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2018-11-30 20:52谢晓群
教师博览 2018年4期
关键词:社会性交流区域

谢晓群

(如皋市东皋幼儿园,江苏如皋 226500)

幼儿的社会性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求得发展的必备技能之一,对幼儿长远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幼儿社会性的发展是一个偏向后天性培养的素质问题,需要在幼儿教育中加以充分和正确的引导与培养。在幼儿教育中,对社会性的培养有许多渠道,其中幼儿教学中常常开展的区域活动就是培养幼儿社会性的重要途径。中班时期是幼儿社会性养成的关键时期之一,充分抓住这一时期幼儿社会性发展的大好机会,利用好区域游戏这一平台培养幼儿的社会性,对于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幼儿教师在区域游戏活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和利用游戏活动,在其中融入幼儿社会性的培养,促进幼儿社会性的发展,为幼儿的成长和成才奠定基础。

一、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交流能力

当前幼儿中,绝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这使得他们在生活环境中与同龄人的交流严重缺乏,导致在幼儿园学习生活中部分幼儿形成了孤僻或以自我为中心的性格和行为,不仅影响了孩子个人的学习和发展,同时也给幼儿园教学中许多需要孩子们合作开展的教学活动的顺利实施造成了不小的阻碍。因此,对幼儿交流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幼儿个人学习和发展的客观需要,同时也是幼儿园教学活动顺利实施和取得教育实效的必然要求。所以,在幼儿园教育中,尤其是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对幼儿进行有意识的交流能力培养很有现实必要性。

例如,在角色扮演类的游戏中,就可以通过幼儿的角色扮演来锻炼提升其交流能力。如,幼儿可以在区域中根据自己的喜好建立属于自己的商铺,诸如小超市、美食店、医院、理发店等各种生活中的商业性店铺,让幼儿在其中扮演店主、医生、厨师以及理发师等具体的角色,根据自己扮演的角色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在相互交流中提升其交流能力。还可以建立演绎区域、建设区域等活动区域,让幼儿在区域中找到自己的角色,在其中进行各种买卖活动、才艺表演等,促进幼儿适应社会。最后,还可以在区域活动中设立主题活动,根据主题开展一些生活用品仿制等手工活动。

交流能力是社会性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生活必备的基本社会生活技能。在幼儿社会性教育中,交流能力的培养是主要的目标之一。区域活动中各种形式的游戏形式恰好为儿童之间的相互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条件,充分利用区域游戏活动对幼儿的交流能力进行培养,可以让幼儿在充满乐趣的游戏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锻炼自己的交流能力。

二、在区域游戏活动中培养幼儿合作意识

合作是现代生活中一项必备的技能,学会合作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求得个人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幼儿园是培养幼儿合作意识和精神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对幼儿的合作意识与精神进行培养,对幼儿社会性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促进作用。中班幼儿区域活动中,建构区游戏活动有许多可以培养幼儿合作精神与意识。教师在教学中对这类游戏活动要加以充分利用,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与意识,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例如,我们在建构区的“建公园”游戏活动中,就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游戏活动不能单人完成,而是需要多人共同完成的特点,对幼儿的合作意识与精神进行培养。在活动前,笔者了解到有两位同学——生1和生2说过他们想要做建筑师,所以在活动开展时就让他们两个担任公园建设的建筑队长,带领其他三个孩子开展公园搭建活动。孩子们从材料中将自己所需的积木拿出来,生1是队长,拿出几根较长的积木排列在一起,形成公园的围墙,而生2则用木条搭建成一个门的形状,并且不断加木条上去使其加高,被带领的孩子则商量要往公园里面种几棵树,两人将条积木和三角形积木组合在一起搭了几棵树。很快在孩子们的共同努力下,建设公园的任务完成。在组织这些小建筑师参观的时候,我们发现公园有些不太像,但是笔者还是对孩子们在游戏过程中密切合作表示了肯定和表扬。

在这个案例中,整个游戏活动过程需要孩子们的密切配合才能有效完成,在两个小小建筑队长带领下,最终完成了任务,虽然不尽完美,但是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正是合作精神与意识的生动体现。活动有效培养了幼儿的合作精神与意识,促进了幼儿社会性的发展。

三、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社会交往能力是幼儿社会性的重要部分,同时也是幼儿适应社会、立足社会、求得生存发展必备的基本技能,在幼儿社会性培养过程中要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给予特别的关注。区域活动中,幼儿完全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具体的角色,在扮演具体社会角色的过程中,幼儿就会按照社会角色的需要开展一定的社会活动,而在活动过程中就能够得到社会交往能力的有效锻炼。因此,在中班幼儿社会性培养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区域活动培养幼儿社会交往能力。

例如,在幼儿区域游戏活动“巧手构建岛”中,幼儿可以将自己设计或拼搭的玩具以及手工艺品放在这个区域中,但是要求幼儿要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介绍,比如为什么要设计制作这个作品,这个作品有何特点,在向别人介绍自己作品的过程中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在小舞台活动中,我们可以让幼儿轮流担任观众、主持人、选手以及评委,一起对比赛活动的流程和具体内容进行协商;当比赛进行时,如果选手表现出色,充当观众的幼儿要及时给舞台上的选手献花,而当选手表演结束时,担任评委的幼儿要对选手的表现给予点评。通过这种台上台下的良性互动,幼儿在创设的游戏环境中自由玩耍,不仅体验了交往的乐趣,同时也发展了社会交往能力。此外,对于诸多角色扮演的区域活动,我们都可以将其充分利用起来培养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

由于目前多数幼儿都是独生子女,养成了以自己为中心的行为习惯,在社会交往能力方面往往存在诸多问题,而幼儿园在培养其社会性时就要有意识地矫正和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中班区域活动中有许多角色扮演类的游戏活动,在这类活动中幼儿根据自己喜好选择一定的社会角色参与活动,活动的积极性较高,同时与别的角色围绕一定的活动内容进行互动,在互动过程中得到锻炼,不断提升自身社会交往能力。教师要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此类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

幼儿时期是人的社会性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通过幼儿园教育培养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有助于幼儿顺利地适应社会生活,从而促进其健康成长和成才。因此,培养和发展幼儿的社会性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在幼儿园教育中,各种形式的区域游戏活动包含了培养和发展幼儿社会性的有利条件,教师在开展区域游戏活动教学的过程中,要紧紧抓住游戏活动的特点,合理设计活动内容的组织形式,在有意识的社会发展目标下引导和帮助幼儿顺利开展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活动中自然而然地获得社会性的培育和发展。从而为幼儿顺利融入社会,健康成长并成才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也提高幼儿园教育的全面性和有效性,将幼儿园打造成幼儿成长的摇篮,呵护好幼儿美好人生的开端,为幼儿的美好人生做好第一步的准备。

[1]王婧.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培养中班幼儿分享行为的指导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4,(05).

[2]韦敏丽.室内区域活动中幼儿分享行为的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2,(05).

[3]秦旭芳.教师教育行为影响幼儿社会性行为的研究[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1).

[4]马鹰,张心怡.跨班区域活动中幼儿社会性发展的探究与思索[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2012,(04).

猜你喜欢
社会性交流区域
“社会性死亡”:青年网络暴力新趋势及治理路径
如此交流,太暖!
以户外混龄活动促进社会性发展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分割区域
the Walking Dead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区域发展篇
社会性软件在网上交互教学中的应用与分析
区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