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芝菌丝深层发酵培养基优化

2019-04-03 02:10周春元朴向民闫梅霞崔丽丽王英平
食用菌 2019年1期
关键词:氮源碳源深层

周春元 朴向民 闫梅霞 崔丽丽 王英平

(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吉林长春130112)

云芝(Coriolus versicolor)隶属于多孔菌科、栓属的一种珍贵的药食同源真菌,又名杂色云芝、彩云革盖菌、千层蘑等,多为野生[1]。云芝含有丰富的多糖、蛋白质、多肽、氨基酸、紫色素、萜类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抗癌、保肝等功效[2]。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云芝多糖是云芝中的主要生物活性成分[3],其子实体和菌丝体中均含有多糖[4-5]。

季宏更等[6]、李宇伟等[7]、丁湖广[8]、周选围等[9]对云芝的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研究。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云芝药用价值研究的深入,许多药品行业对其需求也越来越大,但由于人工栽培云芝生产周期长,产量低,导致供应不上生产的需求。为此,研究云芝菌丝深层发酵技术非常重要。笔者以云芝菌丝生物量为研究指标,通过深层发酵进行研究,以期在短时间内生产大量菌丝体,为今后云芝多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1.1.1 菌种

云芝菌种来自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菌种保藏室,菌株编号(TC001)。

1.1.2 仪器

HZQ-F160振荡培养箱,哈尔滨市东联生化仪器有限公司,PL4002精密电子天平,梅特勒-托利多仪器有限公司,BMJ霉菌培养箱,上海博迅实业有限公司医疗设备厂,SW-CJ-IFD洁净工作台,苏净集团苏州安泰空气技术有限公司,LDZX-30KBS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上海申安医疗器械厂,GZX-9146 MBE电热鼓风干燥箱。

1.2 试验方法

1.2.1 基础培养基

葡萄糖2%,酵母粉1%,MgSO40.1%,KH2PO40.2%,自然pH,121℃灭菌30 min[10]。

1.2.2 培养方法

按基础培养基配方,分别选用不同的碳源(蔗糖、可溶性淀粉、乳糖、麦芽糖)、氮源(牛肉膏、蛋白胨、尿素、硝酸铵),进行碳、氮源比较试验;以菌丝干重作为选择标准,筛选出适合云芝深层发酵培养最佳培养基。以上试验均采用250 mL的三角瓶装内装入100 mL培养基置于恒温振荡培养箱(转速150 r/min)中培养7 d。重复3次。

1.2.3 生物量的测定

用4层纱布过滤发酵液,菌丝体经蒸馏水冲洗3次后,在50℃的条件下烘干至恒重,电子天平称菌丝体干重[11]。

2 结果与分析

2.1 碳源种类筛选

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种不同碳源,取代基础培养基中的葡萄糖进行碳源试验。从图1可以看出,云芝菌丝深层发酵以蔗糖作为碳源效果最好,其次是葡萄糖和可溶性淀粉,而乳糖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最小。

2.2 氮源种类筛选

在基础培养基中分别加入5种不同氮源,取代基础培养基中的酵母粉进行氮源试验。从图2可以看出,云芝菌丝深层发酵以牛肉膏作为氮源效果最好,其次是蛋白胨,而尿素对菌丝生长的影响最小。

图1 不同碳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2.3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在上述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蔗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MgSO4和KH2PO4为无机盐,设计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L9(34),各因素水平及正交试验结果见表1、表2。

表1 正交试验因素水平

2.4 正交试验条件

以蔗糖为碳源,牛肉膏为氮源,进行L9(34)正交试验。上述试验结果表明,蔗糖的级差最大,其次是牛肉膏的级差最小,各因素对菌丝产量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蔗糖>牛肉膏>KH2PO4>MgSO4。

表2 L9(34)正交试验结果与极差分析

为了进一步明确各因素对菌丝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方差分析(表3)。从方差分析看,蔗糖、牛肉膏、KH2PO4和MgSO4在99%的置信度下对指标的影响均极显著,MgSO4在95%的置信度下对指标的影响显著,此结果与级差的直观分析一致。因此,四种因素最佳组合为:蔗糖2%,牛肉膏0.3%,KH2PO40.3%,MgSO40.05%。

图2 不同氮源对菌丝生长的影响

表3 正交试验的方差分析

3 小结与讨论

以云芝菌丝生物量为研究指标,通过单因子试验结果表明,云芝菌丝深层发酵适宜的碳源为葡萄糖,适宜的氮源为牛肉膏。在碳源、氮源筛选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得出最佳的培养基配方为:蔗糖2%,牛肉膏0.3%,KH2PO40.3%,MgSO40.05%。

关于云芝菌丝液体培养基优化,况明燕等[12]研究表明:云芝菌丝液体发酵适宜条件为2%乳糖,0.3%酵母浸膏,pH4.5,培养时间6 d,菌丝量最高为3.950 g/L;曾化伟等[13]研究表明:最优培养基配方为黄豆饼粉20 g/L,葡萄糖30 g/L,玉米粉10 g/L,酵母膏5 g/L,CaCO31.5 g/L,KH2PO41.0 g/L,MgSO41.5 g/L,pH自然,菌体干质量为21.00 g/L;于清伟等[14]研究结果表明:最适pH为6,最适温度为25~30℃,最适装液量为150 mL。本研究结果与前人研究有所不同,可能与云芝菌株不同产地有关。

猜你喜欢
氮源碳源深层
缓释碳源促进生物反硝化脱氮技术研究进展
竹豆间种对柑橘园土壤化学性质及微生物碳源代谢特征的影响
不同碳源对铜溜槽用铝碳质涂抹料性能的影响
考虑各向异性渗流的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分析
新型复合碳源去除工业综合园区废水中硝酸盐试验研究
SAM系统对TDCS数据的优化处理与深层应用
无机氮源对红曲霉调控初探
对“医患失去信任”的深层忧虑
拉曼光谱分析有机氮源促进乙醇发酵的机制
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氮源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