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美术园本课程开发的策略探究

2019-03-21 21:10
成才 2019年4期
关键词:园本美的生活化

“生活即教育”是教育家陶行知生活教育的理论核心。陶行知指出:“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营,生活所必需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有教育的意义。”陶行知“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告诉我们,我们的教育要着眼于幼儿的现实生活。就幼儿园的美术课程而言,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则要注重课程与幼儿日常生活的紧密结合。具体来说,我们的园本美术课程要把幼儿生活中常见的、熟悉的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活动素材、活动环境等要素巧妙地运用到美术课程活动中,以提升他们参与活动的兴趣,激发他们创作的灵感,使其在熟悉的、生活化的氛围中体验美术创作的乐趣,感受美术作品的魅力,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一、开发生活化美术园本课程,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1.促进幼儿感受美的能力培养

幼儿对美的感受是直观、具体而又形象的。他们渴望将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的美用一种他们能接受的方式表达出来。而幼儿园生活化园本美术课程开展的美术活动,恰恰能实现他们表现美的愿望。通过幼儿自己的美术创作反映他们在生活中发现的美,不仅可以加深幼儿对美的事物的美好印象,而且还能使幼儿在不断探索美、追求美、表现美的过程中提升美的感受力,增强美的表达力。

2.促进幼儿创新思维的发展

幼儿园园本美术课程开发的初衷,并非只是通过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对幼儿进行单纯的美术技能培养,而是希望通过不同的美术活动和多样化的活动形式来激活幼儿的思维,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在生活化的美术活动中,教师在幼儿了解了一定的美术表现技法后,就会引导幼儿仔细观察,辨别不同观察对象的异同,鼓励幼儿大胆想象,用自己的方式大胆表达,通过“一画多变”“一题多画”“一形多变”“一物多用”等多样化的创作活动,强化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使幼儿不断创造出新的美术形象。

3.促进幼儿创造潜能的开发

在某种程度上来讲,美术活动有助于幼儿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发展,让幼儿的创作更丰富多彩,更具想象力,更富有创意。如:我们武汉开发区以“车都”为名,我们从汽车的造型、汽车的零件等方面启发幼儿进行观察和想象,通过不同的问题引导幼儿:“你喜欢什么造型的汽车呀?”“你的汽车都有哪些零件呀?”“画一辆属于自己的小汽车吧!”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在“自己的汽车”这几个对他们有无限诱惑的字眼激发下,爆发出创作潜能,他们设计的作品个个既有创意,又充满灵气。尽管笔触还非常稚嫩,但充满想象和创意的作品却充分表达了幼儿天真纯洁的情感和美好的愿望。可见,能够自由自在地进行创作的生活化美术活动氛围,能有效挖掘幼儿创作潜能,极大激发幼儿自由创作的天性。

4.促进幼儿作品与园所环境的融合

生活化美术园本课程开发可以通过与幼儿园环境创设的有机结合,使美术活动变得更加生动有趣,更加富有创造价值。当幼儿的美术作品成为幼儿园环境创设的一部分时,那种成就感会激发出幼儿更加高涨的创作热情。如: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的二十四节气作为幼儿美术创作的主题,将美术课程和环境打造有机整合。幼儿通过粘、贴、画、剪、折等美术手段,形象地表现出每一个节气的特点,在教师的引导下,他们将自己创作的作品一一融入幼儿园环境之中。这种环创方式,不仅丰富了幼儿园的环境内容,也让幼儿通过自己用手创造、用眼观察、用心感受,领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奥妙,萌生了浓浓的爱国情怀。

二、开发生活化美术园本课程,促成园所的特色发展

1.找准特色,融合美术特色的办园理念

找准特色,是幼儿园可持续发展和品牌发展的关键。开发园本化课程,首要的就是要结合自己的办园特色,找准定位,将特色融入到园本课程中。永久幼儿园秉承“永久地守望与追求,永久地发展与创新,永久地幸福与成长”的办园理念,以“科学育人、全面发展、快乐成长”为质量指针,结合《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要求,遵循幼儿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将美术活动作为幼儿园特色课程之一。2016年我园成功申报的十三五规划课题“新建幼儿园美术课程的开发与实践”,正是基于幼儿园特色发展的初衷,通过充分挖掘幼儿园各类美术活动教育价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2.加强管理,营造民主、开放和科学的课程管理氛围

民主、开放的园所管理氛围是幼儿园生活化美术园本课程开发的关键要素。在开发好园本美术课程之前,我们秉承民主开发的态度,调查了解了幼儿、家长、教师的需求,同时请美术方面的教育专家加以指导,充分考虑各方面的建议和意见。正是园领导高度重视,课程管理秉承民主、开发、科学的理念,我们的园本美术课程的开发工作才能顺利进行、有效实施。

3.强化学习,加强教师美术专业素养的培养

教师是美术课程开发的参与者与实施者,在课程开发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生活化园本美术课程开发工作,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过硬的美术专业技能和基础知识储备,对幼儿园教师来说也是一种充满挑战的工作。不管是否参与开发的教师,大家都非常珍惜这个难得的专业提升机会,在积极参与园所开展的专业培训的同时,也多方找寻资料开展自学互学,以不断提升自己的美术素养。

4.集中研讨,促进园本课程开发小组的队伍建设

为了更好地促进课程的开发,我们成立了园本美术课程开发小组。开发小组的成员会经常集中开展探讨活动,从制定计划,到落实计划和完善计划,大家全员努力,确保课程质量,及时发现和及时解决课程设置中的问题,以此完善园本课程,促进课程开发队伍的建设。

三、探寻课程开发策略,促成生活化美术园本课程的有效实施

1.引导幼儿在生活中学会观察

俄国教育家冈察洛夫曾说过:观察与经验和谐地应用到生活上就是智慧。生活中所有的感受都是一种艺术美,我们要做的,就是引导幼儿学会观察,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美。生活化的美术活动,就是让幼儿通过观察周边环境和事物,满足他们观察世界了解世界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美术创作活动的兴趣。幼儿通过自己对生活的亲身感受,通过与同伴之间的交流和探讨,积累生活经验、情感经验。幼儿通过生活资源与美术活动的有机结合,用自己的方式描绘和表现身边的生活和周围的世界,这种生活化的美术活动使得他们创作的素材更生活化、立体化,也使得他们合作的作品更具表现力。

2.创设生活化的艺术创作情境

“生活”是幼儿创作的源泉,丰富的生活经验,可以让幼儿在美术创作中感受生活的美,创造美的生活。美术课程生活化是指美术活动以幼儿的日常生活经验为基础,让幼儿在熟悉的生活环境中利用对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进行重新构建,从而获得更深刻的理解。但对幼儿来说,并不是所有的活动都能走出教室,来到生活或自然环境。这时,就需要教师把生活引入课堂,创设生活化的艺术创作情境,利用幼儿平时积累的生活经验加以引导,让幼儿在情境化的环境中形成新的经验。如:我们可将地方传统文化、著名建筑作为背景,设计美术活动主题,诸如武汉的黄鹤楼、长江大桥、户部巷、开发区的车都文化、有轨电车等等,让幼儿依托原有的经验,利用各种美术表现手段进行再现、重组和创新,使幼儿获得不一样的感受和体验。

3.挖掘生活中美术创作的素材

我们的生活是一个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它为幼儿的艺术创作提供了天然的素材。生活中常见的事物,如食物、生活用品等,直接利用或加于改造,都能成为美术活动的素材。因此,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发现生活中的美术素材,充分挖掘地方美术资源,让幼儿在大自然中寻找素材,在生活中发现艺术的美,将绘画艺术回归生活。

生活化园本美术课程能够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现力,引导幼儿更好地发现自然之美、生命之美,培养幼儿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美好情感。我们应大力宣传有关生活化美术课程的先进理念,提升在生活中激发幼儿创造美的思想意识;我们也要不断深化生活化美术园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不断完善幼儿园园本美术课程的开发,使之更好地为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服务。

猜你喜欢
园本美的生活化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初中生活化写作教学实践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初中数学生活化教学初探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