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浮光掠影”到“穷理尽性”
——对图片导入作用最大化的思考

2018-12-08 06:16黄亚上海浦东当代好课堂教育发展中心
未来教育家 2018年10期
关键词:浮光掠影九寨沟小燕子

黄亚/上海浦东当代好课堂教育发展中心

教师常常通过一定的手段,设置或再现与文本相关的学习情境,建立文本内容和学生经验的有效联系。要快速进入情境,课堂导入的设计就成为情境建构方式的重要方式。

得益于多媒体、电子白板等技术应用的普及化,以往只能用教师精心预设的导语或挂图实现的情景构建,今天却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手段轻易实现。图片,作为寻找资源最方便,也最容易建立与文本联系的媒介,被老师们广泛应用于导入设计。

但是,纵观语文课堂,图片被浮光掠影式地大量使用,除了学生“哇”的一片惊叹声,大多没能更进一步挖掘,大多止步于活跃一下气氛,给学习者留下一个模糊的印象,很少能说清楚在文本的学习中起到什么样的积极作用。从教师角度,更像是完成一个既定的教学环节,而不是“一石激起千层浪”,促进思维的发散与逻辑的深化。

口说无凭,试举两例,以作分析。

案例一:西师版教材三年级语文《快乐的小燕子》

师:春天到了,同学们见过小燕子吗?(部分同学举手)

师:既然很多同学都没有见过,那么我们来了解一下可爱的燕子。(面对没举手的同学,给出图片,构建学习情境,也算是了解学情后的有效举措;但其实,无论学生举手与否,大概都会播放,预设好了的亮点,岂能轻易舍弃!)

伴随着悠扬轻柔的音乐,教师播放了一段制作精良的PPT格式视频,图片依次浮现:第一张是一只站在树枝上的燕子特写。小燕子扭着头,斜着眼睛,顾盼之间,自有一种风采。(此时学生一片惊诧,好似真的从未见过小燕子!)

第二张图片:一只燕子双翼舒展,振翅高飞,俯冲之际,尾如剪刀,势如利箭,宛若精灵,惊鸿一瞥。(学生们继续惊叹)

第三张图片:远山近水高树,一片春日生气勃勃景象。一群春燕,或高飞、或小憩、或枝头耳语,三两追逐,形态各异,情趣盎然。(学生惊异之情,稍趋于平缓)

紧接着,田野里、小河边、天空中、树梢头、湖面上……一只只春燕,或独舞、或众飞,各种图片纷至沓来、映入眼帘,不断冲击着学生的视网膜和脑神经。(细细观来,众学生逐渐趋于平静,不复惊诧之态)

两分钟以后,播放结束,教师问:“看完图片,同学们有什么感受?”于是,学生七嘴八舌、众说纷纭,或言飞翔之态、或言自由快乐……不一而足。

教师目的达到,微笑颔首:既然同学们这么喜欢小燕子,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仔细感受小燕子的快乐吧!

至此,教师通过图片构建学习情境的教学技术动作,已然完成。画面清晰、情境立体,学生也看得如痴如醉,一片叫好。如果教学真的能这样简单,就太好。

仔细思量,问题隐蔽,比如,观看图片以后,学生所表达的都是一种朦胧的感受,对理解文章有直接的效果吗?再如,大量的图片蜂拥而至,学生目不暇接,大约两三秒就切换一次画面,能给学生留下多少印象,不得而知。如此,教师固然完成了教学的环节,但是学生呢?学到了什么?和即将想要学习的文本建立了哪些联系呢?如果没有,那看这些图片的意义又何在呢?

案例二:西师版四年级《迷人的九寨沟》

上课伊始,老师请学生们看一组图片。这些图片里九寨沟时而表现出碧水蓝天、绿树婆娑;时而变换成落叶金黄、点缀山岭,水波清漾、沁人心脾……图片的视觉冲击力,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令我这个从来没有去过九寨沟的人都怦然心动,霎时间,心神俱往矣。

这里,老师仅仅放了三张图,但是学生们“哇欧”惊叹之声不绝于耳,证明了这三幅图片在情境构建中所起到了重要作用。夺人双目的图片,成功引起学生的关注力,老师的问题也随之浮出水面:

师:同学们觉得九寨沟的景色美吗?

生:美!(异口同声)

师:那么,我们就走进文本,一起去感受九寨沟的美。

至此,导入结束,进入课文常规学习阶段。从大江南北的课堂呈现来看,似乎也没有什么问题,导入的重要作用,无外乎就是通过构建学习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而且,对比第一个案例,并没有通过大量的图片反复冲击学生的视觉神经,轰炸学生的感性思维。但是,疑问也正由此而来,图片的导入仅仅是给学生一些直观的、不具象的感受吗?看到的时候满屏都是美,翻页以后,却又说不上个子丑寅卯,这种图片导入真的起到了帮助理解课文的作用了吗?图片在理解的过程中发挥的是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呢?

语文教学为了环节而设置任务,而不是为了积累学生的知识、提升学生的能力、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人文情怀,这才是语文教学中的弊病。具体到这两个图片导入的案例还可以进一步分析。

《快乐的小燕子》一文,对小燕子的外形,不同环境下的动作、姿态、叫声,乃至作用等方面,都进行了生动详细的描述。而课文这些内容,都和老师播放的图片能够一一映照。播放二分钟的内容没有必要,只会造成审美的疲劳。只要能够紧紧抓住前面三张图片,多方启发,让学生确立自己的观察角度,用语言描述出自己所看到的内容,其实就是对文本内容的一个自我创造过程。视频的前三张图片恰恰是从独燕的特写、飞行的姿态和群燕闹春三个角度,表现了从静态到动态、从个体到群体的特征。文本的内容,也只是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表现燕子的特点,基本内容和图片具有一致性。这样,图片就不仅是情境的构建,而是让学生从感性到理性,通过口头语言的表述,成为文本内容的印证方式。无疑,更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迷人的九寨沟》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只发挥了图片的感性引导功能,没有更进一步的借助图片,把九寨沟的最大特色——海子,以及林海、深秋之景,表现出来。倘若学生能够在视觉冲击的同时,学会用自己的眼睛去辨别丰富多彩的颜色、观察环境中的细节,用自己的语言去呈现自己看到的为之惊诧的盛景,在学习文本的时候进行对照,就更能体会文中描写的九寨沟自然美和语言美。或许,可以更近一步,结合2017年九寨沟发生地震,人间仙境遭受毁灭性打击的事实。通过地震前后同一地区图片的对比(网络上完全找得到),让学生进行差异巨大的环境描述。图片的震撼力,既能在知识与能力的发展上与文本相契合,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爱护环境的热情,二者可以兼得。

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语文学习的浅表化,注重环节甚于内容,蜻蜓点水式的主观预设,在很多时候恰恰成了学生能力与思维提升的障碍。这个责任首先在教师,教师的引导不够;这个原因在于对导入作用的认识不足,认识不足是对学科的研究与把握不深刻。

改进的方式并不难,用语文的思维方式思考语文教学,用语文的方式教学语文。语文要从实践和场景出发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应用能力,把形象化的东西具象到语言的应用上。因此,在语文学习中不模糊、不含糊,不似是而非,环节的安排服从于、服务于语文能力发展的需要。从图片导入的作用来看,环节上的“浮光掠影”要进位到“穷理尽性”,充分挖掘导入手段和文本的联系,深化对文本的理解。

知易行难,道理不难明白,但操作不易。只有不断的实践,才能在学语文、用语文、教语文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浮光掠影九寨沟小燕子
小燕子
朱智伟作品
听小燕子唱《小燕子》
小燕子回来了
浣溪沙·月夜
己亥秋日九寨沟采风得句
浮光掠影
赴九寨沟道上(外四首)
题九寨沟(外五首)
震后九寨沟纵览(外四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