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姜新品种冀姜5号的选育

2019-02-25 01:18王永存付丽军禹王向东常冬梅刘桂芳
中国蔬菜 2019年2期
关键词:昌邑唐山市抗病性

王永存付丽军*周 禹王向东常冬梅刘桂芳

(1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河北唐山063001;2唐山市食品药品综合检测中心,河北唐山 063000;3衡水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河北衡水 053000;4唐山职业技术学院,河北唐山 064002)

生姜是我国重要的蔬菜作物,在农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河北省是北方生姜主产区,常年播种面积逾5 000 hm2,主要集中在唐山市丰润区和秦皇岛市抚宁区一带。由于缺乏本地品种,当地所用姜种均从山东等地购买,成本较高且存在安全风险。为进一步提高生姜生产水平,优化生姜品种结构,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国内外搜集生姜种质资源95份,结合市场需求和当地生态环境条件,以高产、抗病、优质为目标开展生姜新品种选育,以填补河北省生姜育种空白,促进全省生姜产业快速发展。

1 选育过程

唐山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生姜课题组自1995年先后搜集国内外生姜种质资源95份,建立生姜种质资源圃。经多年整理和评价,其中1个唐山本地农家品种(代号TS97-03-14)姜球肥大,色泽金黄,繁殖系数高,单株产量尤为突出,但整齐度较差。2006年对TS97-03-14进行单株选择,选择叶色浓绿、茎秆粗壮、株型紧凑、分枝性强的优良单株,共10株,作好标记。收获后再次复选,挑选无病虫害、肉质根茎肥大的单株共3株,分别编号、留种。2007~2011年继续按上述方法进行单株选择,单株留种。2012年进入株系圃,混合采收、留种。2013年形成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系,编号JJ-13-05。2014年进行品系鉴定,JJ-13-05生长势强,性状整齐一致,抗病性强,产量突出。2015~2016年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平均每667 m2产量比对照昌邑大姜增产26.14%~29.46%,定名为冀姜5号。2016~2017年进行区域试验,2017~2018 年进行生产示范,2018年11月通过中国科学院唐山市高新技术研究与转化中心的成果评价,评价水平为国内领先。经3 a(年)示范推广,冀姜5号已在唐山市丰润、丰南、玉田以及秦皇岛市抚宁等地推广应用,累计示范面积达3 333.33 hm2。

2 选育结果

2.1 品种比较试验

2015~2016年在唐山市丰润区塔杨庄进行品种比较试验,以当地主栽品种昌邑大姜为对照。小拱棚栽培,4月5日播种,10月20日收获。株距20 cm,行距65 cm,小区面积30 m2,随机区组排列,3 次重复。试验结果表明(表1):冀姜5号两年平均单株产量1 425.44 g,每667 m2产量6 749.04 kg,比对照昌邑大姜平均增产27.76%,两年的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

表1 冀姜5号品种比较产量结果

2.2 区域试验

2016~2017年在唐山市丰润区塔杨庄、梁庄子、鲁各庄等地进行多点区域试验。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66.7 m2,每小区10行,株距20 cm,行距65 cm,对照品种为昌邑大姜。试验结果表明(表2),冀姜5号平均产量6 773.42 kg·(667 m2)-1,比对照昌邑大姜增产25.81%。

表2 冀姜5号区域试验产量结果

2.3 生产试验

2017~2018年在唐山市丰润区塔杨庄、梁庄子、皂神庄,丰南区岔河,玉田县蛮子营以及秦皇岛市抚宁区进行大面积生产试验,对照品种为昌邑大姜。测产时采取5点取样法,每点随机选取10株,冀姜5号平均产量6 533.52 kg·(667 m2)-1,比对照昌邑大姜增产25.21%(表3)。

2.4 抗病性

2017~2018年在生产示范的同时对自然发病地块进行调查。结果表明(表4),冀姜5号姜瘟病、炭疽病和茎基腐病的病情指数均低于对照昌邑大姜,说明冀姜5号对这3种病害的抗性强于对照。

表3 冀姜5号生产试验产量结果

表4 冀姜5号田间抗病性调查结果

2.5 品质

由不同性别、年龄的成员共15人组成口感评价小组,分别品尝冀姜5号的新鲜根茎和煮熟烹饪后的姜汁。结果表明,冀姜5号肉质清脆细腻,纤维含量少,辛辣风味浓郁,是一种很好的烹饪佐料用生姜品种。

2018年12月经北京谱尼测试中心检测(CMA检验检测机构认定),冀姜5号根茎干物质含量47.5 g·kg-1, 蛋 白 质 7.3 g·kg-1, 可 溶 性 糖 9.4 g·kg-1,VC 27.2 mg·kg-1,粗纤维 8.0 g·kg-1,挥发油 52.0 mL·kg-1。

3 品种特征特性

冀姜5号属疏苗型大姜品种,适收期平均株高122.6 cm,茎粗1.82 cm。叶片平展开张略向上冲,叶色浓绿,功能叶片数33~35片。分枝能力较强,平均单株分枝数15.5个。姜块多呈双层排列,姜球肥大,上部鳞片粉红色,表皮光滑,肉质细腻,粗纤维含量少,辛辣味浓。姜块平均宽度33.82 cm,平均高度23.40 cm,单株根茎质量1 211.20~1 430.81 g,重者可达3 900 g,4月初小拱棚栽培每667 m2产量6 500 kg以上。抗病性强,对姜瘟病、炭疽病和茎基腐病的田间抗性强于对照昌邑大姜,适宜冀东地区以及周边省市栽培。

4 栽培技术要点

冀东地区小拱棚栽培一般于4月上旬播种。播前整地施肥,每667 m2施腐熟农家肥5 000 kg、三元复合肥(N-P-K为17-17-17)30 kg、过磷酸钙30 kg。按70 cm垄距开沟,沟深25 cm,沟宽20~25 cm。每667 m2播种5 000株左右,株距20 cm,行距65~68 cm。苗高30 cm时进行第1次追肥,用高钾复合肥(N-P-K为15-8-28)于出苗期、分杈期、膨大期分8~10次施用,每667 m2总用量400 kg。苗期及旺盛生长期每7~10 d(天)浇1次水,姜球膨大期5~7 d(天)浇1次水,收获前3~4 d(天)浇水,以利于收获。生长期内需进行3次培土,培土一般和追肥相结合。10 月中下旬(霜降前)收获,入窖贮藏。

生长期注意防治病虫害。防治姜螟或蓟马,可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 500~2 000倍液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 000倍液喷杀。防治炭疽病,在发病初期可用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喷雾,间隔7~10 d(天)喷1次,共喷2~3次。发现姜瘟病株应及时拔除,同时挖去带菌土壤,在病穴周围撒上石灰,再用40%噻唑锌悬浮剂500倍液或46%氢氧化铜(可杀得三千)水分散粒剂8 00倍液处理病穴,每穴0.5~1.0 L,叶片及土壤再用40%噻唑锌悬浮剂800倍液或46%氢氧化铜(可杀得三千)水分散粒剂1 000倍液喷淋处理,隔7~10 d(天)喷1次,连续3~4次。

猜你喜欢
昌邑唐山市抗病性
木薯UDP依赖型糖基转移酶14基因在木薯抗病性中的功能研究
通过CRISPR/Cas9技术突变BnMLO6基因提高甘蓝型油菜的抗病性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怎能说没人知道呢
A Study of the Linguistic Features of O. Henry’s Novels in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昌邑市不动产登记实现“一窗受理、20分钟办结”
甜瓜枯萎病苗期抗病性鉴定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