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做好三年级习作教学铺垫的思考

2018-11-30 20:52柳建秋
教师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习作教学活动课文

柳建秋

(上栗县上栗镇新民小学,江西萍乡 337009)

做好习作教学的铺垫工作能够让小学生对该部分的知识理解得更加透彻,并且对习作部分内容的学习有整个总结的作用,有利于语文教学活动更好地开展。

一、合理利用教学内容的整体性

小学语文教材中习作的部分内容与这一单元所学习的文章有着紧密的联系,教师应当重视教材编排的单元整体特色,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向学生渗透相关的知识点或者写作手法,为习作部分知识的学习埋下伏笔。例如在学习与练习语文园地三部分的习作“秋天的图画”时,教师可以在开展该单元的教学活动之前,带领学生简单地浏览该单元的所有文章,引导小学生自主得出“该单元的文章都是写秋天的”这一结论,然后再进行这一单元的教学活动,并在学习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秋天的雨》《听听,秋的声音》等文章时,着重讲解各文章作者们的写作手法,让小学生对景物的描写方法有浅显的了解,然后在正式开展习作部分知识的学习时,教师可以与学生一同回顾这一单元所学课文的共同特点,即都是在刻画秋天的各种景象。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将习作课上要教授的知识点分散到这些课文的学习中,这样做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相关的写作知识,减少习作课上的教学内容,降低学习难度。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二中主题为“我熟悉的一个人”的习作时,教师可以在讲解课文《小摄影师》时,通过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与一个小男孩之间的故事,让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小男孩的礼貌、机智以及他对于高尔基的崇拜之情及高尔基对小男孩的关爱之心,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提问:“小男孩会回来吗?”“如果高尔基与小男孩再次见面,他们会说些什么、做些什么呢?”然后引导学生续写接下来可能发生的故事,通过续写写作来锻炼学生的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写作这一学习任务的接受程度,激发小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又如在学习《我不能失信》一文时,教师可以通过课本中所讲述的宋庆龄小时候的故事,让学生懂得做人要诚实守信,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类似的问题时是如何处理的”,鼓励学生写下学习这篇文章后的感受与收获。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向学生介绍课文中作者对人物的描写方法,让学生抓住作者刻画人物性格时用到的方法,如《小摄影师》一文中,作者通过高尔基与小男孩的对话刻画了高尔基关爱儿童、和蔼可亲的人物形象,《奇怪的大石头》一文通过对话体现了李四光勤学好问、执着追求的美好品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鼓励小学生采用这种写作方法来刻画人物,突显人物性格。由此可见,教师在讲解课文时采用写作方法拓展文章回顾,能够降低学生学习习作部分知识的难度,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小学生选择的写作方法,提高小学生的写作水平,使习作部分的教学活动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学科的教学活动时,不难发现每一单元的课文都有一个共同的主题,并且这一主题与该单元习作的内容是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应将每一单元的课文作为一个整体对待,关注课文之间在内容、表达的思想以及写作手法上的内在联系,帮助小学生进行系统学习。例如在学习《富饶的西沙群岛》《美丽的小兴安岭》《香港,璀璨的明珠》这一组课文时,教师可以将这些描写景物文章的共同特点进行总结,将这些文章中出现的写作方法进行系统归纳整理,让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描写景物文章的写作特点,掌握相应的写作方法。因此在开展习作部分的教学活动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你去过哪些地方?”“你想要去什么地方?”,并鼓励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观赏到的优美景色或者想去某一个地方的原因,然后以此做铺垫引导学生写一篇写景的作文。

二、重视口语交际的教学作用

口语交际的内容在习作练习之前,可以说口语交际的内容就是对习作部分内容的导入,具有不可小觑的铺垫作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其有效地利用起来,以达到铺垫作用。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时,该单元的文章《孔子拜师》《盘古开天地》《一幅名扬中外的画》《赵州桥》,教师对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神话故事以及传统工艺进行了简要的介绍,在该单元的习作练习之前的口语交际部分的题目就是“生活中的传统文化”。教师对该单元所学课文的内容进行简要的总结,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可以按照其中的内容要求,通过小组交流、各组代表汇报等形式为开展习作练习做铺垫,通过交流让小学生了解到更多的中国传统文化,激起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教师再加以引导与鼓励,让学生就其中某一点进行深入的探究,为学生创造写作动机。

由于三年级是小学生刚开始学习写作的时期,教师的教学方法要让学生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乐于写作,并通过写作提高其语文素养。因此,在进行习作部分内容的导入时,教师可以采取灵活的教学方法,比如进行提问、让学生进行小组交流讨论或者播放与习作内容相关的视频资料等等。例如在学习三年级上册语文园地八的习作练习时,口语交际部分的题目为“夸夸我的同学”,教师可以采用做小游戏的方法开展教学活动,可以先由教师开头夸班上的某一位学生,然后这位同学再接着夸别的同学,这样进行接龙,如此一来,学生就会发现自己以及他人的优点,这时再进行习作练习部分的学习,如教师可以将主题定为“写一篇关于某人的文章”,通过这个小游戏能让学生更加了解彼此,在进行习作练习时,学生所写的内容会更加真实,对于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来提高学生习作练习的兴趣,例如口语交际部分的内容除了小组交流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与习作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者视频资料。

在开展小学语文习作练习部分内容的教学活动时,由于这一阶段小学生刚接触写作不久,因此教师要提前对该教学内容进行相关的铺垫,让小学生更好地接受与理解这部分知识,使学生保持对写作的热情与积极性,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1]谭香.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J].新课程·小学,2016,(10).

[2]靳瑾.小学写景散文特点浅析[J].新校园(中旬刊),2014,(4).

[3]郑春霞.注重学生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J].新课程·小学,2016,(8).

猜你喜欢
习作教学活动课文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关于幼儿园语言教学活动游戏化的思考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背课文的小偷
背课文
习作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