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的疗效观察

2019-06-28 02:17游慧玲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4期
关键词:肺脏动脉血肺泡

游慧玲

(龙岩人民医院,福建龙岩364000)

重症急性心力衰竭(AHF)属于临床较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疾病进展快,若未对其及时进行对症治疗可诱使患者发生低氧血症、呼吸衰竭,可能导致多脏器功能损害,进而危及患者生命。本病入院后常规治疗包括减少静脉回流(半卧位或端坐位、双脚下垂)、镇静、吸氧、利尿、强心以及扩血管、强心等,近些年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在临床得到了一定的推广,但是无创正压通气治疗执行标准尚未统一,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优越性相关研究资料较少[1,2]。本次研究比较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31例未早期给予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AHF患者与31例给予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AHF患者预后,从而论证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早期辅助无创正压通气治疗临床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实验组31例患者中男(21例)女(10例)比例为21:10,年龄在50岁至75岁,中位年龄为(60.12±1.12)岁。合并病:有8例伴高血压,有5例伴糖尿病,有18例伴心肌病。对照组31例患者中男(18例)女(13例)比例为18:13,年龄在51岁至74岁,中位年龄为(60.51±1.34)岁。合并病:有10例伴高血压,有5例伴糖尿病,有16例伴心肌病。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合并病等方面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

1.2 病例选择标准

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入院后Killip分级均在III级至IV级,在征得患者直系家属、医院伦理会同意的前提下实施本次研究。排除标准:(1)排除拒绝行无创正压通气治疗的患者。(2)排除无法自主呼吸患者。(3)排除合并气胸以及心、肝、肾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4)排除合并面颊部、咽喉部、颈部创伤患者。(5)排除合并上呼吸道梗阻以及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

1.3 方法

参与本次研究的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行吸氧、镇静、利尿、扩血管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入院后应逐渐增加吸入氧流量,最大氧流量应控制在10L/min,待SPO2%低于90%时给予患者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若患者给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后病情未得到有效缓解则应行气管插管呼吸机通气。实验组患者入院后即予面罩吸氧30分钟,面罩吸氧氧流量应控制在1L/min至2L/min,若面罩吸氧后患者呼吸频率超过25次/min或SPO2低于95%即给予患者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相关数据:吸气压力(IPAP):6cmH2O,呼气压力(EPAP):3cmH20,而后逐渐上调压力水平,一般情况下IPAI在12cmH2O至20cmH2O,EPAP在4cmH2O 至 8cmH2O,RR<25 次/min,潮气量(VT)在7mL/Kg至 l0mL/Kg。

1.4 观察指标

(1)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治疗2h、24h后动脉血气相关数值变化情况。

(2)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入组时、24h后BNP、LVEF、SV等相关数值变化情况。

(3)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h后呼吸困难、口唇发绀以及肺部湿啰音等症状均消失,各项生命体征以及动脉血气指征均恢复正常水平则判定患者临床治疗有效,若未达到上述标准,则判定无效。

1.5 统计学处理

2 结 果

2.1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脉血气相关数值变化情况

具体情况见表1,实验组患者入组时PaO2、PaCO2、SaO2等相关数值与对照组相关数值经T验证,不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同期实验组患者相关动脉血气数值明显优于对照组。

2.2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BNP、LVEF、SV等相关数值变化情况

具体情况见表2,实验组患者入组时BNP、LVEF、SV等相关数值与对照组相关数值经T值验证,数据差异不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BNP、LVEF、SV等相关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2.3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48h后病情改善情况

具体情况见表3,实验组治疗48h后有28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90.32%,对照组治疗48h后有21例患者治疗有效,有效率为67.74%,实验组患者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经χ2值验证等于5.964,数据差异明显,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h、24h后动脉血气相关数值变化情况(±s)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2h、24h后动脉血气相关数值变化情况(±s)

组别例数(n)P a O 2(m m H g)P a C O 2(m m H g)S a O 2(%)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3 1 3 1入组时5 0.5 6±4.1 4 5 0.5 9±4.1 3 1 0.5 0 1>0.0 5治疗2 h后8 6.3 1±3.1 5 6 2.7 1±3.1 8 1 0.6 8 1<0.0 5治疗2 4 h后9 2.9 1±3.5 5 8 2.7 1±3.5 8 1 0.9 8 1<0.0 5入组时5 1.3 5±4.1 5 5 1.3 9±4.1 4 1 0.5 6 4>0.0 5治疗2 h后4 8.1 6±2.2 6 5 0.5 6±2.2 5 1 0.4 5 2<0.0 5治疗2 4 h后4 2.1 6±2.1 6 4 5.5 6±2.2 8 1 0.4 7 1<0.0 5入组时8 0.7 7±3.1 2 8 0.7 9±3.1 3 1 0.8 8 4>0.0 5治疗2 h后9 0.8 1±2.1 5 8 5.7 3±2.1 5 1 0.8 9 6<0.0 5治疗2 4 h后9 6.8 5±2.1 7 9 2.7 4±2.1 9 1 0.9 4 6<0.0 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BNP、LVEF、SV等相关数值变化情况(±s)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动BNP、LVEF、SV等相关数值变化情况(±s)

组别例数(n)B N P(p g/m l) L V E F(%) S V(m l)实验组对照组t值P值3 1 3 1入组时1 1 8 5 1.5 6±2 4.1 4 1 1 8 5 1.5 5 9±2 4.1 3 1.1 0 1>0.0 5治疗2 4 h后3 5 9 2.9 1±2 3.5 5 4 2 8 2.7 1±2 3.5 8 1.5 1<0.0 5入组时3 5.3 5±4.1 5 3 5.3 9±4.1 4 1 3.4 6 4>0.0 5治疗2 4 h后4 2.1 6±2.1 6 3 9.5 6±2.2 8 1 4.3 7 1<0.0 5入组时5 0.7 7±3.1 2 5 0.7 9±3.1 3 1 5.5 8 4>0.0 5治疗2 4 h后6 8.8 5±3.1 7 6 0.7 4±2.1 9 1 6.2 4 6<0.0 5

表3 两组患者单位时间病情改善情况[n(%)]

3 讨 论

AHF患者心脏泵功能减退,心输出量低于正常个体,肺静脉血回流出现障碍可致使肺血管内液体渗入肺泡以及肺间质中,从而降低肺脏顺应能力,诱使患者肺脏换气功能出现障碍,迁延日久可促使患者发生低氧血症[3]。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即给予患者高吸气压以克服气道阻力,使肺脏可吸入更多的气体,以减轻患者呼吸肌主动运动,增加肺功功能残气量[4]。对于AHF患者早期无创正压通气治疗在改善患者肺脏换气功能的同时可增加肺泡内压,促使肺泡以及肺脏血管内液体渗出,从而改善AHF患者肺泡以及肺间质水肿,恢复肺泡萎缩、凹陷,使胸腔内压维持在一定水平,达到降低左心室后负荷,增加心肌供氧量,改善患者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5]。本次研究显示给予早期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的实验组患者治疗24h后动脉血气指标以及BNP、LVEF、SV等相关数值均有一定的改善,同期相关数值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治疗48h后临床症状、各项生命指症改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急性重症左心衰竭患者早期无创正压通气辅助治疗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肺脏动脉血肺泡
磁共振血管造影在颈部动脉血管中的应用
纤支镜肺泡灌洗在脑死亡边缘性供肺维护中的作用
勘误声明
重症肺炎肺泡灌洗液miR-127-5p、 miR-3686、 sTREM-1的表达及与病情、预后的关系
经支气管肺泡灌洗术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1例
论耳与肺脏的相关性
肺脏:隐藏多年的造血器官
苜蓿素对哮喘小鼠肺泡巨噬细胞TLR4/MyD88/NF-κB通路的抑制作用
《屠宰牛肝脏和肺脏组织的病理学观察》图版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