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学科协作诊疗在胃癌根治术中的实施与效果评价

2019-05-21 02:58宋金霞陈红华王宏桥
实用医药杂志 2019年5期
关键词:住院费用白蛋白入院

张 娜,宋金霞,陈红华,王宏桥,周 静,陈 瑞

[作者单位]266071山东青岛,青岛大学护理学院 (张娜);266003山东青岛,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宋金霞,陈红华,王宏桥,周静,陈瑞)

美国综合癌症网络(NCCN)胃癌临床实践指南提出胃癌治疗需多学科协作(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的诊疗模式[1]。 MDT 诊疗是以患者为中心,由肿瘤科、胃肠外科、消化内科、病理科、影像科、营养科、心理科等科室的医护专家组成综合性的诊疗团队[2],多学科强强联合打破了学科之间的界线。通过定期定时的医护专家会诊,根据患者的身心状况、病理诊断、肿瘤部位等,明确胃癌的临床分期、制定规范化的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的生命质量[3]。研究表明,多学科协作在胰腺癌、结直肠癌、头颈部肿瘤等中能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4-6],但鲜有多学科协作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焦虑水平的相关研究。该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探讨多学科协作诊疗在胃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营养状况、焦虑、抑郁水平的影响,旨在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笔者所在医院2017年5月—2018年3月行胃癌根治术患者72例。纳入标准:(1)胃镜活检确诊为胃癌的首诊住院病例;(2)术前TNM分期检查确定为Ⅰ~Ⅲ期胃癌 (AJCC胃癌TNM分期第7版);(3)拟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4)病例资料记录翔实;(5)患者和亲属知情同意参加该研究。排除标准:(1)既往有腹部重大手术史或术前放化疗病史者;(2)有心、肺、肾、肝功能不全者;(3)患有精神疾患或有严重的认知障碍和言语表达缺陷;(4)放弃治疗或死亡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观察组男27例,女9例,年龄(61.94±9.24)岁,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 19例,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10例,全胃切除术7例,入院 PG-SGA 评分为 3.72±1.30,BMI为 (21.49±1.73)kg/m2;对照组男 29 例,女 7 例,年龄(62.67±8.03)岁,近端胃大部分切除术21例,远端胃大部分切除术9例,全胃切除术6例,入院PG-SGA评分为 3.69±1.23,BMI为(22.17±1.60) kg/m2。两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临床分期、手术方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研究通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

1.2 研究方法

1.2.1 观察组 (1)成立MDT小组。胃肠外科主任医师担任组长,组员包括:胃肠外科护师5名、主治医师2名,邀请肿瘤科、消化内科、病理科、影像科、心理科、营养科医护专家共同参与。(2)MDT实施。建立患者档案,患者入院时,胃肠外科护士收集患者的客观资料进行评估,并应用患者主观整体评估量表[7](patient-generated subjective global assessment,PG-SGA)筛查患者的营养风险进行营养监测;应用SAS焦虑量表[8]进行心理评估;联合营养科和心理科专家制订护理措施;患者入院后48 h内,主管医师向MDT成员汇报病情,多学科专家床边查房,直接与患者和家属沟通;责任护士跟随观察组进行查房,着重提出护理过程中现存及潜在的疑难问题,协助制订MDT计划和任务;召开多学科协调“圆桌会议”,根据病例汇报和查房结果,专家对胃癌围手术期治疗、手术方式、姑息治疗、辅助治疗及治疗时机的选择等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讨论,探讨最佳的、个性化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对护理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改进护理工作中的不足和缺陷;营养科专家根据SGA评分于术前和术后排气后给予个性化营养支持;心理科专家对患者采取松弛疗法,2次/d,30 min/次,指导患者缓慢深呼吸、放松全身肌肉,对于中重度焦虑患者进行认知行为干预;每周四下午MDT小组跟随科主任进行大查房,发现并收集问题,在多学科协调“圆桌会议”中,对治疗和护理难点问题进行综合讨论,对每位患者的诊疗、护理方案达成共识。

1.2.2 对照组 采用传统诊疗模式,由胃肠外科主管医师根据患者病情自行决定诊治和营养治疗方案,胃肠外科护士提供基本的日常护理。两组术前准备相同,均为术前12 h禁食,8 h禁水;术前留置胃管,肛门排气后拔除。

1.3 观察指标和评价方法 (1)营养指标。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术后7 d,检测体质量、BMI,空腹抽取外周血检测血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并对患者进行PG-SGA评价。PG-SGA是恶性肿瘤患者特异性营养筛查工具,由患者自评表及医务人员评估表两部分组成,两者评分相加得PG-SGA总分,分数越高表明其营养状况越差。(2)围术期焦虑状况:两组患者均于入院时、术前1 d、术后7 d评估焦虑水平。该研究使用SAS焦虑量表,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69分以上为重度焦虑。(3)比较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正态方差齐性计量资料用(x±s)描述,组间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百分比描述,采用χ2检验。取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胃癌MDT诊疗对营养状况的影响 干预后,观察组 PG-SGA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4,P<0.01);两组干预前后 BMI、白蛋白、转铁蛋白差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t=0.756~7.934,P<0.01);而前白蛋白差值比较有所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胃癌MDT诊疗对围术期焦虑的影响 入院时两组焦虑自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术前1 d、术后7 d观察组焦虑自评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76、2.460,P<0.05),观察组术后7 d焦虑评分均值为47.67±4.94,属于焦虑自评量表中的无焦虑,对照组焦虑评分均值为51.25±7.21,属于轻度焦虑。见表2。

表1 两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比较(n=36,±s)

表1 两组营养状况评价指标比较(n=36,±s)

组别 术后PG-SGA评分 BMI差值(kg/m2) 白蛋白差值(ρ/g·L) 前白蛋白差值(ρ/mg·L) 转铁蛋白差值(ρ/g·L)对照组 5.56±1.11 -0.93±0.61 -5.26±1.94 16.89±16.73 -0.16±0.26观察组 4.83±1.16 -0.51±0.31 -2.91±1.92 17.44±14.81 0.29±0.22 t值 2.704 3.675 0.756 0.149 7.934 P 值 0.009 <0.001 <0.001 0.882 <0.001

表2 两组围术期焦虑自评得分比较(n=36,±s)

表2 两组围术期焦虑自评得分比较(n=36,±s)

组别 入院时 术前1 d 术后7 d对照组 52.67±5.41 58.50±5.49 51.25±7.21观察组 52.89±5.52 54.39±1.48 47.67±4.94 t值 0.172 3.576 2.460 P值 0.864 0.001 0.016

2.3 胃癌MDT诊疗对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影响 对照组发生肺部感染3例、肠梗阻2例、切口感染1例、吻合口感染1例、泌尿感染2例,共8例患者发生并发症(同一患者有多种并发症时,不重复计算);观察组肺部感染1例、泌尿感染1例,共2例患者有并发症。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81,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日和住院费用均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71、2.091,P<0.05)。 见表 3。

表3 两组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比较(n=36,s)

表3 两组并发症、术后住院日和住院费用比较(n=36,s)

住院费用(元)对照组 8(22.2) 13.61±2.27 42475.97±12602.45观察组 2(5.6) 11.17±1.70 36480.00±11711.35 χ2/t值 χ2=4.181 t=5.171 t=2.091 P值 0.041 <0.001 0.040分组 并发症发生率[例(%)]术后住院日(t/d)

3 讨论

MDT诊疗是肿瘤规范化综合治疗的前提和基础,研究表明肿瘤MDT能全面把握病情,做出准确诊断,缩短诊疗时间,使治疗更精准、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9]。胃癌MDT优化诊疗方案,通过多学科协作增加不同学科间的交流,MDT专家均从各自专业提出合理的建议,从而制定针对每位患者病情的个性化综合治疗和护理方案。

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患者营养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提示胃癌多学科诊疗能改善患者营养状况,与有关报道结果一致[10]。该研究中,营养科专家根据PG-SGA评分和肿瘤患者目标喂养量,对观察组中可疑或营养不良患者指导膳食,显著提高了患者血前白蛋白、白蛋白、转铁蛋白的水平。有研究表明患者营养不良与感染等并发症显著相关[11],该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感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患者对医院环境陌生、入院后生活习惯改变、担忧手术效果、术后并发症、首次进食等均能引起患者焦虑,于入院时、术前1 d、术后7 d测评患者焦虑状况,心理科医护专家根据SAS焦虑评分对观察组中重度焦虑患者认知、信念、行为进行调整,缓解焦虑,提高患者心理韧性,促进康复。本研究中,观察组通过多学科干预使术后焦虑评分均值为(47.67±4.94)分,属于焦虑自评量表中的无焦虑水平。

该研究表明,经MDT诊疗的胃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日及住院费用降低。原因可能为:(1)早期确定最佳的综合治疗方案,提高诊疗的规范性;(2)MDT诊疗摒弃单一专业的局限性,注重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整体因素,使问题得到更好更快地解决;(3)透明化的诊疗过程体现MDT的科学性和协调性,提高了工作效率。MDT专家根据各自的学科特点,统筹兼顾,合理地进行多学科交叉协作,紧密配合,有力地促进了患者康复,降低并发症,这与赵兴扬等[12]研究相一致。现传统单一学科为主的模式在诊疗不同的肿瘤进展阶段存在局限性,应大力推广MDT诊疗模式,让越来越多的患者受益。

猜你喜欢
住院费用白蛋白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喜舒复白蛋白肽饮品助力大健康
缺血修饰白蛋白对微血管心绞痛的鉴别诊断价值研究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缺血修饰白蛋白和肌红蛋白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的早期诊断价值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白蛋白不可滥用
入院计划概念框架系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