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学德育对策

2018-11-20 11:56张德民
新课程·中旬 2018年8期
关键词:网络时代德育对策

摘 要: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学校教学模式不断创新,德育作为学校教学必不可少的内容,影响着学生综合素质的高低,传统德育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网络时代前进的步伐。通过对新时代背景下德育现状进行分析,分析网络传播对中学德育带来的影响,提出如何在网络时代背景下,对中学德育进行改革创新的对策。

关键词:网络时代;德育;发展;对策

隨着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互联网在各领域得以广泛运用,网络传播深刻影响着中学德育的发展模式,推动中学德育方式的创新。网络传播不仅影响着学生的道德风貌,而且影响其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因而,中学教育在网络时代到来的影响下,急需寻找新的契机,推动德育模式的变革。学校应该将德育模式向网络方式发展,利用各种网络资源开展德育工作,加大培养教师网络教学方法学习的力度,同时要注重封闭网络给学生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保证德育网络工作模式的有效运用,提高其教学质量。

一、网络传播影响中学德育的发展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各领域发展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严峻的挑战。网络传播能提高信息交流传播的速度,丰富传播信息的内容。有利于丰富信息传播的多样化,使信息的展现,不仅可以通过传统的文字形式传播,还能通过图片、音频和视频的模式,给人们以更直观鲜明的体验。同时,网络传播也存在很多的劣势,由于监管力度不足,网络传播的内容良莠不齐,有些低俗信息严重影响中学生的身心健康,同时由于其主管者比较隐秘,虚假信息的源头不容易被发现。

1.网络传播对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有利有弊

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网络传播丰富了人们的生活,网络已经成为大众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网络的支撑,其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网络传播信息的多样化、不良信息的广泛存在,也给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了不利影响[1]。家长普遍担心网络教学模式的普及,会导致学生迷恋网络,假借学习来看其他娱乐信息,也就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

2.网络德育和传统德育模式存在一定程度的冲突

传统德育模式以课堂教材讲述为主,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会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方式,将自己的亲身经历作用于教学中,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老师教学相对比较权威。但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导致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汲取知识,有些学生了解的知识甚至超过了老师,这就对老师的权威产生了不小的冲击。由于这种冲击的存在,老师也在不断地学习网络知识,积极地将网络运用于教学过程中。但是对于那些年纪相对较大的资深老师来说,对网络接触的时间短,网络教学的方法就不能得以有效运用。

二、网络时代创新中学德育的对策

网络时代的到来,要求学校对中学德育模式进行实时的创新,本文针对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学德育的发展现状,提出以下几点优化措施。

1.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德育水平的提高,离不开学校老师的参与,老师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中学生德育水平。因此,老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要谨言慎行,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尤其是随着网络时代的发展,其不良行为很可能被随时传播到网上,这就迅速提升了被不良行为影响的学生数量,因此,学生道德素养的有效提高,离不开教师示范效应的支撑[2]。另外,学生德育的顺利开展,也需要老师网络教学水平的支撑,学校要不断加强教师的网络教学培训,充分认识到网络对德育工作发挥的巨大作用,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学习网络知识。

2.加强德育研究

德育的发展需要老师、学生和环境三者的协调发展,学校要加强对德育的研究工作,制定其研究目标。在老师方面,加强对其网络德育教学知识体系的培训,提高老师的教学水平;在学生方面,引导学生正确使用互联网,提高其杜绝不良信息的自觉性,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在环境方面,学校要积极构建一个适宜老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环境,积极改善硬件设施,保证网络德育教学的顺利开展,提高学校的综合竞争力[3]。

3.建立相关网站,优化德育教学模式

学校可以对学校网站进行不断的完善,设立专门的德育模块,拓展其接受者的面,不仅有利于学生和老师之间的沟通,也有利于家长和其他社会成员参与交流,德育信息平台的建立,能有效地促进德育模式的创新发展。

中学生德育是一个长期工作,需要我们坚持不懈的同时,跟上时代进步的步伐,不断创新德育教学模式。网络时代的到来,给德育工作带来更多的机遇,老师要不断地进行网络教育教学交流与学习,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对网络环境进行监督规范。老师要将网络和教育进行有效的结合,积极发挥网络在德育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另外,学生自身也要修身养性,提高自己对网络不良信息的抵触意识,有效利用网络提高自己的学习质量,促进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

参考文献:

[1]曾义.网络时代背景下中学德育对策研究[J].内江科技,2016(10).

[2]黄莺.“微时代”背景下的中学德育工作分析[J].新西部,2016(5).

[3]麻超,潘丽君,吴雪,等.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研究[J].兵团教育学院学报,2016(2).

作者简介:张德民(1963.10—)男,汉族,山东宁阳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学生德育。

猜你喜欢
网络时代德育对策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保你平安]网络时代的真相
诊错因 知对策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对策
一场网络时代的围殴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