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的分析与思考

2019-03-05 11:33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张小惠
幼儿教育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三省师幼标杆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张小惠 林 菁

各地政府为提升学前教育整体质量而专门设置了在一定地区起带头、示范作用的“榜样”幼儿园。目前,这些“榜样”幼儿园有的地方称为示范性幼儿园,有的地方称为优质幼儿园。本文统一将这些“榜样”幼儿园称为“标杆”幼儿园。“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的规定,是为了使幼儿园质量的评价有条文依据,其科学性与幼儿园未来的发展方向以及幼儿的健康成长密切相关。本文以江苏省、福建省、山东省的“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为对象,进行分析与思考。

一、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的共性和差异性

目前,我国“标杆”幼儿园的评价标准,皆是由各省根据地方特色及发展需要而各自制定的。虽然三省的评价标准在内容的表述上具有差异性,但同时也存在共性。

(一)共性的内容

通过对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的一级指标进行归纳,我们发现主要是从幼儿园的园舍设施、安全卫生、师资队伍、保教水平以及幼儿园管理等方面进行评价,其中都包含了对幼儿园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两方面的评价。

1.硬件设施评价

三省对“标杆”幼儿园的硬件设施评价主要体现在幼儿园的“园舍设施”这一指标中,分为户外设施和室内设施。户外设施包括绿化用地面积、户外活动场地人均面积以及游戏场地、活动器械场地、30米直跑道、大中型运动器械、沙地、玩水设施、饲养角、种植园地等配备。室内设施包括活动室设施设备、厨房设施设备、相应规模的多功能活动室、专用活动室、办公及辅助用房以及足量的适合教师与幼儿的图书、玩教具等。

2.软件设施评价

三省对“标杆”幼儿园的软件设施评价主要体现在幼儿园的安全与卫生、师资队伍、保教水平以及幼儿园管理上。安全与卫生包括疾病预防与疾病矫治、健康检查、膳食管理、事故管理、卫生保健制度建设等。师资队伍包括师资配置与教资学历。师资配置中要求配足配齐教职工,保证师幼比符合国家规定;教资学历要求将各类工作人员均应取得相应任职资格证书作为任职的基本条件。保教水平包括课程管理与实施、教育理念、教学内容、园本教研等。幼儿园管理包括办园思想与办园理念、管理机制以及管理工作内容。

(二)差异性的内容

“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是由各省根据地方特色及发展需要而相应制定的,或多或少与其他省存在差异性。

1.江苏省

在“办园条件”指标中,江苏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中提及“有保证幼儿在阴雨天活动的场地或设备”,考虑了阴雨天气对幼儿活动的影响,且在户外幼儿活动场地人均面积的标准上高于其他两省(江苏省为6平方米以上,福建省、山东省为4平方米以上);在“保教水平”指标中,具体列出了两餐间隔时长、幼儿户外活动时长、游戏时长,对幼儿的基本动作、语言发展、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等做了具体的阐述;在“管理绩效”指标中,以《江苏省幼儿园收费管理暂行办法》为准则,每项开支有每项开支的成本预算,绝不挪用其他款项经费。

2.福建省

在“幼儿园管理”指标中,福建省强调建立完善的教职工劳动保障机制;在“队伍建设”指标中,要求每位教师每学年均有园级以上的专题研究成果;在“园舍设备”指标中,教工图书的人均数量标准高于其他两省(福建省为30册以上,山东省为15册以上,江苏省为20册以上);在“教育工作”指标中,以课程编制的四个步骤为线索展开二级指标,包括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在“幼儿发展”指标中,重视纲领性文件的引领,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的五大领域目标展开二级指标与三级指标;福建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与其他两省最大的不同在于多了“社会影响”这一指标,包含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反映、“标杆”幼儿园的示范作用以及幼儿园近三年内的获奖情况。

3.山东省

在“园舍设施”指标中,山东省规定要有30米直跑道,要求每间活动室的使用面积为60平方米,寝室面积为40平方米,卫生间面积为10平方米,教师办公面积为15平方米;对玩教具的配备要求与《山东省城市幼儿园基本办园条件标准(试行)》相一致,且明确规定冬季室内温度不低于16℃;在“行政管理”指标中,比其他两省多了对“后勤管理”的具体要求,对园产管理制度、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经费来源做了明确的规定;在“队伍建设”指标中,要求落实工资待遇,保障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在“教育教学”指标中,要求建立幼儿成长档案,以便于满足幼儿发展的不同需求;在“幼儿发展”指标中,重视幼儿身心健康、习惯良好、求知欲旺盛、具有表现的能力。

二、对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的分析

虽然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在内容上的表述不尽相同,但经对比整理,发现总体上相差不大,具有一定的优点,但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一)优点

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的优点主要体现在对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幼儿的安全与卫生以及“标杆”幼儿园示范作用的重视上。

1.重视幼儿园的硬件设施

三省“标杆”幼儿园的评价标准都极其重视幼儿园的硬件设施,做了非常具体又明确的评价指标,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为所有幼儿园参与“标杆”幼儿园评价指明了方向。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关于硬件设施的评价主要集中于幼儿园各场地面积的大小、室内室外相应建筑的有无、各种教学设备的供应、玩教具数量的多少等,数目具体明确,对硬件设施的要求很全面,符合学龄前儿童的年龄阶段特点,并能满足学龄前儿童在园的一日生活需要。例如江苏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中对硬件设施的评价有“幼儿人均用地、建筑、绿化面积分别达到15、9、2平方米;户外幼儿活动场地生均6平方米以上。幼儿图书生均10册以上,教工图书人均20本以上。有草坪、沙池,有足够的软地,有饲养角、种植园地。有保健室和常用设备、器械、药品”[1]。

2.重视幼儿的安全与卫生

幼儿的安全与卫生是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础条件,也是幼儿园建设不容忽视的一项重点指标。我国的幼儿园教育一直将安全问题摆在首要的位置,也出台了相应的重要法规文件给予支持,如《幼儿园工作规程》为幼儿园的安全问题专门划分了章节“幼儿园的卫生保健”,其中第十九条要求幼儿园要建立幼儿健康检查制度和幼儿健康卡或档案,且对幼儿的体检以及身高、体重、视力的测量频次做了具体规定。三省积极响应国家的号召,出台的“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认真贯彻国家重要法规文件的精神和理念,高度重视幼儿的安全与卫生。例如福建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中对幼儿的安全与卫生做出了具体又严格的要求:幼儿入园前体检率达100%,在园幼儿每年体检一次,体检测查率达95%以上。全园教职工就职前体检率达100%,以后每年至少体检一次,持健康证上岗。有计划地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每年开展1~2次有针对性的安全演练。

3.重视“标杆”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

20世纪80年代末,我国建设“标杆”幼儿园的初衷便是希望通过“强带弱”的方式,使得“标杆”幼儿园明确自身的定位,在办园方向、教师专业发展、教科研活动等方面对普通幼儿园起示范引领作用。2003年1月27日,国家教育部等部门发布《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指导意见》,强调各省要加强“标杆”幼儿园的建设。各省应以国家要求为基本原则,适当结合地方特色制定出能够充分发挥引领作用的“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以促进本地区幼儿园的持续发展和质量的实质提升。各省市积极响应国家的有关规定,紧扣“标杆”幼儿园的示范引领作用,纷纷出台“标杆”幼儿园的评价标准。例如山东省对“标杆”幼儿园的示范作用具体解释为:第一,充分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与三处及以上幼儿园结对,定期开展帮扶活动,帮扶工作有计划、有落实、有记录、有效果;第二,积极承担本地区示范性、研究性教育观摩活动,每学期不少于一次。

(二)局限性

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缺乏师幼互动的评价指标、课程方案建构的评价指标以及对幼儿园与社区关系评价的描述较笼统。

1.涉及师幼互动的评价指标较缺乏

三省对良好师幼关系的重要性具有正确的理解,但在指标的划分上显得不够具体,对于教师该怎么做的描述也显得比较模糊而笼统,不够细致,更多地站在教师的角度上编写标准,较少从幼儿的角度出发。评价的内容还不够全面,有关良好师幼互动的评价指标较为缺乏,易使教师虽明白要与幼儿建立和谐的师幼关系,却对该如何与幼儿进行良好的互动感到茫然。有可依据的评价标准,教师与幼儿的良好交往才有据可依,教师才能更有效地与幼儿进行科学的互动。

2.涉及课程方案建构的评价指标较缺乏

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中关于课程方面的表述仅涉及课程目标与课程内容。课程是幼儿园软件评价的重要组成元素,是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手段,应该被摆在重要的位置。三省都很强调幼儿园的教学,都明确列出了教学目标与教学时间,对于课程的评价、课程的方案建构却很少涉及。课程方案的建构需要有可操作性的参照标准,才能更合理、更广泛、更有力地施行。在评价过程中,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更偏向于对教学目标、课程目标等完成情况的检验,忽视了在教学过程中对幼儿成长的过程性评价,忽视了幼儿的主体性地位。课程目标的确定固然为课程实施指明了方向,但课程方案是作为支撑课程实施的整体框架,课程评价是进一步提高课程实施质量的基础,三者同样重要。

3.涉及幼儿园与社区关系评价的描述较为笼统

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都很重视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参与以及为幼儿家长提供必要的帮助,都规定要积极创设家园合作的机会,让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工作,并为家长提供科学育儿的指导策略,实现良好的家园共育,以为幼儿营造和谐的成长环境。在社区关系上,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提及利用社区资源,但却未明确指明如何有效评价对社区资源的使用情况。社区的资源丰富多样,空有利用社区资源的呼吁却没有使用情况的评价标准,容易引起幼儿园的盲目跟风,只有客观地结合幼儿园自身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到合理有效地利用社区资源。

三、改进“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的建议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的改进加以思考,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应增加对师幼互动与课程方案建构的评价指标

良好的师幼关系能够为幼儿营造安全的心理环境,使得幼儿亲近教师、信任教师,让幼儿在幼儿园中有归属感,发挥自身的主体性,敢于说、敢于问、敢于探索,从而得以健康成长。“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应结合幼儿园的实践制定相关师幼互动的评价指标。

虽然我国幼儿园课程的模式丰富多样,但基本上都要遵循分领域教学的总原则,且教育部颁发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已对五大领域的教学目标做了具体说明和指导,因此制定课程的评价指标是有理可依的。若关于课程的评价指标中没有说明“为什么这么教”以及“如何教”等具体的细则,幼儿教师则难以把握课程的实施,从而难以达到科学育儿的目标。被称为“现代教育评价之父”的泰勒曾指出评价过程本质上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的过程。[2]评价标准对教学目标做了细致的规定,相应地,检验目标实现情况的课程手段也应得到评价标准的明确要求。缺少课程评价标准或课程评价标准过于笼统都是违背教育的基本构成规律的,应根据《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五大领域的内容目标对课程评价做更进一步的细化。

(二)应增加对过程性质量的评价

幼儿园质量由结构性质量与过程性质量两个要素组成。结构性质量包括师幼比、教师学历、专业培训和研修学习、幼儿园物质条件,过程性质量包括师幼互动、课程建构、健康安全、家长参与和社区合作。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都非常重视结构性质量的评价,对幼儿活动场地的面积、教学设备的数量、师幼的比例等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但与此同时,评价标准忽视了结构的有效性。在幼儿活动场地面积、教学设备数量、师幼比例等都达标的情况下,这些设施配备是否真正发挥了作用、是否真正符合幼儿的活动需要,也应该拥有具体的考查依据。评价的目的是为了改进评价对象的不足从而促进其进一步的发展,评价标准的设立正是为了引导幼儿园努力向标准靠拢,从而不断提高幼儿园的教育质量,促进幼教事业的发展。[3]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是幼儿园质量的两个重要组成要素,二者缺一不可。既对结构性质量高度关注,也不可忽视对过程性质量的重视,因此评价标准中应增加过程性质量评价的比重。

(三)以量化形式使评价标准更为客观

评价标准本就是为了让幼儿园的教职工在各方面的行为上有个依据的准则,发挥其引导作用,更好地引领教职工规范自己的工作行为,朝着标准的方向保持或努力,从而进一步提高幼儿园的质量,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目前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虽兼顾了对幼儿园硬件和软件的评价,但从具体细则上看,评价标准对硬件与软件评价的具体程度与可操作性却大有不同。在硬件评价上,评价标准明确规定了园舍绿化面积的大小、幼儿图书数量的多少、幼儿户外活动面积的大小等,以具体数字量化呈现,具体又可操作;而在软件的评价上,评价标准显得有些空泛,比如要求要有明确具体的教学目标、保教工作要有特色、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要科学合理,显得笼统又难以操作,易使内容主观化,使得评价工作难以进行且极易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从而抑制评价标准引导功能的有效发挥。众所周知,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因此,对于软件评价,也应尽可能地采取量化的形式呈现指标,从而使得整个评价标准都是具体明确而又客观无争议的,这样的评价标准更具可操作性。

三省“标杆”幼儿园评价标准涉及了硬件评价和软件评价,也兼顾了结构性评价和过程性评价,存在共性也存在差异性,既有优势也有不足。继续完善“标杆”幼儿园的评价标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集各方力量共同努力,制定更具科学性的评价标准。

猜你喜欢
三省师幼标杆
三省发布“十四五”交通规划 明确智慧交通任务
关注幼儿日常生活 开展师幼有效互动
区域联动护流域
北京城建:从标杆到引领,兴胜公司在跨越
豪华的龙舟
网络小说标杆作品2019
共享区域活动资源 滋长师幼幸福
师幼互动视域下幼儿教学活动策略探讨
超越自我,全新一代宋再树10万级SUV价值标杆
师幼互动那些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