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聚青春力量 积极构建班级软文化
——体验式团队训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实施和推广

2019-05-16 11:55涂庆晖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长江丛刊 2019年9期
关键词:凝聚力体验式班级

■张 莉 涂庆晖/荆州职业技术学院

班级是学生学习和生活中最直接、最重要的群体,更是高校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依托。在班级管理中逐渐形成的班级文化,是一种隐性文化,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发展有着导向、引领、约束和熏陶等教育功能。本文将现代的体验式团队训练与高职班级文化结合起来,新的培育方式不仅有利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际关系处理,同时也会促进班级和谐文化建设。

一、研究对象和方法

研究对象:随意选取荆州职业技术学院新能源汽车学院2016级、2017级在校班级各2个班级,每班25-30人。

研究方法:主要为体验式心智训练、课堂演讲、头脑风暴、小组研讨。

训练方案:定期(每周一次,共16次,时间为2017年9月至2018年1月)开展以感恩、诚信、理想教育、提高自信心、增强团队意识等为主题的体验式团队训练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感悟、发展、提升,增强学生对主流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生活信念等意识形态的认同,打造奋发向上、阳光积极、团结拼搏的班级精神,构建具有院系、专业特色的班级软文化。训练项目包括棒打无情郎、盲人旅行、勇于承担、风火轮、珍惜身边人等32个项目。

数据收集:主要采取问卷、访谈法。为了了解体验式团队训练在班级文化建设中的实施效果,于2018年1月底进行了问卷调查。笔者采用随机样本调查,发放问卷350份,收回334份,回收有效率为90%。参与调查的为大一、大二的在校生,大一学生占总人数58%,大二学生占42%,男生人数占97%,女生人数占3%,并用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二、班级软文化建设的现状

首先,学生对班级软文化的理解存在偏差。目前学生对班级文化的理解仅停留在聚餐、开班会的层面。

调查也显示,47.8%的学生认为“学生个人发展和班级软文化建设关系不大”,30.2%的学生认为“学生个人发展与班级软文化建设无关”。

其次,学生参与班级软文化建设的动力不足。我校高职生具有学习成绩差、综合素质不高等特点,主要表现为没有纪律观念、上课经常迟到、无故旷课,对学习和学历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对学习、集体活动缺少热情,过分地强调自我性等,大部分学生不愿意参与到班级软文化的建设中来。19%的学生认为“同学之间不熟悉,各忙各的,对其他人漠不关心”,8%的同学认为“班级内部同学有小团体,对班务漠不关心”。同时,学生的主体作用发挥不到位,86%的学生认为“班级文化是辅导员的事情”,老师安排做什么就做什么,学生积极性不高,甚至有不少学生觉得“班级软文化建设多我一个不多,而且并没有任何意义”,并在班级中散布消极负面情绪。

第三,83.2%的同学认为“班级软文化建设开展的形式守旧,效果较差”,很多班级的创建形式停留在以各种主题的团日活动以及学校要求完成的班团活动为主的层面上,多以在教室内开班会的形式开展活动,载体形式陈旧,学生参与兴趣差,组织质量不高,根本无法形成班级软文化。

三、体验式团队训练的实施效果分析

(一)班级凝聚力的总体情况调查

班级凝聚力的强弱是一个班集体优秀与否的重要标准,是衡量班集体建设质量的重要指标。为了体现训练前后对班级凝聚力的影响,在训练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数据分析的方式,总结得出在体验式团队训练中,必须依靠团队的紧密协作和配合,才能获得最后的胜利,这就要求学生在团队中有效沟通,和团队成员一起感受成功或失败。

同时,在访谈中发现,参加此类训练后班级凝聚力有很大程度地增强,相互之间更加熟悉和了解,同时据辅导员反映,经过一个学期的训练,4个班级的同学活动及各项考勤、班集体的凝聚力均有所提高,明显优于没有参加的班级。 在年底的期末考试和评优获奖中,训练班的学生成绩平均绩点、校园文化活动参加率、获奖成绩汇总均优于常规班级。由此可见,训练班级中的学生无形中培养了班级的团队精神,提高了学生之间的沟通能力和人际协调能力,从而达到增强班级凝聚力的目的。

表1 体验式团队训练对班级建设的对比情况

(二) 体验式团队训练对班级人际关系的影响

我们在参与训练班级中进行了“竹简接龙”、“七巧板”、“盲人旅行”、“风中劲草”、“风火轮”等多个涉及人际关系的训练项目。本研究选择了训练班级中自评个人交际能力较差、相互之间有矛盾的50名个体进行跟踪访谈,同学们都谈到训练前后自身的变化和感受,81%表示在与同学之间交往的主动性增强了,训练之前有矛盾的同学也在训练中无形地解决了。该结果进一步显示了该训练对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和改善人际关系有重要作用。

(三)体验式团队训练对班级成员团队协作精神的影响

为探讨体验式团队训练对班级成员团队协作精神的影响,我们设计了孤岛求生、解手链、蜘蛛网、盲人三角、翻叶子、四足怪兽等多个项目。以四足怪兽为例,训练班级在游戏开始后,被划分的小组都能够马上展开讨论,反复商讨,最后进行分工协作。每轮结束后,组员们又能一起总结经验教训,解决问题。通过现场的表现, 可以总结为以下两点:一是有一定难度和挑战的项目,班级成员分工协作意识、 服从意识、团队意识更强,难度一般的项目如松鼠与大树,组员们相互之间商量地就少些。二是,班级团队协作精神经过训练后确实都有所提升,但是相比较而言,17级大一的班级要比16级大二的班级提升的空间多一些。故体验式团队训练宜在学生刚进校时就开展,效果更佳。(见图1)

四、结论与建议

体验式团队训练是高校班级文化建设的良好尝试,它目标明确,过程执行有力,实施效果明显,近十年来,广泛地被应用于学校的学生群团组织、学生干部培训中,受到了学校领导的肯定和受训学生的广泛好评。在我校的实施情况来看,同学能够获得多项体验,调整心理适应能力,提高人际交往能力,更佳具备自信心和团队精神,从而进一步提升团体协作能力、增加班级凝聚力。并从中感悟出活动所蕴含的班级文化建设理论,通过反思获得知识,改变行为,实现可趋向性班级文化建设目标。

建议:(1)学校可将团队训练放在大一的人才培养方案中来规划和设计,不仅能够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凝聚班级,加强学生的归属感,适应和融入大学生活;(2)配备专业的训练导师,他们更容易发现训练中学生存在的问题,同时辅导员老师作为学生参与其中,并建立心理健康档案,便于对学生的思想状况进行调查、跟踪辅导,确保工作的及时性与针对性;(3)训练形式多元化,体验式团队训练除了户外的素质拓展活动,要多开展文化艺术、身心发展、体验与感悟相结合、班级活动与社会工作等方面相结合的训练项目,体现训练项目的趣味性、系统性、综合性,从而培养学生的适应能力、管理能力、素质修养等。

图1 班级团队协作精神训练前后提升对比图

猜你喜欢
凝聚力体验式班级
浅谈培养小学班级凝聚力的路径和方法
情景体验式外宣纪录片《四季中国》民俗文化负载词英译探微
班级“无课日”
用体验式探究活动打开探索之门
如何增强班级凝聚力
班级“四小怪”
北昌影音刘海申 凝聚力造就专业度,只为提供更好的服务
班级英雄
“如此凝聚力”
浙江金华开展新录用年轻公务员体验式实践锻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