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研究

2018-11-20 11:56高贞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高贞

摘 要:随着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提升幅度不断加大的形势发展,我国社会建设所需的人才数量越来越多,对人才的要求也随之水涨船高起来。只有具备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具有高度的使命感,能够把振兴中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崇高事业作为自己的历史使命的人才,才是国家和人民真正需要的人才。因此在各个阶段的学校教育教学中,教师一定要把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作为一项重要的教育教学工作来抓。在此,对初中政治课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进行简要的探究。

关键词:初中政治课;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策略

社会责任感,简单来说就是一个社会人对社会所应当承担的一份责任,既是一种良好的责任意识,也是一份崇高的历史使命,更是一种高度的思想觉悟。为了培养中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我国在初中阶段的教学学科体系中设置了政治学科,就是要以政治学科教学来弥补初中生对社会认知的不足,丰富初中生的社会经验和生活经验,明确自己在社会发展中和祖国建设中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确保初中生能够以正确的理念和思想,以积极的态度和意识来面对社会、面对生活。可以说,思想道德的核心因素就是社会责任感,学生只有具备了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才能在生活中使用高尚的道德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保证自己能够自觉遵守国家法律,遵守社会公德,并积极投身到社会建设发展的大事业中来,为社会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一、教师要以身作则,以身为范,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初中生的年龄较小,身心成长不成熟,还处于发展时期,又因为初中生具有极强的向师性,喜欢向老师学习,模仿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因此教师是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直接决定着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效果。所以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应当严格要求自己,以身作则,用自己的言行来为学生树立起一个可供学生学习与模仿的良好榜样,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起到潜移默化的熏陶作用。例如,教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对自己进行严格的要求,用高度的道德法制观念来约束自己,用学校的规章制度来规范自己的言行,不违反校规校纪,这些都会对学生具有较强作用的引导与影响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熏陶下形成良好的道德修养;例如,教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深入贯彻环保理念,不乱扔果皮纸屑,不随地吐痰,用良好的社会公德来规范自己的举止,并且再见到地面上有垃圾的时候,主动弯腰捡起并投进垃圾箱,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环保理念,进而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并把构建绿色家园作为自己的崇高理想等等。总之,只要教师能够以身作则,以身为范,就一定能够对学生形成正确的导向作用,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得到不断强化。

二、教师要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初中政治课堂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阵地,因此教师必须牢牢抓住政治课堂的教学时间,开展深入的课堂教学活动,运用多种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多种教學活动,保证课堂教学的高效开展,保证学生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与形成。例如,在人教版政治九年级第一单元《承担责任 服务社会》教学中,教师就为学生播放了中国一百年前受到各个帝国主义列强欺侮的资料,例如火烧圆明园、南京大屠杀等资料,激起了学生强烈的愤慨,同时也让学生明确了落后就要挨打的理念,让学生形成了为了祖国不受外来侵略与欺侮而努力学习、建设中华的远大抱负;为学生播放了大庆油田的铁人王进喜、两弹一星元勋邓稼先等一批为了国家的强盛而无私奉献的英雄人物,让学生形成了为祖国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把祖国的强盛作为自己的使命的意识。总之,教师只要牢牢把握初中政治课堂教学,就一定能够让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荣誉感,形成民族的凝聚力以及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保证学生形成努力学习、建设祖国、构建和谐社会、打造富强中国的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三、教师要组织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为了不断强化初中生的社会责任感,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多种形式的综合实践活动,把教学融入活动之中,保证学生社会责任感的有效形成。例如,教师可以以“承担建设集体的责任”“承担构建和谐社会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人的好公民”等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在集体生活中把集体的荣誉摆在第一位,在社会生活中把人民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形成对自己负责、对家庭负责、对学校负责、对国家负责的强烈意识,并将之贯彻到实际行动中去,维护班级利益、保持班级环境整洁,维护校园和谐、关爱老师同学,维护社会稳定、文明礼貌待人,维护家庭幸福、关心呵护家人,以此作为切实发挥社会责任感的重要途径,保证学生社会责任感得到不断培养。

总而言之,在初中政治课教学中对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进行培养,并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任务,也不是一蹴而就、一劳永逸的行动,而是需要教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挖掘教材中的相关内容,不断开展以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为主题的实践活动,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思想道德水平,保证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保证学生成为一名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蓉.论初中政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J].教育界(基础教育研究),2014(7):12.

[2]郑小燕.如何在初中思想品德课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意识[J].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版),2015(12):59-60.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