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问题的学习在幼儿活动中的应用*
——以大班“我们的消防车”活动为例

2019-03-05 11:33泉州市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许丽双
幼儿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亮光车顶消防车

泉州市鲤城区教师进修学校 许丽双

泉州市鲤城区第六实验幼儿园 黄晓蕾

基于问题的学习(PBL)是一种通过解决真实的复杂问题获取知识、经验、技能的学习模式。基于问题的学习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仅仅是学生的引导者、促进者而非知识的传授者。学生围绕问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通过自主学习,共同解决问题,学习隐藏于问题背后的知识,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终身学习的能力。我们尝试将基于问题的学习(项目化学习)引入幼儿活动中,尊重幼儿的主体性,关注幼儿学习方式的改变,以项目或主题入手、以问题为导向,推进活动深入开展,更好地促进幼儿的学习与发展。

我们以大班“我们的消防车”活动为例,谈谈我们的做法。

一、生成项目——追随幼儿的兴趣

自从班级开展主题活动“我喜欢的车”后,幼儿对各种各样的车产生了兴趣,萌发了自己制作车辆的想法。幼儿经过讨论后确定制作消防车。遵循幼儿的兴趣,我们就“我们的消防车”话题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你们想设计一辆什么样的消防车?”希望能引发了一系列的探究学习活动。

在教师和家长的帮助下,幼儿开始收集与消防车有关的资料,如图片、绘本、模型等,开始了初步的探索。在前期参观消防大队、亲子制作等活动中,幼儿对消防车的结构及功能有了一定的认识,了解了各种各样的消防车,如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干粉消防车、举高喷射消防车、排烟消防车等。幼儿兴趣越来越浓厚,还设计了自己心目中的消防车,对消防车的每个部分进行细化研究,并画出设计图。幼儿通过观察、讨论,不断改进自己的设计,推选、完善设计图,讨论、收集相关的制作材料。

二、大胆放手——支持幼儿自主探究

[实录一] 车体连接方式有哪些?

“糟糕,我们的消防车中间又断了!”正贤指着消防车和刚到的幼儿说。雅璇说:“我再去拿胶枪来粘。”雅璇用胶枪固定,正贤用透明胶粘合。煜坤用手推了推消防车的车体:“不行呀,还是会摇啊!”紫怡站在旁边,看了看四周,跑到了柜子里拿出了一条彩带,像平时玩穿线玩具一样将彩带穿过车身中间隔断的洞和车底的洞,将其连接在一起。

看到这个情况,教师对围观的幼儿说:“去木工坊看看那里还有什么工具能帮助你们。”亮光跑过去,从木工坊的柜子里拿来了电钻,宸旭、亮光、煜坤三人把消防车身上的透明胶都撕掉,宸旭和煜坤扶着箱子,亮光用电钻在两个纸箱上钻了一个洞,煜坤拿起一个螺丝穿过。由于太紧,不容易穿过,煜坤又拿起锤子敲了敲,将螺丝敲打过去。亮光拿螺帽将其拧紧。教师说:“真棒,你们可以将经验分享给更多人。”

在制作消防车的过程中,幼儿选择大纸箱来制作车体,而大纸箱之间的连接是有难度的。他们一开始用最常见的透明胶、双面胶,可是发现很难连在一起,出现了车身断裂的现象。幼儿开始关注如何连接车体的问题,有的幼儿尝试用彩带连接,有的幼儿尝试用胶枪连接。幼儿之前有在木工坊使用工具的经验,他们常用电钻工具打洞,用螺丝、螺帽来固定物体。幼儿运用已有的经验,解决了问题。教师鼓励幼儿将经验分享给大家,吸引更多的人对制作消防车的关注。本次游戏中,教师有意“隐退”,关注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大胆放手,支持幼儿自主探究。

三、搭建支架——鼓励幼儿合作学习

[实录二] 车顶支撑不住怎么办?

“雅璇,你帮我们把它顶住。”雅璇两只手高高地支撑着车顶,宸旭和亮光两个人正在制作警报灯。不一会儿,雅璇说:“你们好了吗?我的手酸死了。”这时,教师看到了,说:“你们要不要先想个办法把车顶支撑住呢?”亮光、宸旭想了想。宸旭走到一些小箱子前,拿起两个长方形的盒子,说:“我们可以把它们粘起来做成两根柱子支撑住车顶。”于是,他们找来四个大小一样的盒子,用透明胶两两粘在一起,一头粘在车身上,一头粘在车顶。“不行呀,车顶又塌了!”正贤赶紧告诉大家。“下面粘的地方太小了,一放手就掉。”宸旭指着连接处对小伙伴说。这时,教师问:“那还有什么办法能支撑住车顶吗?”正贤到四周转了转,从柜子旁边拿了一根水管将其插在车头,说:“你们看,我们可以用水管支撑车顶。”他边说边比画着:“你们去多拿几根水管来。”他们比画着用水管顶住,可是亮光一松手水管就倒了。

教师拿来班级里的衣架,放在旁边,说:“你们不是玩过接水管吗?你们看看这个衣架,想想办法将这几根水管连接并固定住。”亮光看着衣架,拿着水管比画着:“雅璇,你去找找几个直的和弯的接头。”亮光、宸旭和正贤用水管接头连接水管,两个水管“衣架”终于做好了。雅璇手一松,架子就倒了,“不行呀,还是会倒,怎么办?”

教师说:“能不能想办法把两个架子连接起来?”正贤赶紧拿来一根水管,架在两个水管架之间:“我们在中间再连接一根水管。”几个幼儿又开始叽叽喳喳起来……他们在两根水管中间加了个三通接头。“终于成功了!”他们雀跃欢呼,高兴得跳起来。一个长方形的水管框架完成了,纸皮往上一搭,车顶支撑住了!亮光看着消防车说:“要是我们的消防车能动起来该多好呀!”

教师有意将学习与问题挂钩,把学习设置到复杂的、有意义的问题情境中,让幼儿通过自主探究和合作来解决问题。“如何让车顶支撑住呢?”幼儿一开始选择将纸盒垒高成两根柱子但没有成功。教师鼓励幼儿想办法,他们继续寻找合适的材料来支撑车顶,但还是失败了。如何帮助幼儿搭建学习支架呢?教师拿来班级的衣架让幼儿观察,启发幼儿回忆科学活动接水管的经验,引导幼儿迁移接水管的经验解决游戏中的实际问题。

幼儿在解决了车顶塌下来了的问题后,在游戏中自发生成了新的探究点:“如何让消防车动起来?”这是一个很有价值的探究点。教师遵循着幼儿的兴趣,鼓励幼儿回去想办法,自己准备材料,帮助幼儿推进游戏的发展。

四、允许试误——促进幼儿个性化学习

[实录三] 消防车如何动起来?

活动一开始,教师让幼儿交流自己的办法:“如何让消防车动起来?”雅璇说:“要有轮子才能动,我昨天让爸爸带我去买轮子,今天我带来了。”说着,雅璇拿出几个轮子。正贤说:“可是我们不会装轮子呀。” 雅璇说:“要不下次让我爸爸来帮忙?”亮光说:“我们早上户外运动的那些滑板可以用。”亮光跑过来说:“老师,我们可以用户外运动的滑板吗?我们想把它装在消防车的下面。”教师说:“可以啊,你们把它拿来试一试。”大家把滑板推了过来。紫怡说:“滑板太小了,多拿几个过来。”他们把几块滑板排在一起。在教师的帮助下,幼儿将消防车抬过去,放在上面。教师说:“你们试着推推看,行不行?”几个幼儿一起推,消防车倒在一边,滑板全散开了。亮光说:“不行不行,要粘在一起。”大家一听“要粘在一起”,有的幼儿跑去拿胶枪,有的幼儿跑去拿滑板,把一块块滑板组合成一个大的长方形底座。幼儿把消防车放在滑板上面,又沿着底座的四周用胶枪加固。终于,大家的消防车动起来了。

当幼儿在游戏中遇到困难时,教师应把更多的时间和机会留给幼儿自己去寻找答案、积累解决问题的经验和方法。特别是幼儿发现问题后,教师不能急于给出“正确答案”,而应把问题留给幼儿,让幼儿讨论、想办法、尝试。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宽松的氛围,要有一颗包容的心,允许幼儿试误,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学习。

五、链接生活——引发幼儿跨学科学习

[实录四]方向盘如何转动?

紫怡和煜坤找来了一块圆形的木板和一根长方体木棍。他们用胶枪将木板和木棍粘住,变成一个方向盘,插在车头的一个洞里。紫怡学司机的样子开起车来,但马上发现了问题:“这个方向盘转不起来。”教师说:“那有什么办法让方向盘转动起来?”紫怡沉默了。教师接着说:“为什么汽车的轮子不是正方形、三角形的呢?什么形状比较容易转动?”站在一边的宸旭说:“要圆的东西。”宸旭说完,看了看周围,找来了一根水管,他将水管和木板粘在一起并固定在车头内,但是水管被粘住后的方向盘依旧无法转动。在玩弄水管的亮光说:“你们看这个细水管在大水管里能转呢!”宸旭走过去,看了看,拿了一根更粗的水管把它锯短,把细水管一头粘住圆形木板再套在粗水管里,粗水管的一头固定在车身上,方向盘就轻松地转动起来了。

幼儿发现了“方向盘转不起来”,教师及时抓住契机,又将问题抛给幼儿:“为什么汽车的轮子不是正方形、三角形的呢?什么形状比较容易转动?”教师引导幼儿链接生活经验,引发幼儿的跨领域学习。幼儿找到了圆柱形的水管代替了一开始的长方体木棍,并尝试采用大水管套小水管的方法让方向盘既能固定在车上又能轻松地转动起来。

六、迁移应用——推动幼儿深度学习

[实录五]卷帘门如何制作?

消防车的制作接近最后阶段,教师提出:“卷帘门的制作需要什么材料呢?”紫怡说:“我觉得卷轴可以用水管。”教师接着问:“那卷帘呢?”雅璇说:“我觉得可以用纸。”正贤说:“可以用布。”亮光说:“可以用纸皮。”教师说:“这些材料你们都可以试试,看看哪种更好。”幼儿尝试后,发现纸张和布太轻,风一吹就飘起来,最后决定使用瓦楞纸皮作为卷帘的主要材料,并选择了水管作为卷轴材料。

宸旭和亮光拿一根长水管在车身上测量所需要的长度,并锯成相对应的长度。两人拿着水管走到车身旁,关注了一阵子,没有动手。教师走过去问:“遇到什么问题了吗?”他们说:“我们用胶枪把水管固定在车身上,但是水管就转不起来了。”教师说:“你们去那边找找有什么可以用的材料吧。”他们走到材料区,亮光发现了水管接头,拿起来对宸旭说:“我们把水管插在里面吧。”亮光把水管的两头套上了接头,但是因为大小刚好水管依旧转动不起来。宸旭说:“我们换个大的试试?”他们换了一个大的接头,水管插在里面,真的转动了。

在卷帘门制作方法上,活动前教师引导幼儿观察卧室的卷帘窗户,还搜索各种卷帘门图片供幼儿借鉴学习;活动中幼儿通过不断探究、比对,在固定卷轴时再次迁移玩水管的经验,通过用大的水管接头固定水管的方式让卷轴能够转动。教师重视幼儿经验的迁移运用和问题解决,推动幼儿深度学习。深度学习是一种基于问题解决的学习,也是一种基于实践探究的学习。幼儿所面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的复杂程度,在一定意义上会反映学习的深度。

“我们的消防车”活动体现了以幼儿为本的教育理念。幼儿的学习内容是以问题为主轴架构的,问题都是开放的,没有固定的解决方法和过程,有利于幼儿的自主探究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提供了能够持续进行深入探究的时间和空间,遵循了“幼儿在前,教师在后”的原则,有意“隐退”,仅在关键时刻起到点拨、支架的作用。活动中幼儿具有较强的任务意识和合作意识,他们自己会分工、会协商、会合作。教师鼓励并支持幼儿的想法,关注幼儿已有的经验,注重幼儿新旧知识的联系以及跨学科的融合,引导幼儿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发现,推进幼儿的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亮光车顶消防车
破晓时分
瞌睡来
一种亮光金属面釉及其在陶瓷砖中的应用
消防车
消防车出动
我愿意是路灯
“迷你”消防车的启示
三菱化学PCM技术使CFRP车顶减重60%
基于乘员头部保护的汽车车顶设计趋势
起亚凯尊车顶迎宾灯渐亮功能失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