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性恋者性别角色的发展和成因

2019-01-29 12:51唐丹丹贾珊珊
遵义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3期
关键词:男性化女性化同性恋者

唐丹丹,贾珊珊

(遵义师范学院教师教育学院,贵州遵义563006)

1 前言

随着形形色色的性别角色演进,女同性恋现象一直延续发展着。作为现实生活中存在的一个特殊群体,在女权主义革命的背景下,对女同性恋性别角色的发展和成因的研究成为了一个热门研究课题。性别角色,是指一定的文化所认定的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系统,同时还包括那些被看作是构成男性和女性的基本态度和情感。本文通过对已有文献资料的回顾和整理,将多位学者和专家的观点进行归纳和分析,分别从女同性恋性别角色的发展、女同性恋群体的性别文化和成因等方面进行了概述和总结。近年来,有的国家的法律已经承认同性恋婚姻,这推进了社会群体的多元化。本文能加深我们对女性同性恋者性别角色、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认识,从而促进我们对女性同性恋者的社会认同。

2 女同性恋者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

2.1 性别角色发展的相关理论

奥地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是最早提出性别角色生物决定论观点的研究者。该理论认为,男性与女性之间的心理差异及性别角色的分化主要由两性在遗传及生物因素方面的差异所决定。之后,弗洛伊德又提出了性别角色的认同理论[1]。该理论认为,个体对同一性别或者异性性别的偏好是通过个体对同性别父母亲的竞争和认同建立的。例如,3至5岁的小男孩开始对母亲产生渴望,为了抑制这种渴望带来的焦虑,以及克服恋母情结,小男孩会逐渐内化男性化的行为和特质。然而,女孩在性别角色的形成过程中则更为复杂。女孩在讨厌阴茎的同时又惧怕遭到母亲的报复,可能在这种双重心理冲突下,女孩最终选择了认同母亲。同时,女孩为了取悦父亲会逐渐内化女性化行为和特质,并最终形成定型的女性性别角色。

但是,弗洛伊德的这一相关理论却遭到多方质疑,无法信服于众。美国群体社会化理论的研究者Harris认为[2],人在性别角色形成过程中同伴群体起着重要作用,而并非家庭因素。一项元分析研究发现,父母在教养男孩与女孩的态度上并没有明显差异,即使期间父母以“双性化”教养儿童,也磨灭不了儿童该有的性别角色特质。儿童早在一岁前就已学会了区分男性与女性、成年人与小孩。在一岁的时候会表现出对陌生人的排斥与恐惧,但对于与自己相似的同龄孩子却表现出喜爱。群体社会化理论指出,在儿童中期,儿童会把自己划分到某一性别群体中,这样就导致了显著的性别差异以及同伴文化。还有很多实验研究佐证了Harris的同伴文化理论。例如,麦考比曾指出[3],单独观察一个个体时,男性与女性行为差异并不大,但在以性别为分组的群体游戏中,却能清晰地发现性别差异的存在。再如,卡拉汉和威尔费尔斯也曾在报告中指出[4],女孩独自玩球时会有很强的竞争力,而在男孩加入后却变得害羞内敛了,竞争性明显降低了。

一直以来,大部分心理学家把男性化和女性化看作一个单一维度的两极,即如果一个人非常女性化,那么其就一定不是男性化的。而美国心理学家Ben却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是两个独立的人格维度[5],她还把性别角色分为了四种类型: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其中她认为双性化的人格特质是最优越的,因为她既有男性化特质也有女性化特质。Bem的双性化理论模型又一次引发了研究者对性别角色的研究兴趣。近几十年来,社会上涌现出大量关于男女两性特征差异的研究,此类研究的重心在于性别角色类型和人际关系及性别角色类型和心理适应这两方面。研究结果证实,双性化个体的适应能力是最强的,在人际关系方面也强于只有单一人格特征个体的人际关系。

在性别角色这一研究领域,不同的理论适用于研究发展的不同阶段。因此现在的理论更注重于综合各家之长。

2.2 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方法

形容词表法和问卷法是各派在研究性别角色过程中的常用之法,这些研究方法各有优劣。其中形容词表法是用形容词对个体的男性化和女性化分别做等级评定,该方法能较为清晰地反映出个体的性别化程度。问卷法是通过问卷调查被试对同性恋者的态度或与自己最符合的有关同性恋的问题。这两种方法存在着两个不足:一是社会赞许性的问题,例如男性的男性化特征是社会所倡导的,无论是气质测验还是形容词法都不能避免这一点;二是问卷编制过度表面化,不能反映性别角色的本质内容。这些都反映了性别角色研究方法的不足。因此,如何编制出效度更高的问卷或者开发出更加巧妙的投射测验将是以后值得研究的问题。

3 女同性恋群体的性别文化

3.1 男性化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的性别文化

对于女同性恋群体的性别文化分类,最初的划分仅仅只有两种类别,即男性化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后来中国大陆研究者在台湾学者的分类基础上,将女同性恋群体的性别文化分为四类:即纯男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纯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外男性化特质内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和外女性化特质内男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实际上,每个人对这些名词的定义各有不同。总的来说,根据女同性恋者的外表、行为、性格,我们将其分为男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和不分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三类。

具有男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从外表来看,通常喜欢留短发,穿衣打扮也较为简单休闲,行为动作偏向男性化。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一般喜爱留长发和穿女装等,具有典型女性的特征。相对于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具有男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的性格表现得更为主动、独立、理性、强势等。在性态度和性行为上,具有男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的表现绝对是对中国传统性模式的一种颠覆与挑战。她们性行为有如下特点:首先,在不以生殖为目的性爱中,她们的性态度表现得更为开放。在对性知识的了解上,她们往往比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知道得更为广泛,性欲望上也常常表现得积极,没有传统女性的压抑。其次,性对象的非单一性,她们有着开放的性观念,这让她们在性行为的活跃度上远远高于其他女性,性对象的数量也比其他女性多。再次,她们对性爱质量的要求也高于其他女性,她们在性行为过程中会寻找更多的令人愉悦的性方式。目前,在中国,具有男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和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占多数。

然而,随着外来文化的进入,不分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成为女同性恋社群中的新族群。这类女性同性恋者介于前两种类型之间,其外形特征通常较为中性,性别角色也是随着交往对象的角色而变换。不分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的女同性恋者是近年来女同性恋文化里兴起的新名词,难以精确界定其外表、行为和性格特征。她们在外形上并没有明显的女性化和男性化之分,但在行为表现上可能是男性化倾向也可能是女性化倾向。她们反对角色二分,她们更注重恋人之间的互助关系。她们追求平等合作,更强调恋爱双方的独立性。

随着社会的发展,这三者之间的界限分类并不是绝对的。例如,有外表男性化的具有男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也有外表女性化的具有男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更有外表像男性化或女性化的但是不分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这种模糊的分界不仅仅是在外形上,而且在恋爱方面也是模糊不清的。例如,具有男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可能会爱上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或不分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不分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也可能会爱上具有男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或具有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不分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也可能会爱上不分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这可能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每个人的择偶标准不同造成的。

3.2 不分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的性别文化

不分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是女性同性恋者社群里的特有性别角色,她们是在特定情景下和关系互动中存在的独特群体。最初,研究者[6]通常将一些举止打扮甚至思想都表现得非常男性化的女性同性恋者称为不分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这些女性同性恋者一般称自己为具有男子气的女人。这类女性同性恋者实质上是女同性恋者自身认知及角色扮演的一种标准,是传统异性恋模式在同性恋爱中的映射。

有一部分人会认为不分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只是在模仿传统社会中的男性形象而已,而所谓的男性化或女性化特质的女性同性恋者也仅仅是在模仿两性关系。甚至有人认为,异性恋的男性和女性也在模仿两个性别的“标准”。男性和女性根据生理和心理的需求和喜好而认定自己的性别角色。比如,一个女性首先认同自己性倾向为同性恋,然后进入女同性恋社群,再根据自己的心理需求定位出不同的性别标志。这样,她们可以更准确明了地在社群中表明自我和自己的喜好对象范围。女同性别文化这一话题,一直是众所争议的。不免出现这样那样的说法。但总体来说,文化本身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性恋亚文化也呈现多元化格局。女同性恋社群内部又划分为多种次社群,每个次社群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特征和行为模式。

4 女同性恋性别角色的成因

4.1 女同性恋中男性角色的成因

关于女同性恋中男性角色的成因,目前研究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是先天因素,是大脑结构和遗传基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另一种认为是后天环境因素造成,如青春期经历、童年环境、家庭教养方式等因素。波伏娃的《第二性》中一些精神分析学家们十分强调女同性恋本人与母亲早期关系的重要性[7]。例如,有如下两种情况会使青春期的女孩发现,想要摆脱母亲的影响很难:一种是她被多虑的母亲过分溺爱;另一种是被“坏母亲”虐待,从而引起她很深的罪恶感[2]。又如,父母想要儿子却生了女儿,那么这个女儿便会被父母培养成“男性化”的个性特征。再如,因为生活环境封闭,只能跟同性相处,如:古代宫廷、现代女子学校等。另外,因为受到外界诱导,本来自身不是同性恋,却受到同性的追求而发生了性取向转变,或者受到异性的过分伤害,而将情感转导到同性身上。因此,不同的遗传和环境因素可能造就了女同性恋中男性角色的成因。

从第一种成因出发的女同性恋中男性的性别角色是天生的,带有一种命运不可逆色彩;而后天因素造就的女同性恋中男性的性别角色则具有社会性和偶然性。不论是哪种因素形成的同性恋,结果都是爱上了跟自己相同性别的人,愿意跟同性相爱相守。

4.2 女同性恋中女性角色的成因

女同性恋中女性角色的成因,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天生带有自恋人格倾向。因其天生自恋,所以爱自己,自己又是女孩,所以也爱跟自己一样的女孩。她们不喜欢跟自己不是同类的男孩,所以也不爱像男孩的女孩。她们通常是普通女孩的外形打扮,但是却比普通女孩有更高的审美要求,有独特的美感理解。她们在生活中往往是个完美主义者。不仅自己用的东西要漂亮,处的对象也要温柔漂亮,买东西注重外表。但她们很花心、比较自私,不太在乎别人的感受,行事风格通常我行我素。

另一种观点认为是家庭因素的影响,父母从小就灌输男孩危险的思想,要求女孩只能和女孩玩,甚至只要发现女孩和男孩接触就开始紧张,对女孩进行“男孩危险论”教导,这样却无意中把自己的孩子培养成了具有女性特质的女同性恋者。这样的孩子通常比较极端,不是叛逆就是过于乖巧。乖巧的是安静温顺的女同性恋,她们一般有长期固定的恋人,恋人类型也属于不太男性化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也很规律,但自己的性向问题会非常保密,让人不易察觉,在外在环境发生变化时,一般会选择与异性结婚。叛逆的女同性恋通常抽烟、喝酒、熬夜、化浓妆,就算外界如何变化,也还是爱女孩,但她们容易移情别恋。

还有一种形成具有女性特质的女同性恋者的因素就是,以往在与男性交往过程中受过残酷挫败和虐待[8],惧怕男性会再度给自己带来伤害,以至性向发生改变。但即使她们性向发生了改变,也只是喜欢女孩。

5 结论

本文阐述了女同性恋者性别角色发展的研究、女同性恋群体的性别文化和女同性恋性别角色的成因。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关于女同性恋者的相关报道和文艺作品进入人们的视野,人们开始以包容的态度了解和接受这个特殊群体。将来的研究可以探讨女同性恋者的本土化问题,从而使人们对女同性恋者有更清晰的认识。

猜你喜欢
男性化女性化同性恋者
探究男装女性化时装的色彩运用
对《消失的地平线》中布琳克洛小姐矛盾的人物性格的探讨
我国女子乒乓球运动员技术男性化的研究
从艺术造型角度探讨观音形象女性化现象
《霸王别姬》和《黑天鹅》的比较研究
体育活动提高男生基本特质与作用
你以为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评《掩饰:同性恋者的双重生活及其他》
一部唐宋词史研究方面的力作
云南大理同性恋酒吧低调开业
形式婚姻:无奈的假凤虚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