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原创有“理”

2018-12-10 02:57陕西
教学考试(高考生物) 2018年6期
关键词:生物膜考试题考点

陕西

高考复习过程中,适时测验是检验和巩固复习效果的有力手段,试卷来源一般有两种,一是购买成品套题,二是教师自己组题,前者方便且系统性强,但难度和进度不一定符合本校实际情况,若只选择性地使用一至两次,则无法满足对复习内容的系统性检测。而发动学校自身师资力量,针对本校实际复习进度,整合各方资源,自己原创试卷是比较好的方法。原创试卷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性工作,笔者结合自身参与“教学考试杂志社优师计划”原创项目所在团队和个人的工作经验对原创试卷的生成模式谈几点看法。

1. 把握《考试大纲》,做好传承与创新

试题编写之前,要充分研读高考《考试大纲》,对学科思想、考试范围、题型的选用、试题的立意、试卷的构成和长度、重点考查对象等一些高考试题中历年变化少的地方应继承和发扬,对于试题的呈现形式、素材的选取、考查角度等方面则可以进行合理的改变和创新。如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这两个知识点是几乎历年高考都涉及的内容,每一次编制试题都要渗透这部分知识,考查的形式和试题背景可以适当创新,以达到“形散神聚”的效果,通过试题引导学生把握本考点的重点内容,充分发挥试题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提升复习效率。在多次模拟试题的教研中,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试题立意、侧重点、设问方式、答案及字数等都是重点研讨的内容,若想对一些重要考点打破思维定式、“老调新弹”,就需要做好传承与创新。充分研究历年高考试题和当年《考试大纲》可提供的重要信息和创新思路。模拟试题需要源于高考试题而又高于高考试题,这个“高”主要体现在试题的立意而非难度,纵观多年有关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高考试题,已逐渐从重基础和曲线图分析的考查转向多维度全方位的考查,如试题载体从植物个体转向色素分子、细胞类型、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从光照强度、CO2浓度等转向种群密度、群落层次、物种丰富度等;考查形式从数据曲线转向实验设计与分析;考查维度从单纯的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过程转向联系遗传变异、植物激素、生态环境等信息提取、加工及表述。这些变化对教师打磨精品模拟试题发挥了非常关键的指导性作用,一道试题如何传承经典而又打破常规,需要集个人与集体智慧,充分交流才能灵感突现,如色素的提取实验,几乎所有的试题都是围绕选材、试剂、颜色、含量等展开考查,突然有人另辟蹊径,将石英砂的颗粒大小作为研究对象,设计了较为理想的实验试题,真正做到了源于教材而不枯死于教材。当然,创新固然好,就如同没有变异生物就不能向前发展一样,但盲目过度的变异带来的绝大部分是弊端。因此,创新必须有度,切忌超纲题、偏题、怪题,防止试题产生负面效应,引发不良导向,违背教学规律,打乱教学秩序。

2. 立足考点,做好选择性考查

试卷考查内容要在满足整体系统性的前提下,做好每一次试卷的选择性考查。首先,依据考点目录,合理地细化考点内容、考查形式,编制双向考点细目表。把握好本试卷与整套试卷的切合度,细化考点或者考向,做到取舍得当、重复有度、不留死角、层次鲜明、全面高效。其次,根据各考点出现频率、难度、分值等合理筛选本次试卷编写内容,做到突出重点、难度均衡、分值合理。打磨试题时不仅要从试题、试卷考虑,更要从整套试卷考虑,真正做到所有知识全面考查,高频考点重复考查。最后,依据复习实际情况,设置针对性试题,突破难点。如遗传题,难度大,得分率低,每次试卷均设置针对薄弱环节的遗传题,进行滚动练习,试题的编排既要有梯度又要有整体性,确保暴露的问题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如遗传问题多出现在概率的计算上,表面上看是计算问题,实际上是基因型推断和计算思路问题,那么试题的编排就应该着力于此;计算思路的正确性又建立在基因型准确推断的基础上,那么在试题的顺序上自然要先编排多道不同难度的基因型推断题,然后是概率计算题,除了难度有梯度外,还要兼顾各种不同的遗传类型,只有如此科学、系统的设置题目,才能高效解决暴露出的问题。

3. 以生为本,做到全面性检测

这里讲的全面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试题难度,二是学生的差异性。高考试题难度及分值比例大致为容易∶适中∶较难∶难= 3∶3∶2∶2,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情况,各难度分值比例可做相应调整。如某校学生基础知识掌握不好,成绩整体偏差,难度比例应该向容易题倾斜,相反,则偏向难题。实际上,在以班级为单位的考试时,真正做到这一点很难,每个班级人数多、差异大,命制试题时只能退而求其次,抓整体的最大效益,充分利用统一考试和个别练习,争取能对更多的学生因材施考。总之,力争使所有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已经掌握的知识和能力,通过一次考试达到激励和鞭策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效果。

4. 以教材为主,做到每题有出处

以教材为主有两层意思,一是考查知识原型、出处、背景均可在教材中映射出来,二是思维和表达的方式、方法均以教材为准。试题要立足于教材而考查方式不拘泥于教材,重视对基础知识和通性通法的考查,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解答注重常规思路和基本方法。试卷要体现出“用教材编试题”的理念,突出主干知识和重点内容,没有繁、难、偏、怪的试题,大多数试题源于教材原型,背景公平,难度较大的题目,如实验设计、图形分析等,注意试题考查的思维方式、答案的表达方式,要做到与教材要求一致。试题以教材为主还可以起到很好的复习导向作用,这在教辅资料无孔不入的复习过程中无疑给学生以醍醐灌顶的警醒,复习需以教材为根本,决胜高考需以教材为根基。例如,笔者在参与教学考试杂志社开展的“优师计划”原创研发活动中的一套原创试卷打磨过程中,某道试题中出现了“穿过几层生物膜”的考点,有人提议改为“跨过几层生物膜”,理由是人教版教材中没有出现“穿过生物膜”这样的说法,只有“跨过生物膜”的说法,再仔细查阅历年高考试题,人教版教材的考试地区的高考试题也确实没有这样的考法,仅在某年的上海卷中出现过“穿过生物膜”的说法,而上海使用的教材中也确实有“穿过生物膜”的说法,然而在各种教辅资料中“穿过生物膜”的说法却大行其道,使得人教版教材考试地区的师生在处理这一知识点上显得混乱,经过反复斟酌,最终一致认为试题说法应该紧扣教材,将“穿膜”改为“跨膜”。

5. 精心打磨,做到试卷臻于完美

原创试卷的精心打磨要做好以下几点:(1)试卷整体构成要科学合理。难度梯度及分值比例要适合教情、学情、考情;知识点覆盖突出重点、详略得当;题量适中、字数合理、表述准确。(2)命审题老师全员参与,仔细推敲每道试题,做到试题清晰,答案规范。由于整套试卷是由各小组或个人分工命制,通过各自选题、改题、编题,最后整合而来,一些试题难免考虑不周,需要全员参与讨论、订正,多次循环,直至满意为止。选择题要做到陈述清楚、力求精炼准确,杜绝已知条件过多、无正确选项或多选及选项明显虚设等常见失误;非选择题要做好材料的取舍和题空位置、数量的设置,以及陈述方式的处理,力求做到取材合理、适量,考查中心突出、鲜明、集中;合理安排题空位置和数量,设问明确,指导语贴切,无歧义;陈述简洁、精炼、规范。以上两点在试卷打磨中尤为重要,笔者在参与某道选做题打磨时,提出有一问的设问缺乏梯度,显得突兀,也降低了试题的区分度,建议设置先易后难的梯度设问,通过共同研讨,修改后的设问难度虽略有降低,但是保证了试卷的可信度,也提高了区分度,同时也增强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动力。(3)设计好答题纸格式、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答题纸设计要做到符合答题习惯、要求明确、题号清晰、空间预留恰当;参考答案要准确、全面,评分标准要具体、合理。(4)完善双向考点细目表,为下次出题和学段考查的系统性及全面性提供科学依据。(5)写好命题说明。命题说明一般包括检测范围、形式、结构和命题原则等内容,以便于同学科其他备课组交流。

一份好的原创试卷需要精心组织、充分准备、团队合作才能完成,只要有科学合理的方法和充足的专业知识及技能,相信每个学科团队都能交出一份满意的原创试卷。

猜你喜欢
生物膜考试题考点
对一道高考试题的拓展探究
考点展示
考点展台
酯缩合在高考试题中的应用
替加环素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生物膜的清除作用
不等式(组)考点大扫描
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研究进展
生物膜胞外聚合物研究进展
做好干涉实验,答好高考试题
一道集训队选拔考试题的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