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合和”教研模式促园本美术课程开发

2019-04-26 05:54
成才 2019年4期
关键词:教科研园本课题

众所周知,基于教学实践与反思的教研活动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方面的作用是巨大的,也是显而易见的。为了更好地推进教研制度和教研文化的发展,实现教研活动在提升教师专业能力方面的促进作用,我园在“各司其职,中和至美”的“和美”文化基础上创立了“合和”教研文化,即在合作教研中相互取长补短,发挥每位老师的特点,形成和美发展的共同体。

结合幼儿园园情和教师的专业特长与优势,2016年,我园成功申报了市级课题“新建幼儿园的美术课程开发与实践”。下面笔者就以本课题的研究为例,谈谈我们运用“合和”教研模式开发园本美术课程,推进“合和”教研文化发展的实践探索。

一、开展教师需求调查,找准美术课程开发问题

幼儿园开办之初,园领导便高屋建瓴,专门设立了职工发展中心,旨在通过职工发展中心这个教师专业发展平台,开展专业培训、专题教研、课题研究、园本课程开发等活动,藉由不同形式的学习培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由职工发展中心牵头,我们就“美术课程开发需求和特长”两个方面的内容开展了对教师美术领域教研需求的调查。

1.美术课程开发需求。通过对调查表的统计分析,我们找到了一线老师们在日常美术教学中的困惑点。如:在开放性问题中老师们表明了美术课程创新点要与幼儿园的和美文化结合的有56%,建议要和幼儿的生活结合开发生活化美术课程的老师有23%,还有21%的老师建议发挥家长的力量挖掘家长资源来开发园本美术课程。教学中的困惑点主要集中在如何收集整理人文资源和环境资源来开发园本美术课程。同时,通过归类对比分析,我们发现同一区间教龄的老师有许多共性问题,同一学龄班的教师有许多同类困惑,如:小班组86%的老师将困惑聚焦在如何设计简单的操作过程来有序培养幼儿的美术创作能力,中班组91%的老师将困惑聚焦在如何在美术活动中关注个别幼儿并给予适时适度的指导,大班组94%的老师的困惑是如何在美术欣赏活动中引导幼儿感受美、创造美。

2.教师美术素养状况。在调研中,我们也了解了教师们具备的美术教学能力和美术素养现状。如:我园美术专业毕业的教师有22%,有美术特长的教师(包含美术专业毕业的老师)有62%,在剩下的38%的教师中有26%是幼师专业(系统学习过美术技法)毕业。从数据的分析中可见,在美术课程开发中,我园有22%的教师美术专业扎实,可以起到引领的作用,有40%的教师可以作为骨干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当然,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同一美术特长的教师他们的自身优势和素养能力会有所不同。如:有32%的教师擅长国画,其中12%擅长花鸟画,7%擅长山水画,8%擅长水墨,5%擅长工笔画。最有趣的发现,就是教师美术课程开发的需求和美术特长呈现互补态势,如下图所示的绘画技法的特长与需求调查统计。

绘画技法 中国画油画水彩画水粉画版画木炭画铅笔画 其他特长% 32 19 23 9 7 5 3 2需求% 35 17 27 8 6 3 2 2

调查帮助我们理清了教师美术能力素养的现状,找出了他们在美术教学及园本课程开发中存在的个性和共性的问题;调查结果也让我们清楚地认识到,“合和”教研在美术课程开发实践研究中的可行性。

二、分析拟定策略,厘清教研模式运用思路

针对调查需求,我们厘清了教师合和教研模式的构建思路,分步开展了预策略的实践研究:“营造学习氛围”——“建构制度文化”——“打造主题研讨”——“形成合作学习”。

1.营造学习氛围。首先,通过《教师美术领域教研需求调查表》统计分析的反馈,列举我园美术课程开发的目标,解读“合和”教研文化内涵。其次,依据美术课程开发需求进行分组教研。最后,通过学期末的专项总结,让教师分组汇报美术课程开发成果,共同分享专业成长的快乐。

2.建构制度文化。将教研制度与职工发展中心绩效考核制度联系起来,明确达标项目、自选项目和加分项目,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拟定园本教研绩效考核细则,以教师为研究的主体,把教学研究和教师的日常教学实践以及课题研究融为一体,尝试进行教科研效度的评价。

3.开展主题研讨。明确园本课程开发中的基本任务,按需求进行人员分组,由教科研能力相对较强的老师领队。共同规划园本美术课程开发与实践的团队建设模式,确定园本教科研的实施方式。

4.形成合作模式。强调同伴之间的合作和互助,体现教师在教科研活动中的专业切磋、互相学习、合作研究和协调支持,实现教师在共同体验成功和分享经验基础上的共同成长。

三、探索课程开发途径,推进“合和”教研文化发展

(一)营造教研学习氛围

为了更好地营造学习氛围,幼儿园开展了各种形式的读书学习活动。2016年园长带领园部成员共读《美学三书》,并在开学初的全员读书分享会上分享读书心得;同时,结合各中心的工作对“和美”文化的打造提出了设想,初步提出了合和教研文化理念。确定本学年园本美术课程开发的途径——践行书中理论,积累美术教育经验,完成课题文献研究,形成美术课程开发的预策略。开学和期末开展“与书相遇”主题活动,列出教师分组阅读计划,补充教师书屋书籍。课题组中心成员按照课题研究实施计划与分工阅读美术教育理论书籍,制定《园本美术课程开发与实施总体方案》;中心备课组教师共读《幼儿美术教学那些事》,明确美术课程目标和重点,制定园本美术活动计划;年级组共读《幼儿教师美术技能全解》,解决常见美术教学活动中的问题;师徒结对组读《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找出适合自己的美术活动实施策略。为了敦促教师坚持学习,幼儿园除了鼓励老师们积极撰文投稿,每月还会收集教职工读书笔记,从中推选四名职工在微信平台分享读书心得。不同层次、不同层面、不同层级的阅读与分享,不仅营造了全园学习的浓郁氛围,更提升了教师的专业和理论素养。

(二)完善教科研制度

完善的制度是指导教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为此,幼儿园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不断完善园所教科研制度,打造“合和”教研文化:一是依据教师需求,明确教科研目标。重点围绕园本美术课程的开发,在年级组日常教学切磋中,在美术课题组的研讨中,在一个个或失败或成功的案例中实践、体验新的美术课程理念。二是确定教科研的时间,保障专家引领教研的机制。每月开展四次不同形式的教科研活动;确保课题组成员每月参加一次课题研讨,在专家引领下学会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去尝试解决自己的问题。三是梳理职工发展中心各职能人员的工作流程,坚持收集检查的资料和反馈的相关记录,并将其作为每月职工发展中心绩效考核的内容之一。

(三)开展课题研讨活动

1.明确课程开发原则。依据文献研究,我们根据《纲要》中关于艺术领域的教育目标、内容、指导要点、组织与实施建议等方面的要求,结合《园本美术课程开发开发资源及条件调研分析报告》,明确了园本美术课程开发的原则:聚合身边资源,利用多种材料,调动多重感官,在合作游戏中进行创作。

2.构架美术课程框架。本着园本美术开发的原则和资源整合的理念,将新建园本美术课程划分为常规课程和特色美术课程两个部分。常规美术课程依据各年龄段艺术领域教学要求和进度,由各班老师有序组织幼儿开展日常美术活动。特色美术课程是因由课题研究而开发的实践性课程,分为创意美术课程和主题美术课程:创意美术课程,由美工室牵头,让幼儿体验用不同材料和不同方式创作美术作品;主题美术课程,以“认知永久园”为主线,开发有“环境篇”和“人文篇”两个主题系列,不同系列都会开展丰富多彩的相关活动。譬如,人文篇开展的系列活动中,有与传统节日相结合的主题活动,能让师幼一同感受园所在地的民俗民风;有班级开展的美术主题活动,能让师幼一同感受人与人之间的和美关系;也有家园亲子美术主题活动,它能让幼儿、家长和老师一同感知人与地域的和美。通过不同课程内容的开发,幼儿园打造了和美的人文环境,让幼儿在和美的美术课程活动中发现美、感受美、创造美,有效实现了和美课程的实施目标。

3.开发美术课程资源包。根据《纲要》的精神,结合园本美术课程的框架,我们组织中心备课组教师撰写了包含教师和幼儿两方面的节日主题美术活动资源包、创意美术活动资源包和亲子美术活动资源包。不同板块的资源包其内容包含有教学主题、活动目标、内容素材、教师指导建议以及教学设计参考等。资源包的内容以教育专题的形式呈现,以给教师提供参考素材为主。这一设想旨在发挥教师的创造性,激发教师的再开发潜能,以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内容,改进课程实施方式,通过课程的多元化开发和实施促进幼儿个性化发展。从2017年3月到现在,历经了教育资源的收集汇编和整理分类两个阶段,幼儿园已形成了10个传统节日主题美术活动,35个课时的资源包;10个创意美术活动,30个课时的资源包;5个亲子美术活动,15个课时的资源包。

(四)梳理合作学习步骤

合作学习让教师取长补短,在相互合作与交流中获得成长。为了让合作学习更有效,教师们在专家的引领下,不断优化合作学习形式,逐步梳理出小组合和教研的四个步骤。

1.陈述问题。首先由教师确定园本美术课程开发中所要研究的问题,将问题陈述出来后,通过集体研讨、相互启发,加深对问题本质的认识,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

2.制订方案。在收集小组成员提出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策略步骤后,认真、仔细地规划设计预策略,并在下一步的课题研究中加以实践。预策略要求提供合作的方法,这样便于得到同伴的配合、支持,也便于彼此共同探讨、共享成果。

3.采取行动。在对实践过程中收集的各种研究资料加于全方位多层面的借鉴和分析之后,教师们通过结伴合作的形式探寻解决的方法。

4.总结分享。借由教科研成果的总结和分享,促进教师间的相互交流和学习,促进教师的共同成长。学期末,我们都会分组开展园本课程开发中的故事分享,要求用教师所熟知的简洁明了而又合乎专业规范的语言来描述与诠释研究的历程和结果。这种分享不仅有利于教师间的对话和讨论,有利于成果分享,也能帮助教师做好提笔写作的积淀。

在两年多的园本美术课程开发与实践中,我们已经初步建构了教师“合和”教研文化,初步形成合作的观念、合作的习惯。但在实践中,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新问题:如何处理小组合作教研与个人课题研修的关系?如何处理日常教研与课题研讨的关系?今后,我们将继续立足本园实际,大胆创新,不断探索“合和”教研模式在课题研究中的实践与运用,把教科研工作真正落到实处,真正达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目的。

猜你喜欢
教科研园本课题
基于中国传统节日的幼儿园园本课程研究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基于STEAM教育的立体教科研模式构建与实施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
校本教科研要为提升教师整体素质服务
“教-研-修”一体化网络教科研平台的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