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2018年四季度蔬菜价格走势分析

2019-02-25 01:18张玉玺
中国蔬菜 2019年2期
关键词:菜价反季节产区

张玉玺

(北京新发地农产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70)

1 基本概况

2018年10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价格虽然仍保持在高位运行,但是就全月来看,菜价已经出现比较明显的回落,月末价格比月初下跌15.81%,比2017年同期上涨2.07%,上涨幅度缩小(图1-a)。月内价格波动幅度为20.51%,明显大于9月的15.92%。从常用蔬菜品种价格来看(表1),月内环比下降的品种数量(26种)明显多于上涨的品种数量(11种),与月内价格大幅下降的趋势相吻合;年同比上涨的品种数量(23种)略多于下降的品种数量(21种),与月末价格同比小幅上涨的态势相吻合。

2018年11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价格在上中旬继续下降,达到近5年同期的最低点,全月的价格在近5年同期中处于第2低点。月内最高价出现在月初,最低价出现在中旬之末,说明整个11月的蔬菜价格全面低于10月,同比由小幅上涨转变为大幅下降(图1-b)。从常用蔬菜品种价格来看(表1),月内环比下降的品种数量(18种)和年同比下降的品种数量(21种)均略少于上涨的品种数量(24种和23种),由于价格下降的品种大部分是反季节蔬菜,这部分蔬菜的价格本身就比较高,它们价格的下降对蔬菜的加权平均价影响较大,使得月内环比小幅下降,年同比大幅下降。

图1 2018年10~12月蔬菜加权平均价走势对比

表1 2018年10~12月常用蔬菜价格对比

2018年12月,北京新发地市场蔬菜价格波动上行,上旬稳步上涨,中旬回落以后趋稳,下旬继续走高。月末价格比月初上涨20.32%;同比由明显下降转变为小幅上涨(图1-c),波动幅度明显大于11月。从常用蔬菜品种价格来看(表1),月内环比上涨的品种数量(34种)明显多于下降的品种数量(18种),与月内价格大幅上涨的趋势相吻合;年同比上涨的品种数量(29种)多于下降的品种数量(85种),与月末价格同比略有上涨的趋势基本吻合。

2 蔬菜价格走势特点

2.1 价格苦乐不均,反季节蔬菜同比降幅明显

由表1可以看出,10月部分蔬菜的价格波动十分明显,如甘蓝、芹菜、莴笋价格环比跌幅逾7成,大白菜、青花菜、花椰菜、结球生菜价格环比跌幅过半;紫甘蓝、番茄、辣椒价格同比涨幅翻番。出现这种状况主要是不利天气造成的,价格环比大幅下降的蔬菜大多应该在9月下旬开始上市,由于天气的原因上市期推迟,到10月中旬以后上市与正常上市的蔬菜相撞,造成供大于求,价格大幅下跌;价格同比大幅上涨的蔬菜大多是在8月受到强降雨的影响,因灾减产,致使10月供应链衔接上仍然存在较大缺口,供不应求,拉动价格大幅上涨。

北京市场11月上市的反季节蔬菜主要分为3种:一种是北方产区大棚生产的蔬菜,一种是来自南方产区的蔬菜,还有北方产区设施生产与南方产区同时应市的蔬菜。北方大棚生产的小油菜价格同比下降33.33%,香菜下降48.89%,圆茄下降16.67%,白萝卜下降35.00%;来自广东、云南的菜豆价格同比下降20.00%;来自云南的菜豆(无筋豆、玉豆、长豆角)价格同比下降13.21%;来自广西、福建的豇豆价格同比下降60.95%;来自广西、云南及山东大棚生产的西葫芦价格同比下降36.67%;来自湖北及河北大棚生产的甘蓝价格同比下降55.71%;来自云南及山东大棚生产的线椒价格同比下降42.86%。反季节蔬菜价格同比大幅下降,反映出两个事实:一是南方产区冬春季蔬菜产量大幅增加;二是北方产区设施蔬菜生产的基础建设进一步加强。

2.2 两次强降温对菜价的拉动作用明显

由图1可以看出:12月菜价的两次上涨都与强降温有着直接的关系。上旬的强降温阻止了菜价继续下滑的趋势,从12月4日的1.82元·kg-1快速上涨到12日的2.11元·kg-1,8天的时间价格涨幅达15.93%;第2次强降温,菜价从12月26日的2.00元·kg-1快速上涨到31日的2.25元·kg-1,5天的时间价格上涨了12.50%。

第1次强降温,使得北方产区大棚蔬菜全面退市,芹菜、苦瓜、茴香、小油菜由大棚生产改为日光温室生产,价格涨幅明显。第2次强降温影响南方产区蔬菜的生长速度,产量下降,也影响了采收和道路运输,华东地区的花椰菜产量下降,价格上涨;华南、西南地区的豇豆、菜豆、白萝卜、圆茄因为道路不畅,价格上涨。

2.3 蔬菜供应整体宽松的局面没有改变,种植结构调整不宜过大

据北京新发地市场的统计数据显示,2018年12月的菜价虽然环比上涨比较明显,但是全月的加权平均价仍然明显低于2017年同期,也是近5年同期的最低值。这种价格偏低的走势与南方产区蔬菜总体上扩种有关,具体到单品上,扩种幅度大的,价格同比降幅也比较大;扩种幅度小的,受强降温的影响,月末价格同比有所上涨,但是这仅仅是暂时现象。如甘蓝、芹菜、花椰菜、莴笋、椒类蔬菜、豆类蔬菜的供应能力还是明显好于2017年同期,按照12月的产能来看,这部分蔬菜一直到春节前的供应都相对宽松。

纵观11月以来销售压力较大的蔬菜品种,基本上都是上一个冬春季供应偏紧的品种,大部分都是2017年同期价格过高导致2018年扩种的品种。这实际上就是种植结构调整幅度过大造成的。2018年这部分蔬菜的价格过低,又极有可能引发2019年在调整种植结构时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从而造成下一个生产周期的供应从宽松转变为短缺。因此,如果依据2018年的价格来调整明年的种植结构,调整的幅度不宜过大。

猜你喜欢
菜价反季节产区
多种菜价回落
涨,涨,涨!菜价上涨后,鸡蛋咋也不“淡定”了
如何看待近期菜价上涨
果园反季节抽水贮存
各石材产区政府和市场积极推出应对措施
澄海玩具产区:企业差异化发展
葡萄酒的产区品牌
葡萄酒的产区品牌(下)
反季节种植技术在市政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
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反季节种植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