学周刊,2017(9).

[3]方丽.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6(2).

猜你喜欢
阅读生活化初中语文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