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中实践性探究

2018-11-20 11:56赵征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学生差异课堂氛围

赵征

摘 要:在体育实践性教学中,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是一门必修课程,它能锻炼学生的身体,提高学生的运动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使学生具备勇敢顽强、不畏困难的精神。

关键词:改变思想;运动习惯;课堂氛围;学生差异;课程多样化

一、改变学生的思想意识

在中学体育中,教师要从思想上对学生进行引导,讓他们知道锻炼身体的重要性,不仅不会影响学生的文化成绩,还能使学生大脑获得充足的氧气和血液,思维更加敏锐快捷,学习起来更会有精气神。健康的身体是学习文化的基础,只有不断地提高身体素质,才能应对文化课中的课业负担和精神压力。在体育课中,教师第一件事就是要在思想上培养学生体育锻炼的意识。在教学实践过程中,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果他们的体质健康标准未达标,就要为学生制定体质健康项目中各项体测训练课程计划,使他们的身体健康得到保证,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体育锻炼。运动是身体系统活动的一种表现,把各个器官组织起来,共同完成既定的行动,以达到身体和心理共同健康的目的。

因每个年级学生体育项目评比标准不一样,所以每个班级练习体育项目也会有所不同,为了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促进他们身体素质的提高,教师要结合所教班级学生的差异性,并结合实际情况给学生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体育课程。为了让学生对体育课重视起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严格遵守计划,认真实施,如果教师在执行中不坚定,学生也会从思想意识上开始松懈。此外,对于一些学生喜欢的运动方式,教师要鼓励学生进行尝试,为他们创造实践的机会。体育课是学生动手动脚动脑实践的一个过程,教师应参与到学生中去,和学生共同尝试,只要学生思想意识转变就会让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厚,随之教学也会收到更好的效果。

二、让学生养成运动的习惯

初中体育不仅要有跑步和课间操,还要组织学生举办特色趣味运动会,丰富学生的体育生活,更要举办多项小型的体育比赛,来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竞争性、集体性,以达到团队合作、积极向上、增强班级凝聚力等的精神品质。首先,在集体跑步过程中,每个班都应该有班级的口号,这样才会增强班级的凝聚力,才会有更多的同学参与到跑步中来,学生排着整齐的队伍,喊着响亮的口号,这才是青少年应该有的朝气和精神状态。教师要对学生进行鼓励和督促,让他们感觉到每一天的体育锻炼不那么无聊和乏味,每天都充满自信和挑战。这样做学生才会有参与感,更能体现自己是班级的一分子,还能让他们具备集体精神,使他们团结起来,促进身体训练的达标,促进学习效率的提升。其次,我们的广播操,在进行动作讲授时,教师为学生播放音乐,并用规范的动作引导学生。在音乐口令的节拍感染下学生能够记忆得更加容易。告知学生每个动作都有它独特的作用,只有把动作做到位,才能发挥广播操强身健体的作用。运动会和体育比赛要设置多项男生和女生都有优势的体育项目,要细分出高矮胖瘦学生都能参与的项目,发挥学生的强项,展示学生的实力,这才会使越来越多的学生热爱体育。

三、课堂中营造积极的学习氛围

我们经常将体育课分为卫生健康课和体育实践课,在卫生健康课上,教师讲述卫生常识和健康知识时要多与实践案例和新闻时报所发生的事情相联系,这样才可以贴近生活,让学生感受到与他息息相关,才能使他愿意听并更感兴趣。体育实践课上,讲解与练习相结合,一边教师讲解,一边让学生在练习中自己找到答案。当学生在学习中有什么不解的地方,教师通过不同的动作让学生体会正确与错误。让学生在分组练习中分析所学技术动作的重难点,教师更要鼓励学生出现动作问题要及时提问,师生可以通过语言和动作进行良好的沟通。体育学科不是简单的肢体运动,它还包括很多学科等方面的知识,能使学生的知识点形成横向的联系。我们更要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负责,以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他们对体育锻炼的重视。

四、体育课程项目多样化

在体育课中要设置多样化的体育项目,很多男生喜欢排球、篮球、足球等对抗项目,这就导致很多女生不愿意上体育课。所以他们的参与度就会下降。因此,我们要为女生设置一些适合她们的项目,如羽毛球、踢毽子、花式跳绳等,让学生们明白,参加体育运动能够促进血液循环,逐渐改善体质,保持身体健康。让学生在快乐的体育课堂中提高运动技能是我们体育教师的责任。

总之,初中学生的身体素质是在体育锻炼中获得的,在体育课程中教师要与学生一起科学练习,通过体育实践性教学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他们的内在潜力得到更好的发挥。

参考文献:

[1]果召全.体育与健康的实践性研究[M].吉林大学出版社,2013-10.

[2]毛振明.初中体育教学策略[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08.

猜你喜欢
学生差异课堂氛围
“基础+自助”的“自助餐”
促进学生课堂有效思考的几点做法
小学语文教学中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尝试
新课程背景下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模式的创新
大班额背景下数学教学中照顾学生差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