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国寡民”章看老子的社会理想

2019-04-03 13:27左胜辉
青年时代 2019年4期
关键词:无为而治老子

左胜辉

摘 要:《老子》“小国寡民”章是老子对其社会理想的集中阐述,是其倡导的“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的最终目标。对于这一章的内容,许多学者认为这是老子思想中消极的方面,甚至认为其是希望回归到原始社会中去,反对社会文明的进步。其实,老子在本章中所表现的小国寡民的政治理想,实际上是老子所描绘的一个理想的社会状态,同时也是中国古代农业社会众多村落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的反映。诚然,就当时的社会发展情况来说,老子的这一社会理想很难得到实现,但其思想中的闪光之处对后世特别是现代社会仍然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老子;小国寡民;无为而治;社会理想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一、《老子》“小国寡民”章释义

从“小国寡民”章的内容可以看出,在老子构建的“小国寡民”的社会中,人民生活淳朴自然,没有过多的欲望,生产力水平能满足生活所需就好,用不着十倍甚至百倍提升生产力的机械工具。人民真诚的珍惜生命,不会因为种种原因远离家乡,向远方迁徙,所以即便有舟车等便利的交通工具,却没有乘坐的必要。因为没有用强力维持秩序的需要和对外的战争,所以即使有兵甲武器,却没有陈列出来的必要。人民生活简单淳朴,不需要过于高深的知识,只需运用古人结绳记事的方法就能满足所需了。人们安于俭朴的生活,不为饮食、衣着、居所等浮华所迷惑。即使邻国之间相隔很近,但是因为生活恬淡自适,能够自给自足,故而没有相互交往的必要,可以直到老死也不相往来。

理解本章的内容,不能绕开首句“小国寡民”的定义。陈鼓应先生认为是指“国土狭小,人民稀少”,是老子在“古代农村社会基础上所理想化的民间生活情景”,是“古代农村社会生活理想化的描绘”。白奚从该章多次使用的使……”、“使民……”的句式认为:“‘小‘寡应视为动词,‘小国寡民乃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意为‘小其国,寡其民。”将其解释为使其国小,使其民寡。其实,无论老子在这里描绘一种社会状态,还是对一种理想的社会发展方向的设计,国家小、人民少都是他所理想社会的基本条件。为什么老子理想的社会模型一定要国土狭小,人民稀少呢?回到老子所处的时代可以发现,他所生活的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急剧动荡变化的时期,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奴隶制的迅速瓦解,周王朝对各个诸侯国的控制力大大减弱,诸侯国之间的兼并战争日趋激烈,甚至出现了一些国土庞大,人口众多的万乘之国。但在此过程中,广大的民众不仅没有因为生产力的进步和国家的逐渐强大获得幸福的生活,反而在纷乱的兼并战争中陷入了更加深重的苦难。老子“小国寡民”的主张显然是针对广土众民的社会现实提出的,老子认识到广土众民政策是当时一切战争和祸患的根源。认为正是由于统治者们一味地想要控制更多的土地,蓄养更多的民众,才使得诸侯国不断的通过兼并战争扩充实力。“祸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多欲有为的政治为祸人民。如果统治者不贪求过多的国土与过多的民众,让所有人都能自给自足的生活,民众就能真正的安居乐业。只要统治者们清静无为,人民不必追求“什佰人”之器便能自给自足,无需运用巧智来应付统治者的繁苛政令,从而珍惜生命,不轻易远徙他乡。小国寡民”是老子对广土众民的有为政治的反思,而实现这一社会愿景的途径就是统治者实行“无为而治”的治世原则。

二、老子“小国寡民”理想的进步性

老子认为“小国寡民”的社会最终能达到“民复结绳而用之”“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程度。表面上看似乎有使人类回归的原始社会的倾向,也有许多人就此严厉的批评老子是站在落后阶级的立场上,企图使历史倒退回原始社会的时代。实际上,虽然老子对待社会文明成果摒弃的态度不足为取,不利于社会文明的进步,但其也并不是一位历史倒退论者。

首先,老子笔下‘小国寡民“的社会不简单是对原始社会的复归。一个很明显的特征就是,在老子笔下的社会中,生产工具的水平是远超原始社会的,相对于真正的原始社会而言,这个社会有“什佰人之器”也有“舟舆”“甲兵”这些便利的机械和工具,只不过是因为人民自得其乐,对物质生活条件的要求很低,利用简单的生产劳动工具就能够满足需要,所以这些机械和工具也就无所用之,无所乘之,无所陈之了。原始先民之所以结绳记事,是因为没有文字的出现,在老子这里,并不是没有文字,只不过因为生活简单朴素,仅仅靠结绳记事这种方法便能保证社会生活的正常运行了。原始社会时期,各个国家和社群因为交通闭塞,有没有便利的交通工具,所以常是老死不相往来。而在老子笔下的社会中,邻国相互临近,甚至能够听到邻国鸡鸣狗叫的声音,只不过是因为能够自给自足,没有必要相互交通,相互往来。所以,在老子看来,之所以摒弃这些先进的社会文明成果,是因为民风淳朴社会安宁,无需使用这些工具罢了。所以,与其说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是对原始社会的描绘,不如说是老子对原始社会生活的淳朴自然方面的发扬和提倡。

其次,老子笔下的“小国寡民”社会是建立在统治者“无为而治”基础上的社会。“小国”“邻国”“使民……”等都暗示着一个国家治理者的存在,只不过因为实行的是彻底的无为而治,百姓好像感觉不到统治者的存在一般,正如老子所说的:“太上,不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认为“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将这一道的特性推及到政治上,就有了“无为而治”的治世方法。实际上,纵观道德经全篇,老子在多个章节中都针对统治者提出无为的思想,如“為无為,则无不治。”“道常无為而无不為。侯王若能守之,万物将自化。”“圣人云:我无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而圣人之治的最终目标,就是达到老子笔下“小国寡民”社会中有国家却好像没有国家一样,有统治者却感受不到他的存在的社会状态。所以,老子理想中的社会是建立在统治者“无为而治”基础上的社会,是老子针对当时统治者们“朝甚除,田甚芜,仓甚虚;服文采,带利剑,厌饮食,财货有餘;是為盜夸。”多欲妄为,压迫民众的社会现实而提出的反驳之道。

再次,老子对“小国寡民”社会的向往并没有反对文明进步的意思。老子之所以主张“有什伯人之器而不用”、“使民复结绳而用之”,是因为在他看来,“什伯之器”(“利器”)固然可以制造出大量的“奇物”来丰富一部分人的物质生活,但同时又不可避免地要刺激人们的机心和贪欲,引起争斗攘夺,使得大家不得安宁,也使得贫者愈贫,富者愈富。因而与其运用利器和机巧增加财富,不如将什伯之器弃之不用,复结绳而用之,以保持民风的淳朴和社会的安宁。“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即使在《老子》中,老子更多是反对巧智的使用,认为应该“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可见,老子是有见于“智巧”对人类真朴本性的破坏和造成的社会问题,从而主张弃绝智巧,以使人心返朴归真,把自然无为作为施政的指导原则,以使得社会恢复治理。老子非是不知道工具进步文明发展带来的好处,但同時也看到正是由于文明的不断发展,利器、智巧工具的不断出现,在满足了人们基本物质需要的同时造成了人们贪欲的增加,使得广大民众脱离了原始的淳朴状态,也助长了统治者们继续扩充土地和民众的欲望。故此,老子更多是希望社会能回到原始社会无压迫的自然状态,从而使人们保持生活的淳朴和社会的安定。

三、老子“小国寡民”理想的局限性及现代意义

陈鼓应先生在《老子注释及评介》中对第八十章的引述中认为:“‘小国寡民乃是基于对现实的不满而在当时散落的农村生活基础上构幻出来的‘桃花源式的乌托邦。……这单纯朴质的社区,实为古代农村生活理想化的描绘。”老子无疑是对更加贴近自然的农业社会是抱有很大好感的,所以以组成中国古代农业社会的无数农村村落为模板,构建出了自己理想中“至极之治”社会的雏形。但就当时的社会环境而言,老子的这一社会理想是很难得以实现的。

原始社会时期,人们结社而居,以小的村落为集群进行自给自足的生活,彼此之间互不干扰,也就很少有战争的发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出现了奴隶主制度,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奴隶制度瓦解,诸侯国林立,兼并战争开始不断发生。其实,伴随着诸侯国广土众民政策而出现的土地兼并战争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时,新的生产关系对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是社会发展必要经历的一个阶段。老子笔下“小国寡民”中国民安然闲适的生活也同样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由穴居洞处的原始社会时期发展到老子所处的时代,自然还要继续发展下去。老子在本章中所罗列的甲兵、舟舆等等“什佰人“之器,也都是人们追求更加便利的生活的产物,若是全部都抛开不用,即使不能说是历史的倒退,也可以说是发展的停滞了。老子申言顺应自然,但安于现状难道不也是对社会发展规律的一种反叛吗?

而且,精神文明的高度发达的基础是物质文明的充分保障,显然老子超前的社会思想并没有建立在当时的社会基础之上。老子反对人们对饮食、衣着、住所有过多的嗜欲,认为人们只要安于简单的物质满足就好了。认为是统治者们过高的赋税导致了人们的疾苦,“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但是却忽略了,即使抛开下层民众与统治者之间的矛盾,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同样也是人民所不得不面对的,既然“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人民或者统治者的顺其自然、“无为而治”并不能阻止自然界客观无动于衷的施加灾难于人身,那么当自然界以天灾加诸人身,人们连基本的吃饱穿暖的需要都不能满足的时候,又如何去“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呢?所以,就社会发展的规律和当时的社会状况而言,老子的这一社会理想都是难以实现的。

当然,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虽然在当时难以实现,但其超前的思维方式却对现代社会的发展有着很大的启示意义,值得我们不断的发掘与学习。法国思想家卢梭在其《论科学与艺术》中认为,科学与艺术泯灭了人类纯洁、善良的本性,人类沦为科学与艺术的奴隶。并在其《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一文中构建了一个充满理想化的“自然状态”,认为“自然状态”中的人“都用二足行走,都像我们一样使用双手做事,目光射向整个大自然,并用眼睛观测广大无边的天空”,他们吃苦耐劳、赤手空拳的对付猛兽、为了躲避迅速奔跑,养成了一种“强壮的,几乎不会变坏的体质”。当然,卢梭的这一观点,并不是说他希望人类退化到四脚行走的状态中去,他只是希望通过人类自然人性的回归剔除文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弊端。同样的,两千多年前的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同样也是对社会文明进步中的弊端的批判,就当今的社会现状而言,老子的建议无疑是具有建设性的。

当今社会的发展是建立在对自然破坏的基础之上,而人类对自然没有节制地开发也正为人类自身带来深重的灾难。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自然灾害的频繁发生,自然给予我们的报复不仅正日益限制着我们的社会发展,同时也对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越来越严重的威胁。而且,在当代社会中,伴随着经济的发展,金钱至上的价值观日益影响着人们的人际关系,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关系日趋紧张,人际关系由简单变得越来越复杂,虚伪虚荣的作风,巧智欺诈的风气盛行,轻则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为利益的争斗,重则出现了国家之间因为利益冲突的战争。这个时候如果我们回过头去看老子“小国寡民”的社会理想,无疑会对我们解决现今社会的问题有极大的启发。

四、结语

老子面对当时礼崩乐坏、战乱不断的社会现实感到非常的不满,失落的情感使他开始怀念古代先民结绳记事的时代。在“小国寡民”章中,老子构建了一个有“什佰人”之器而无需用,有“舟舆甲兵”而无需陈列,人人安居乐俗的理想社会模型。实际上这是老子对由社会文明进步带来的种种人与自然本性相背离现象的反思和对人类早期生活状态的向往,其中所蕴含的对文明异化的反思和批判精神,对当今社会发展中存在的诸多问题的解决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参考文献:

[1]陈鼓应.老子注译及评介[M].北京:中华书局.1984.

[2]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M].李平沤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3]白奚.“小国寡民”与老子的社会改造方案──《老子》八十章阐微[J].安徽大学学报,2000,(04):9-13.

[4]王成国.《老子·小国寡民》章解读[J].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06):137-139.

[5]郭伦.《老子·小国寡民》章解读[J].新闻爱好者,2009,(01):42-43.

猜你喜欢
无为而治老子
老子“水几于道”思想解说
浅析老子之道:有与无
“无为而治”引领下的班级自主管理
论“清单式管理”:现代治理改革重要标志之一
智者老子
北大簡《老子》釋文指瑕
论老子处世哲学中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