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中美合作“3+2”培养模式的探索

2019-03-06 10:18钟要红曲彤薇方雅青吴燕萍陈定湾
浙江医学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外籍信息管理办学

沈 清,钟要红,曲彤薇,方雅青,吴燕萍,陈定湾

(杭州医学院,浙江 杭州 310053)

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是高等教育的重要补充,正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走向国际化的一种新形式,成为我国高等院校培养各类人才的新途径[1]。专科中美合作卫生信息管理专业是我校与美国加州浸会大学(California Baptist University,CBU)合作办学项目,于2014年获得教育部批准立项(项目批准书编号:PDE33US3A20140757N),并于当年首届招生。经4年的实践探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

1 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中美合作的项目及管理模式

1.1 培养方案的制订、完善与实施

在项目申报前,我校与美国加州浸会大学(CBU)的健康学院做了多次面对面深度交流,形成“3+2”培养模式,即前3年在国内学习、部分课程由美方授课,美方认可学生在国内期间的所有学分,完成学业后获我校专科毕业文凭;后2年去CBU学习,完成学业后获CBU本科文凭、学士学位。以我校办学多年的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为基础,与CBU的 Healthcare Administration专业相比对,聚焦于课程内容的互认与衔接;以该专业课程体系为蓝本,逐条梳理两校各专业基础课程与主干课程教学大纲,形成了兼顾两校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课程的培养方案(专业核心课程见表1)。培养方案中,明确卫生统计与应用(Epidemiology)等5门课由CBU派教师授课。

实施一届之后,自2017级开始,考虑到CBU的课程以48学时为一门课,将学时分别为102的Health Statistics and Application和90的Epidemiology各自拆分为2门课程,即:前者拆分为Introduction to Statistics(统计学概论)和Statistical Methods(统计学方法),后者拆分为Epidemiologic Methods(流行病学方法)和Applied Epidemiology(流行病学应用),另外增加了一门外教课程Environmental and Occupational Health(环境与职业卫生)。见表1。

表1 中美合作专业核心课程及其改进

第一至第三届,每年的5月、6月共8周为CBU课程授课时间,CBU派遣专业师资来校授课,我校配以教师随堂辅助教学。通常CBU教师会提前4周左右,将教学计划及内容与我校教辅沟通,我校教师按沟通结果绘制课程进度表并告知学生。

1.2 项目管理

项目开展伊始,我校成立了“中美合作办学项目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学校主要负责人与CBU分管副校长联合负责,成员由我校的公共卫生学院、校办、教务处、招生办以及CBU的健康学院、校国际交流中心等部门负责人组成。在项目实施期间,双方履行从招生到学生毕业的各项管理与监督职责。我校的主要职责包括:项目的招生、学生在中国的注册及学籍管理,提供项目办学设施,项目人才培养方案在中国的实施、日常管理、并确保教学质量,选派教师赴CBU专业培训,协助外教办理入境签证,对完成学业的学生颁发国内毕业证书,帮助学生到CBU继续深造。CBU的主要职责包括:配合我校招生,派遣外教,提供优质教学资源,完成外教课程的教学、考核、并确保教学质量,每年接受2名我校教师赴CBU进行为期3个月的专业培训,对完成学业的学生,授予CBU相应课程的学分证书。

1.3 外籍教师的聘请与管理

按合作办学合同规定,遴选聘请CBU来我校授课的教师。首先与CBU健康学院进行前期沟通,由CBU遴选出教师、将拟派出教师的履历提供我校,经我校确认后,办理相关聘请及来校手续。外籍教师在我校授课期间,学校在关注外籍教师的同时,按国家政策实施规范管理。自项目实施至今,共有CBU健康学院公共卫生系主任、副教授Dr. Marshare A. Penny等7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校授课,确保了外教课程的顺利实施和课程教学的国际水平。

1.4 遴选我校教师到CBU访学

为保证教学顺利实施,我校先后选派8名优秀教师赴CBU访学。访学教师的遴选遵循如下原则:一是其目前从事的教学科研方向与外教课程一致,二是具备完成进修学习的良好英语基础,三是工作努力有培养发展前途。访学期间参加Epidemiology等5门外教课程的进修学习。通过访学,一方面在公共卫生学院范围内打造中美合作交流的氛围,激励教师自觉提升英语水平,另一方面通过进修教师在CBU作学术讲座,扩大了国际影响,有效促进了国际交流。

1.5 教学管理与教学质量督查

1.5.1 教材确定 由CBU教师授课的5门课程,其教材由外籍教师选择后,经我校认定,一律采用美国原版教材,这些教材知识结构合理、实用性强,使学生能及时接触本专业国外最新知识,有利于引进先进教学理念,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1.5.2 中美双方共同承担外籍教师课程的教学管理与督查 整个教学过程,采用集中授课、案例教学、presentation和小组讨论等多种形式,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首先,我校项目所在学院在每位外籍教师实施教学的初期进行听课评价,对于外籍教师的教学内容、授课方式、教学进度及语速等,提出意见建议;之后在第二周左右,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的意见并反馈给外教,促进教学顺利实施。其次,CBU一般会在教学实施中期,派遣系负责人或资深教授来校教学督查,经过随堂听课,与我校沟通后,对教师的教学提出改进意见。

2 存在问题

我校的“中美合作卫生信息管理专业高等专科教育项目”实施过程中,存在许多的困难与问题,具体表现为:

2.1 生源质量低于本校同层次专业,学生学习能力较差

与本校其他专业相比,学生入学总分较低,但总体呈上升趋势。2014、2015级,其平均分比普通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低约27分、比学校所有专业低34分;2016级,比学校所有专业低27分;2017级高考录取改革,我校所有大专专业均在480分的二段分数线招满,只有中美合作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在第三段补录,但是平均分相差仅10分不到。见表2。

另外,该专业学生学习能力较弱,学习习惯较差,课堂注意力集中能力及持续力差;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学生吃苦耐劳、刻苦学习的精神不足。

表2 大专中美合作卫生信息管理专业与我校其他大专专业的录取分数比较

*:2016年起,普通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停招

2.2 学生出国意愿不统一,继续出国深造比例低

在出国继续深造的意愿上,各届学生之间、每届学生都不统一,且随着入校后对于卫生信息管理专业及其就业的逐步深入了解,个体的出国意愿也不断发生变化。初入学时,有出国意愿的学生比例较高,2014至2017级分别为:39.47%(15/38)、32.43%(12/37)、51.28%(20/39)和27.03%(10/37),其中包含了家庭经济条件一般、无法承受后2年美国高昂学杂费的;随着专业课程的学习,尤其是进入实习岗位,了解该专业在国内有良好的就业岗位及待遇,降低了出国意愿,选择直接就业的学生增加,故2届毕业生出国深造的学生都只有4名,占比仅11%。

2.3 外籍教师不固定,教学时间不能完全按照教学计划实施

该项目实施以来,培养方案中的外教课程,一直严格按照合同规定由CBU派遣教师来校授课。但是外籍教师的落实,一直是个难题[1]。从表3可见,4年来的外教授课,由于师资更换频繁,不利于其深入、准确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升;此外,外籍教师来校教学周数逐渐缩短,从初始2年的严格实施教学计划每门课程8个教学周,到近2年缩短至6周甚至于更短,这给英语水平一般、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短期内快速理解、消化和吸收教学内容带来了较大挑战。

表3 外教课程及其授课教师变化

*:2015年,仅有2014级的第二学期课程开课,第四学期的3门外教课还未开始。

2.4 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的规范性有待加强、有效性有待提升

由于该项目是我校首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相应的教学质量监督与评估制度还在探索中,日常教学管理及监督参照其他普通专业实施,未能体现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的特殊性[2]。同时,国际合作处、教务处对于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管理与监督的能力较弱、经验欠缺,教学实施多依赖外籍教师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以及项目所在学院的管理,因此,教学质量主要取决于CBU派遣教师的素质与水平,不同学年因外籍教师不同,其教学质量波动较大。

3 体会与思考

4年多的实践表明,通过中美合作办学,建立中、美高等教育合作交流的纽带和桥梁,有利于借鉴和吸收国外先进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和管理方法,引入优质教学资源,促进教师对外交流、提升教师教学科研水平,从而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也有利于提高我校的知名度和竞争力。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不断推进,我校将在认真总结前4年实践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和完善中美合作“3+2模式”,在深化国际合作交流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培养水平与能力。

3.1 “3+2”模式是实现医学及医学相关类高职高专学校与欧美合作办学的一种有效途径

欧美医学类高等教育以博士层次为主,医学相关类专业除护理之外、其他也以本科及以上为主,因此要找寻与专科卫生信息管理专业相契合的同层次合作办学伙伴,几乎不可能。但是,西医教育又是源自欧美,通过中外合作办学,能弯道超车、快速提升高校办学水平。因此,高等专科学校在教育行政部门的支持下,争取到“3+2”合作模式,通过这样的合作方式,达到引进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学校国际化办学的目标,是一种可借鉴的途径。

3.2 医学类合作办学,课程衔接是基础和关键

回顾该项目,最核心的问题是双方原有专业的课程衔接与学分互认。在商谈之初,中美双方就培养方案、课程体系作了深入细致的沟通,双方将所有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的学时安排、教学内容逐章、逐节作了比对分析;对有分歧的教学内容,双方作了深入解释及意见交换,形成一份兼顾两校优势课程、切实可行的中美合作专业培养方案。在此基础上,经过近一年、多轮的协商,使培养方案更趋完善,保证未来合作的顺利实施。

3.3 重视外籍教师管理,不断健全系统的外籍教师管理体系

本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在外籍教师的管理方面积累了经验,也遇到过问题[1]。尤其是首次外籍教师来校授课,由于其单人第一次来中国、独自住在离校较远的涉外宾馆2个月,除了工作日,其余时间多一人在宾馆,其多元文化上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因此其第2年便不愿再来校授课。鉴于外籍教师来校授课的特殊性,需要国合处、教务处、项目所在学院协调一致,在保障其正常工作条件的前提下,师生共同努力,充分关注其文化的多元化差异,满足其与人交往的社会性需求,使其安心、愉快授课。

3.4 完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加强教学质量管理与督查

中外合作高等教育的一个突出问题是教学质量[3]。为此,教育行政部门要求“建立和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定期评估制度,突出学校自评、学生满意度测评、专家和社会综合评价等”[4]。在今后的项目推进中,我校将在项目管理委员会的领导下,建立由我校和外方共同组成的教学质量管理组,双方共同督查教学质量。此外,定期接受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专家评估,接受由学生家长等组成的社会综合评价,以促进办学质量与水平的不断提升。

猜你喜欢
外籍信息管理办学
Preface of “Trends in Nanomaterials and Nanocomposites:Fundamentals,Modelling and Applications”
--Festschrift in honor of Prof Yiu-Wing Mai's 75th birthday
第十届编辑委员会外籍编委简介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造价信息管理在海外投标中的应用探讨
地球物理台网仪器维修信息管理的研究与实现
评《现代物流信息管理与技术》(书评)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论高校如何加强外籍教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