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青花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2019-02-25 01:18谷端银高俊杰冯明昌李登岭
中国蔬菜 2019年2期
关键词:青花菜泰安市泰安

谷端银高俊杰冯明昌李登岭

(1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泰安 271000;2泰安市华泰种业有限公司,山东泰安271000;3泰安子泰食品有限公司,山东宁阳 271409)

青花菜 (Brassica oleracea L. var. italica Plenck)是芸薹属甘蓝种中以绿色花球为产品的一个变种,别名西兰花、绿菜花、嫩茎花椰菜、意大利芥蓝等。青花菜在我国栽培历史较短,以往由于消费习惯和食用方法等问题,市场销量较小。随着消费者对青花菜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国内市场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国际出口贸易量也逐年增加,故而青花菜的栽培面积也越来越大。山东省是青花菜种植、加工、出口大省(高中强 等,2017),2017年播种面积约0.67万hm2(10万亩),出口量约占山东省出口蔬菜总量的10%。泰安市作为山东省出口青花菜的主要生产和加工基地,青花菜的种植历史已有20余年,虽然在栽培和加工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但随着农业产业的发展,泰安市青花菜产业也出现了新的问题。本文立足泰安市青花菜产业现状,针对存在问题提出发展对策,以期为泰安市青花菜产业改进升级提供一定的支持和指导。

1 泰安市青花菜产业现状

山东省青花菜种植规模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泰安、青岛莱西等地,其中泰安市常年种植面积约4 000 hm2,肥城、宁阳、东平等县市均有规模化生产基地,这些基地多采用“公司+农户”的产销方式。

泰安市属于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四季分明,寒暑适宜,光温同步,雨热同季。优越的气候资源对青花菜生产非常有利,尤其是秋季,昼夜温差大,适宜青花菜生长。因此,在泰安地区种植青花菜投资相对较少,栽培管理方便,易获得较高的产量。露地栽培一年可种植2茬,一般种植模式为青花菜—菜用大豆(毛豆)—青花菜,每茬青花菜平均单产1 500~2 800 kg,加工企业的常年收购价格多为每千克2.0~2.5元,每茬每667 m2收入可在3 000元以上。泰安市青花菜加工、出口企业近20家,其中规模较大的企业详见表1。现今,泰安市已经成为出口速冻青花菜的主要种植、加工基地。

表1 泰安市青花菜加工、出口的主要企业

2 存在问题

2.1 品种相对单一

泰安地区种植的青花菜主要是国外品种,多为日本品种如炎秀、耐寒优秀等,荷兰品种幸运也有一定面积。进口种子市场份额占80%以上,且价格较高,一般每袋(2 000粒)200~300元(每667 m2用种量2袋)。近年来,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等单位先后开展了青花菜新品种选育工作,并育成了一些优良品种,有望改变青花菜国外品种占优势的局面,降低农民的生产成本。

泰安市青花菜春季种植1月5~8日育苗,3月8~15日定植,4月25日至5月20日收获;品种要求耐热、耐散球、耐抽薹(早花);目前主栽品种为炎秀等。秋季种植7月18~25日育苗,8月15~25日定植,10月5日至11月20日收获;品种要求耐寒、耐雨水(露地种植),抗病性好;主栽品种为耐寒优秀、幸运等。近年来,泰安市开展了青花菜品种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一些新品种也逐步引进,如台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选育的台绿3号目前正在泰安市肥城逐步推广。青花菜对温度极为敏感,栽培技术要求较高,在新品种筛选过程中应注重不同品种在不同季节的适宜性。

2.2 多年种植重茬问题凸显

泰安市青花菜连续多年、一年两茬的种植习惯,致使土壤出现了一定的连作障碍,部分主栽区根肿病时有发生。2016年肥城等地青花菜根肿病大发生,严重损害了农户的种植收益,对出口加工企业也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根肿菌一旦残留在土壤中很难根治,尤其是在泰安这样已形成产业规模的种植基地,其危害更为突出。根肿病可以通过育苗基质传播,与连作障碍和青花菜品种也有关系。目前国内外尚无抗根肿病的青花菜品种。

此外,土壤板结、土壤酸化等重茬障碍问题也普遍存在。因此在青花菜种植茬口安排上,轮作倒茬十分必要。

2.3 栽培技术有待改善

秋季露地种植青花菜经济效益相对较高,农户为追求高产往往过量施肥,不注重施用比例,多数农户采用N-P-K含量为15-15-15的平衡型复合肥料,未结合作物养分需求、土壤供肥特性等科学施肥及补充中微量元素。这些施肥习惯导致土壤养分失调,微量元素缺乏,土壤理化性状和土壤微生物活性受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生理性病害时常发生;同时,过量施肥也造成大量磷素随水流失,给地下水和土壤生态环境带来一定程度的污染。

露地青花菜生产受环境影响大,各种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存在农药使用过量和次数过多的问题。一是菜农种植技术欠缺,防病意识不强,往往在病虫害发生后加大农药使用量及使用次数;二是种植户以家庭为单位,田间管理上无法协调和统一,病虫害防治不同步,造成防治不彻底,从而增加了农药喷洒的次数和剂量。故而推广科学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技术迫在眉睫。

2.4 种植—加工产业链条相关技术水平尚待提升

青花菜属绿体春化型低温长日照植物,对温度要求极为严格。早熟品种在苗期遇到低温可使花芽分化并提前形成小花球;而晚熟品种则需较低温度、较长时间才能完成春化。因此,针对不同季节筛选适宜的新品种,对山东省发展青花菜产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青花菜采收后呼吸旺盛,不耐贮藏。在15~28 ℃室温下放置24小时花蕾开始变黄;48小时后花蕾黄化,叶绿素含量可下降50%;72小时后花球几乎全部变黄,失去食用价值。青花菜在运输过程中需低温保存,尤其长距离运输要有较好的冷链系统和贮藏技术,否则品质下降,产品耗损严重,因此青花菜贮藏运输技术仍待进一步改善。

3 发展对策

3.1 新品种引进及驯化

随着我国出口青花菜产业的发展,山东泰安不但面临着国内同业竞争,而且国外对青花菜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泰安市青花菜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美国等国家,近年来国外客户对青花菜的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求球形美观、花色浓绿、花蕾细小等,同时对农药残留限量要求更加严格。因此引进、筛选适合山东省生产的青花菜新品种,对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户种植效益、拉动国内消费、增加出口创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8年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泰安市华泰种业有限公司合作引进台绿3号、神良1号、绿冠302、国王2号等青花菜新品种、新组合50余个,进行秋季露地及大拱棚品种比较试验,为青花菜新品种在泰安市的进一步引进和应用奠定基础。

3.2 标准化种植技术体系的推广与应用

虽然经过多年种植经验的积累,但相比浙江、江苏等地,山东出口加工青花菜的标准化和规模化种植技术体系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和推广。自2018年起,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在肥城市边院镇建立露地蔬菜双减试验基地,开展标准化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主要包括:基于壮苗的苗期施用生物菌肥(剂)技术,即通过在育苗期施入生物菌肥(剂),将肥料部分迁移至苗期,促进青花菜幼苗健壮生长,提高抗病性;基于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的底肥减施技术,即根据青花菜生长地块土壤肥力、目标产量等因素,针对市场上的主流商品有机肥品种,并结合当地农家肥资源情况,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验与示范;基于青花菜质量提升的微量元素喷施技术,即针对青花菜需要大量硼、钼肥,通过叶面喷施的方式,配合施用中微量元素肥料,促进青花菜品质提升;基于化肥农药双减的机械起垄及施用新型肥料栽培技术,即针对当前平畦栽培模式存在的不足,开展机械起垄、侧垄定植的栽培方式,并开展新型肥料施用技术示范。

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以根肿病、炭疽病、菜青虫、小菜蛾等为研究对象,重点开展标准化病虫害防治技术推广和应用,主要包括:基于防治根肿病的品种和环境等健康栽培的生态绿色防控技术,即通过采用抗病品种、合理播期、合理栽培密度及周边生态环境管理等措施预防病虫害的发生;基于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炭疽病等的以虫治虫、以菌治虫、以菌治菌的生物防控技术,即引进赤眼蜂、绿僵菌、白僵菌、苏云金杆菌等生物防治方法,建立田间配套使用技术;基于防治菜青虫、小菜蛾等的黄(蓝)板、杀虫灯、性诱剂及糖醋液等的理化诱控技术,即开展悬挂黄(蓝)板、太阳能频振式杀虫灯、性诱剂等物理诱杀技术示范;基于病虫害防治的农药选择和配套技术的科学用药防控技术,即开展高效、环境友好型的化学药剂筛选,优化集成农药的交替使用、精准使用和安全使用技术。

3.3 机械化装备及轻简栽培技术的集成应用

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及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明显减少,劳动力成本显著增加。在青花菜种植机械化装备应用及轻简栽培技术的集成应用方面,泰安市相关企业和种植户做了一些尝试。在播种阶段,泰安市华泰种业有限公司采用多功能蔬菜穴盘精量播种流水线进行机械化一次性穴盘播种,每人每小时可播种45~50盘,成苗率达95%以上,生产效率显著提升。在整地阶段,肥城市郊的种植大户通过机械化整地、做畦实现起垄栽培,减少劳动用工的同时降低了病害的发生,提升了青花菜品质。在移栽阶段,目前泰安市应用相对较少,但是浙江温岭、临海等地采用鼎铎2ZB-2、富来威2ZQ-4等型号的移栽机实现了青花菜机械化移栽(刘伟明 等,2011;颜敏娴 等,2013)。在施肥打药阶段,泰安地区目前多为人工操作,而在张家口坝上地区均是机械化施肥、喷药。

此外,青花菜收获后的叶片、茎秆等废弃物,泰安市种植大户多采用机械化粉碎还田的方式进行轻简操作。这种操作在北京、张家口等地也有应用。有关青花菜废弃物的利用空间还很大,如饲料化、堆肥化、能源化等,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秦渊渊 等,2018)。

3.4 搭建创新平台推动青花菜产业升级

目前,泰安市在青花菜产学研平台和行业组织构建方面仍存在一定欠缺,需进一步向纵深化方向发展。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将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泰安市华泰种业有限公司、泰安子泰食品有限公司开展深度合作,协同支持青花菜新品种引进、驯化和利用,形成创新合力,以期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风险共担,最终取得根本性、实质性创新产出。以山东省农业良种工程(南种北繁)项目为纽带,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与泰安市华泰种业有限公司、泰安子泰食品有限公司签订委托试验合作协议,并建立平台(如科研田间试验基地),以平台为主体进行科学研究。泰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将联合山东农业大学、相关企业围绕青花菜产业技术创制与攻关组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中优势力量实现产业技术创新,共担风险,共享利益。

猜你喜欢
青花菜泰安市泰安
振兴乡村经济“互联网+”模式的可行性研究——以泰安市为例
极致的乡愁——泰安九女峰“故乡的月”仪式堂
北风催眠曲
再见,雪姑娘
新型水溶肥健力素在青花菜上的应用肥效试验
高湿贮藏对青花菜活性成分及抗氧化活性的影响
泰安杂记
北京首钢吉泰安新材料有限公司
我国青花菜产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与应对策略
山东省泰安市检察院依法对蔡希有涉嫌受贿案提起公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