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中的应用

2019-06-28 02:17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9年14期
关键词:脑血管病脑血管循证

米 洁

(甘肃省庆阳市人民医院,甘肃庆阳745000)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起居习惯也产生了很大的变化,重症脑血管病患者逐年增多,致残率较高,患者一旦患有该疾病将会面临严重的生命安全威胁,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将极有可能导致患者残疾,降低患者的生活和生存质量,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常规措施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康复贡献率较低,因此就需要给予其他护理干预措施,以帮助患者尽快恢复。本研究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循证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干预,经实践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汇报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重症脑血管病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并上缴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备案。在对照组中,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45~60岁,平均年龄50.5岁;病程0.1~0.5年,平均病程0.3年。研究组中,男性15例,女性15例;年龄44~61岁,平均年龄52.5岁;病程0.2~0.5年,平均0.25年。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上的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能够开展比较。

1.2 临床标准

1.2.1 纳入标准 ①在本研究开始之前的一个月两组患者只接受了常规护理。②自愿参与此次研究。③患者均被确诊为重症脑血管病。

1.2.2 排除标准 ①患有传染病者。②肾功能和肝功能不全者。

1.3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实验组:以常规护理为基础,实施循证护理措施:①由于重症脑血病患者进行脱水,体内的电解质极不稳定。医护人员应做好患者的电解质监测,据此调整药物用量。

②密切监测患者的体温、血压、心跳、呼吸等,发现异常第一时间向主管医生报告,采取应急措施。

③加强患者的心电监测,定期检测心肌标志物,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补液药物剂量和速度。

④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多伴有十二指肠溃疡、脏器功能衰竭等。因此,要为患者制定科学的饮食方案,确保患者的营养支持。确保充足的水分;以清淡、少油、易消化食物为主,少食多餐,避免给患者肠胃增加负担。

⑤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处于全身缺氧状态,颅内压一旦升高会导致患者呼吸困难。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缺氧实施气道护理,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呼吸机的氧气量、氧浓度和呼吸频率等。

⑥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帮助患者进行日常运动,以定时、适量为原则。

1.4 观察指标

所观察的指标为三个,分别为护理满意度、GCS评分、ADL评分。

1.5 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19.0对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用t检验,用χ2检验。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GCS评分和ADL评分情况

在护理之后,研究组的GCS评分和ADL评分均比对照组要好,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1。

2.2 满意度情况

经过护理,研究组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GCS评分和ADL评分对比(±s)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GCS评分和ADL评分对比(±s)

组别研究组对照组t值P值例数(n)3 0 3 0 G C S评分1 2.9 5±3.5 2 8.2 5±2.0 3 1 2.1 5 0.0 0 3 A D L评分1 5.0 1±3.1 0 7.8 5±2.1 9 1 2.9 5 0.0 0 3

表2 研究组和护理组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 论

3.1 重症脑血管概述

重症脑血管病是一种急性脑血管疾病,被称为脑卒中或中风,在临床上的主要症状为脑血管破裂或血管阻塞,导致大脑血液供给不足,使脑组织受损。引发重症脑血管的主要原因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多发于40岁以上的男性人群,发病快,需要及时治疗,否则患者的致残率、致死率很高,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的负担。

3.2 循证护理概述

循证护理是一种以循证医学为基础的新型护理方法。循证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制定周密的护理方案,慎重、科学地将循证医学的理念、方法和成果等与实际护理需求相结合,从而使护理措施更加科学有效。另外,循证护理还对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保证的护理人员能够主观地、科学地把握护理措施,避免了盲目的护理,促进了护理工作效果的实现。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发病急、病情容易恶化,使对其护理工作的难度提高。如果护理人员只是凭借传统的经验来开展护理工作,则很难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因此,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应积极汲取循证医学中的有关理论和实践对护理方案进行优化设计,科学规划重症脑血管患者的饮食、起居、用药、训练等护理工作。

3.3 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重症脑血管病患者不仅失去健康的身体,甚至会夺取患者的生命。因此在及时治疗的同时也需要科学的护理,以提高患者的康复速度。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病患者护理中的具体应用有以下几个方面:①基础护理。在对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护理中应确保患者处于头稍高卧位状态,保持患者静脉通道的畅通。还要做好常规性的辅助检查工作,如心率、血压、脉搏、体温等。同时备好除颤器、吸痰器、常用抢救药品等。②心理护理。重症脑血管患者多会有肢体行动障碍,容易出现烦躁的情绪,因此要对患者施以必要心理护理。当患者出现情绪低迷时,护理人员应及时跟患者交流,多鼓励患者,帮助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避免病情的家重。③原发病的资料。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他们的高血压、高血脂等也较为严重。在循证护理模式中应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关注患者的血压、心率等,一旦发现异常应在第一时间通知主管医生,检查患者的神态、皮肤黏膜等,确保患者不会因原发性疾病导致严重问题的出现。④高颅压、脑水肿的监测。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容易出现颅内压升高,导致患者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致患者持续性高热,而一般的退烧药也难以缓解。因此,应使用物理降温的方法,避免患者脑细胞受到更严重的伤害。⑤坠积性肺炎的预防。重症脑血管病患者的颅内压常居于正常状态之上,会导致患者常发呕吐。因此,在护理过程中应确保患者处于舒适体位,如仰卧、头偏一侧,同时保持口腔清洁,协助患者翻身,轻轻叩击背部,使患者的痰液震出。还可以使用超声雾化器预防追积性肺炎。⑥褥疮的预防。重症脑血管患者长时间卧床,会导致褥疮的产生。因此,应每2~3个小时帮患者翻身一次;在受压位置垫上软垫;还应定期对患者皮肤进行检查,对皮肤进行按摩,确保血液流通;定期更换床单、被褥。⑦偏瘫肢体的康复锻炼。重症脑血管病患者多伴发有偏瘫,在疾病早期给与被动运动,为肢体功能康复奠定基础的同时减少下肢血栓的形成。

在本研究中,研究组患者的GCS评分、ADL评分和护理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证明了循证护理在重症脑血管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使患者得到了更加高质量的护理,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在临床治疗中值得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脑血管病脑血管循证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脑血管病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性分析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彩超诊断缺血性脑血管病颈部动脉血管病变的临床应用
CT全脑灌注成像在脑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循证医学的人文精神
纳洛酮治疗脑血管疾病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