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的构建与设计

2018-11-20 11:56周琴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问题串教学设计初中数学

周琴

摘 要:众所周知,问题是数学学科的核心所在,对问题的探究与解决是数学学科的心脏。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实践中,学生必须积极且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性,尝试以问题串为引导,把握整节课的主线,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尽量以独立且自主的方式对问题进行探究分析与解决。要真正实现以问题为引领就要求教师要精心设计、编排好一节课的每个小问题,称之为问题串。在概述问题串基本概念的基础之上,对问题串的实施原则进行了简要分析,最后系统探讨了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对问题串的应用实例与方法,望能够引起教学人员的高度关注与重视,以确保课堂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数学;问题串;教学设计

现阶段,多数学校在评估学生学习质量与水平上仍然以考试为唯一标准,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但同时也抑制了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兴趣,在整个课堂教学活动中学生处于相对劣势的地位,无法充分发挥参与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实质上,数学作为一门理性学科,有效的问题能够将探究内容融入问题之中,以问题的方式启发学生思维,并加深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理解程度。问题串作为基于问题教学模式所设计的,以一系列问题组合形成的特殊教学模式,对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而言意义重大。

一、问题串概述

在教学实践活动中,问题串的基本定义是:每一个单元,每一个重要教学内容实践中,从特定教学情境出发,设计一组教学问题,在教师引导下指导学生领悟并理解情景,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并实现学科教学目标的特殊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尝试从问题情景着手,从各种图例以及背景中获取信息,发现并解决问题,促进师生双方对成果进行交流,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而言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基于问题串的教学模式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基于生动的教学情景形成知识技能,以帮助学生培养独立研究知识并解决疑问的能力。

二、问题串教学原则

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实践中,应用问题串展开教学设计必须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基本原则:第一是目标明确的原则。基于问题串的教学模式不但需要为教师对新知识的讲授提供辅助,还应当从整体教学目标的实现角度着手,细化到学生能够通过问题串的学习获得哪方面的学习帮助,从而有效保证目标的实现;第二是层次递进的原则。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教学中,学生数学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是存在一定差异性的,在接受知识并掌握解题技巧的过程中存在一定差异性。教师在对问题串的设计中必须充分考虑各个层级学生的差异性特点,在问题串教学模式的设计中考虑体现问题的梯度性特点,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充足的成长空间,以确保教学效果达到理想状态;第三是有效启发的原则。在基于問题串的教学策略实施期间,必须充分考虑对学生的启发性,让学生对问题产生浓厚兴趣,并在课堂教学中展开深入探究,教师适时引导并鼓励学生理顺正确的学习思路,及时发现错误并纠正,以更好地在问题辅助下展开探究活动,提高教学质量与整体效率。

三、问题串教学设计

1.课堂导入

为了能够在无形之中将学生的思维引导至课堂教学过程中,就要求教师采取有效的课堂导入方法。问题串作为一种非常高效的课堂导入方法,可以在学生接触具体知识与内容前,以问题串的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引导学生展开深入思考,以促进教学氛围的活跃,并达到提高教学质量与效率的目的。以一道相遇问题为例,在课堂导入环节中就可以尝试设计问题串以引入新知识。北京到沈阳的铁路长738千米,上午7时,甲、乙两列火车分别从北京、沈阳两地同时相对开出,6小时后两火车相遇,甲火车平均每小时行59千米。

(1)乙火车每小时行速多少千米?

(2)两火车相遇时是什么时间?

(3)两火车相遇时各行了多少千米?

(4)两火车相遇时距离北京多远?

(5)两火车相遇时距离沈阳多远?

(6)两火车相遇后,甲火车再行多少千米到达沈阳?

(7)两火车相遇后,乙火车再行多少千米到达北京?

教师以这种贴近生活的案例来展开学习,一个个问题抛出,层层深入,不但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中的专注度,还能够帮助学生调动高涨的学习热情,在这种热情中,孩子彻底理解了一类问题的解答。

问题不变只是把题目变形,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思考问题。数学题目是很多的,我们不能让学生全部做完,这时就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他们学会思考问题,掌握解题的方法,学会举一反三,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

结合教学案例来看,在初中数学课堂导入环节中引入问题串方法具有非常确切的优势,对提高教学效率而言意义重大。一方面,教师可通过提出一连串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提问展开思考,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带领学生走入相应的知识氛围中,做好学习的准备;另一方面,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可以通过连续性提问与解答的方式调动双方的思考热情,使教学活动中的兴趣不断累积,以生成活跃主动的课堂学习氛围。

2.新知探究

在初阶段数学学科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的最主体任务之一就是对新知识的探究,问题串这一教学形式在新知探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在初中阶段中,数学教材中已经开始呈现出一些存在一定难度的内容,教师如果仍然采用平铺直叙的方式来展开描述与分析,势必难以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但如果能够将问题串引入其中,为教学活动提供辅助动力,就能够使教学活动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以初中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点为例,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尝试以如下方式结合问题串展开新知探究活动:

如坐标轴示意图所示,已知存在点O(0,0),点A(-5,0),点B(2,1),同时存在抛物线l:y=-(x-h)2+1(h为常数项),与y轴存在交点,交点为C。要求:(1)抛物线l经过点B,求抛物线表达式,并写出该状态下抛物线l的顶点坐标以及对称轴;(2)假定抛物线l与y轴相交点C的纵坐标为yc,要求yc最大值,同时抛物线l上存在两点,坐标关系为(x1,y1)以及(x2,y2),同时满足x1>x2≥0,比较y1与y2的大小关系;(3)对于图中线段OA而言,被抛物线分为两个部分,且划分比例为1∶4,要求满足该条件下h常数项的取值情况。

在上述问题串中,问题难度逐步深入,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引导学生逐步加深对一元二次方程的认识,教师适时予以指导,能够帮助学生在稳固一元二次方程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递进知识点难度,让学生更为顺利接受问题并展开思考,挖掘知识深度,让知识点的难度提升更加自然与平顺,最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3.课堂小结

在课堂小结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顾整个教学活动内容,并明确教学知识点中的重点,继续深入,以拓展教学效果。但以往单纯以语言描述方式进行课堂小结所取得的效果相对比较薄弱,通过引入问题串设计的方式,能够使课堂总结的效果更为有效。以平行四边形知识点教学为例,在完成课堂教学后教师可以通过设计问题串的方式进行课堂小结,开展方式如下:

如平面直角坐标系示意图所示,已知某块绿地为平行四边形,其中一个角度测定为52°,要求求出其他各个角的角度是多少。同样在该平行四边形的绿地中,沿周围围一圈栏杆,测的图中AB段长度为12米,BC段长度为16米,要求算出绕绿地围一圈需要耗费的栏杆长度。在此基础之上,如图中所示,要求工作人员在该绿地中修建一条道路,即AE段,已知AE段评分∠DAB,要求计算EC段的长度。在以上问题串的设计过程当中,首先通过测定角度的方式帮助学生回忆并巩固四边形内角和的知识点,问题2则进一步升华了学生对四边形知识的掌握,让学生利用边长与角度的关系掌握计算四边形边长综合的方法,问题3则将数学问题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对于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有效性而言意义重大。

在课堂小结环节中,问题串不仅涵盖了与课堂讲授知识点相关的核心内容,还将之与学生既往学习框架结构中的知识内容结合起来,实现了基本知识的深化,总结提升效果显著。从这一角度上来说,以课堂小结为目标设计的问题串,一定要注重内容的完整性,特别是对于主体教学中的重难点问题,要尽可能全面地在问题串中体现出来,让学生在逐一解答问题的同时实现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全面回顾,进而深化理解,完善并提升学习效果。

在初中阶段数学学科知识点的教学过程中,考虑到学生知识接受能力以及理解能力的特殊性,教学策略的设计与实施不能过于理论,以免学生无法接受。而为了能够完善教学效果,同时深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以问题串的方式循序渐进推进教学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手段之一。问题串借助于一个个的问题层层推进,能够充分调动学生思维,将多个相互关联的问题整合起来,在内容、在难度上进行递进式发展,从契合学生思维模式的角度着手展开引导与分析,促进教学课堂活动的有序开展。本文上述分析中着重围绕初中阶段数学学科在应用问题串中的有关策略与方法进行分析,充分肯定了基于问题串教学设计模式在初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重要作用,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参考文献:

[1]陈琦.初中数学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与对策[J].数学大世界(中旬版),2018(2):36.

[2]陈流财.问题询问主动探究:初中数学问题意识培养的探索[J].考试周刊,2018(29):65.

[3]方炼.强化逻辑思维:初中数学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J].考试周刊,2018(7):74.

[4]袁水启.初中数学几何教学问题与方法[J].数学大世界(下旬版),2018(2):65.

[5]唐红娟.基于问题学习的初中数学情境教学模式探究[J].神州,2018(3):177.

猜你喜欢
问题串教学设计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精心设计“问题串”,提升高三数学复习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