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排班模式在急诊输液管理中的应用

2019-03-06 10:18
浙江医学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计时时段输液

林 晨

(浙江医院,浙江 杭州 310012)

急诊输液中心是给来院就诊、病情稳定且不需要留院观察但需要接受输液治疗的患者提供输液服务的场所[1]。前来输液的患者涉及病种多,人员流动性大,无固定床位且有时段性、季节性就诊集中等特点[2-3]。传统排班模式下,护理人员时段性护理负荷大,出现短时间内护理人力不足现象,易诱发护患矛盾,降低护士工作满意度,也容易导致护理质量下降[4]。合理配备与科学管理急诊输液护理人员尤为重要[5-6]。为了提高急诊输液中心护理质量,改善护士工作环境,浙江医院急诊科于2017年4月起对急诊输液中心护士实施计时排班模式,在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和提高工作效率方面取得明显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急诊科包括输液中心、抢救室、留观室、急诊住院病房、EICU、急诊诊室共6个区域,由急诊护士长统一排班,实行轮班制。实验选取2个时段,为保证新制度执行后观察结果的准确性,观察节点选在计时排班模式实施前和实施6个月后。对照组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实验组2017年9月至2018年2月。在对照组和实验组的2个时段内,护理人员的投入人数相等,即输液中心护士,共23名。均由护士长统一培训输液流程、输液操作技能及健康教育方法,考核合格后独立上岗。

实验前后分别从杭州连帆科技输液系统软件系统中随机调取100名急诊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2组的输液相关等待时间和接受健康教育时长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纳入标准:年龄≥18 岁,意识清醒,具有一定的听、说、读、写及理解能力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精神疾病史及恶性肿瘤晚期的患者。实施前后所选取患者性别、年龄、学历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对急诊科2016年10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人流量进行统计分析,如图1 所示。急诊输液患者的每日流量集中时段具有明显特征,显示急诊输液室的工作高峰集中在8:00~11:00及18:00~21:00。

节假日就诊时段特征与日均就诊时段的特征相似,在排班安排上不需要对节假日进行特殊安排。

表1 输液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对照组:采用传统排班模式,护士长以APN模式进行排班。A班2名护士(8:00-16:00)、P班2名护士(16:00-0:00)、N班1名护士(0:00-8:00)。并对护士进行层级管理,在A班和P班均有1名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高年资护士担任责任组长,对护理工作中的高难度护理及危重患者的护理进行把关,充分保证了护理安全。所有班次都实行常规的8小时工作制,固定班次和人员。

实验组:根据急诊输液人数日均流量变化规律,改变原有的8小时工作制,实行计时排班模式。即在原APN排班基础上,由护士长从急诊科招募有意愿而非工作日急诊护士作为机动队,在每日的2个工作高峰时段(8:00-11:00及18:00-21:00),按需增设1~2名护理人员,并按照实际工作小时进行工作量计算,确保输液工作的高峰时段有足够的护理人员满足患者需求,减少患者等待,实现科室人力资源的合理分配。

同时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均进行输液药品作用、副作用及输液相关注意事项的健康教育。

图1 急诊日均输液人次分布图

1.3 观察指标

分别就实验组和对照组对临床护士工作满意度情况进行评估,对患者输液相关的等候时间和健康教育时间进行随机抽样调查。其中护士满意度调查采用卡劳斯克与米勒满意度量表 (Muller/McCloskey Satisfaction Scale, MMSS)[7]:该量表用于评定护士工作满意度,包括福利待遇、工作与家庭的平衡、排班、与同事的关系、职业机会、互动机会、被表扬和认可、控制与责任8个维度,共31项。MMSS采用Likert 5级评分法评分,从非常不满意(1分),不太满意(2分),既不是满意也不是不满意(3分),比较满意(4分)到非常满意(5分),总分31~155分,其中均数3.03被认为是工作满意度的最低指标,分数越高,说明护士工作满意度越高[7]。此问卷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信度:内在一致性系数为0.89,结构效度:测量表与Job Diagnostic Survey各维度的相关系数为0.53-0.75,表明效标关联效度较好[8]。

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数据均取自每日的2个工作高峰时段(8:00-11:00及18:00-21:00)。患者等候时长和接受健康教育时长都来自浙江医院急诊科应用的杭州连帆科技输液系统软件统计,患者配药、扎针、接铃和健康教育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点均采用PDA扫码,在该输液系统软件中即可显示项目时长。患者等候时长选取配药、扎针、接铃和健康教育4个方面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处理

核对原始资料,应用双录入的方法建立数据库。所有数据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士满意度情况评估

实施计时排班模式后急诊输液室护士工作总体满意度为(3.71±0.25)处于满意水平;高于对照组的(2.80±0.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MMSS量表的8个维度中,福利待遇、排班、家庭工作平衡、社交机会等均有显著提高(P<0.05)。见表2。

表2 计时排班模式实施前后护士工作满意度比较

2.2 计时排班模式实施前后患者等待时间比较

实验前后分别从系统中随机调取100名急诊输液患者作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2组的输液相关等待时间和接受健康教育时长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实施计时排班模式后患者在输液相关等待时间,即配药、接铃、输液等待的时间较对照组有明显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输液集中时段护理人力的增加使得对患者健康教育的时长较对照组有所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计时排班模式后提了升急诊输液室护士在单位时间内的工作效率。见表3。

表3 计时排班模式实施前后患者等待时间比较

3 讨论

3.1 计时排班有利于缓解急诊输液护士人力不足的矛盾

静脉输液是疾病治疗的重要手段,急诊输液中心患者多,流动性大,从而使急诊护理输液时段性需求问题比较突出[9]。传统的APN排班模式并不能有效缓解患者输液需求与护士人力不足矛盾,集中的工作强度和心理压力对急诊输液护士造成了一定的影响[10]。护理管理工作应注重以人为本,做到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力资源,灵活运用科室护理资源,最大程度地缓解输液高峰时段护理人员不足的问题。与临床患者的需求相结合弹性排班[11],在输液高峰时段采用计时排班,安排护士合理介入,按小时计算工作量,使得当班护士的工作强度有所降低,减轻心理压力和紧张情绪,这样既有利于护士身心健康,又能提高工作效率[11]。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临床护士工作压力,减轻护理管理难度。

3.2 计时排班有利于提升急诊输液护士工作满意度

以患者为本的计时排班模式,根据输液患者集中时段对人力资源进行集中调配。临床护士多为女性工作者,输液高峰时段的差异化人力管理使得临床护理人员有更多的时间分配在家庭工作平衡和社交机会等方面,减少了家庭和工作实践分配上的矛盾,提升护士工作满意度[12]。良好的心理状态也有助于减少临床不良事件的发生。

3.3 计时排班有利于提升护理工作效率

从本研究的结果可以看出,在实施计时排班模式后,得益于护理资源的相对充足,急诊输液室患者在配药、扎针、接铃等环节的等待时长均有明显缩短,提升了输液护士的工作效率。同时护士可以将时间还给患者,提供良好输液环境,和患者及时沟通、耐心解答患者及其家属问题,将自己对患者的关心和对工作的热情融入到一言一行中,加强对患者输液健康教育管理,规范输液流程,提高服务质量。

4 小结

合理的护理人力资源分配是确保优质护理服务质量的基础[13]。护理管理人员应在保证护理工作质量的前提下,以临床输液工作量来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配置,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从而提高护士满意度及护理工作效率[14]。计时排班模式在患者流量的基础上科学地利用人员配置,人性化的排班模式降低了单个护士的工作强度,降低了人力资源成本,提高了护理质量,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长,增进了护士的工作满意度。为护理管理者在护理人力资源排班模式上提供了新的思路与依据,值得在临床实践中进一步探索推广并应用。

猜你喜欢
计时时段输液
畅游计时天地
腕表计时2.0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四个养生黄金时段,你抓住了吗
计时工具
第70届黄金时段艾美奖主要奖项提名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
请您收藏
——输液反应抢救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