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途径研究

2018-11-20 11:56沈凤珠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沈凤珠

摘 要:做好体育工作的关键是树立学生体育核心素养观,锻炼并培养起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通过文献研究,梳理体育核心素养基本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核心素养观;阐述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培养体育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从而进一步探讨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关键词: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随着“核心素养”概念的提出,加强义务教育阶段体育学科对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发展学生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突破口。

一、体育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目前体育学科关于“体育核心素养”有以下几种研究观点:张莹副教授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提出的教育核心素养的概念和发展目标,结合“终身教育”的思想,认为体育核心素养应该包括具备体育基础理论知识,能够系统掌握1~2个体育技能,能够树立体育健康意识、体育精神和体育价值观等[1]。梁志国老师以体育课程、体育活动的目的为基础,提出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三个部分[2]。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于素梅老师依据研究核心素养的共同指标等四个方面,从三个维度建构了体育学科的核心素养:体育情感与品德、运动能力与习惯、健康知识与行为[3]。

本文将义务教育阶段的体育核心素养概括为: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德。运动能力包含:发展体能、运动技能和身体认知;健康行为包含:身体健康、积极心态和良好适应;体育品德包含:体育道德、体育品格和体育精神。学生的体育核心素养主要通过培养学生运动能力、健康行为和体育品格三方面来完成,以促进学生体能发展、运动技能发展、运动文化发展、健康教育发展。

二、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核心素养的具体内涵

1.运动能力

运动能力是指人参加运动和训练所具备的能力,是人的身体形态、素质、机能、技能和心理能力等因素的综合表现。体育教育的一个直接目的是发展学生运动能力,通过发展学生基本体能使学生获得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的基本保证。在发展学生体能过程中,要主抓基础体能项目的发展,主要是耐力、速度和力量的发展,还要包含协调性和灵活性等的发展。

2.健康行为

健康行為指人们为了增强体质和维持身心健康而进行的各种活动,如充足的睡眠、平衡的营养、运动等。在体育核心素养中,健康行为并不是直接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身体健康,而要从三个维度进行认识,包括身体健康、积极心态和社会适应。学生通过体育项目活动可以直接提高身体健康指标、发展积极自信心态和搭建团队协作的人际交往关系,同时通过体育课堂的理论知识教授,可以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健康观念。

3.体育品德

体育核心素养的体育品德包含体育道德、体育品格和体育精神。其中,体育道德是指学生参与运动过程中的所应当遵守的道德规范;体育品格主要是指在参与运动过程中不服输、坚持等可贵意识;体育精神指参与运动过程中个人或集体展现出来的一种整体面貌,包括凝聚力、感染力和号召力等。

三、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

1.重视一线体育教师的主体培训

一线体育教师对体育核心素养缺乏统一认识,甚至存在部分体育教师对核心素养的培养不重视,对如何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更是缺乏系统的知识。加强体育教师的培训,一是要强化体育教师的思想认识,把培养学生体育核心素养作为体育与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二是要加强校与校、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学习,让典型案例发挥引导作用;三是要引导一线体育教师进行教学与科研结合,寻找出愈加符合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的培养途径。

2.强化体育教学课堂的载体建设

培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主要载体是体育课堂,初中每周三节课,小学生每周四节课,课堂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培育的成效。提高并保障体育课堂教学质量,有赖于体育教研组和备课组的建设工作。学校体育组可以通过教研讨论,结合教学大纲编写一些简单的、适用于各校学情的体育核心素养教材,结合水平教学计划、学期教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和课时计划,进行德育渗透。

3.完善实施核心素养培养的配套政策

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体育核心素养的培养,单靠体育教师和体育教研组不够,还需要学校乃至地区教育部门的配套政策。学校和相关教育部门制订并出台相应的保障体育核心素养实施制度,包括体育教师培训政策、体育核心素养课程开发政策、人才培养激励政策等,将大大推动体育核心素养培育工作的深入推进,降低培养成本。

4.建立体育核心素养培养的联动机制

学生能否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形成可贵的体育品德,不仅需要依靠教师的教育引导、学校重视程度和引导方式,还需要学生家庭成员的监督、引导和帮助。父母是学生潜移默化的学习对象,如果父母能够自觉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习惯,鼓励和支持学生进行体育运动,营造家庭积极向上的生活氛围,对于提升孩子体育核心素养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张莹.教育“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探讨[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0):173-176.

[2]梁志国.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培养途径与方法[J].体育时空,2016(11):60.

[3]于素梅.学生体育学科核心素养及其培育[J].中国学校体育,2016(7):29-33.

猜你喜欢
义务教育阶段体育核心素养培养
如何在体育微课中渗透学科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阶段农村学生流失现象的原因探析和应对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