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53例临床观察

2019-07-10 05:54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9年11期
关键词:冠脉证候心绞痛

河南省安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心内科六病区,河南 安阳 455000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的严重心血管疾病,PCI是目前临床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首选方案之一,但是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反复心绞痛发作,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1]。有研究指出[2],冠脉痉挛、狭窄病变未处理、再狭窄、血栓形成等因素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的发生有着密切关联。临床常规治疗主要以西药为主,但治疗效果并不理想。该病在中医中属于“胸痹”范畴,血瘀痰阻与其发生有着重要关联。本研究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10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52例,其中男31例,女21例;年龄39~71岁,平均(54.56±5.51)岁;病程3~11月,平均(7.01±0.72)月;心绞痛分级Ⅰ级24例,Ⅱ级20例,Ⅲ级8例。观察组53例,其中男33例,女20例;年龄41~72岁,平均(54.61±5.49)岁;病程4~11月,平均(7.12±0.69)月;心绞痛分级Ⅰ级22例,Ⅱ级21例,Ⅲ级10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经体格、实验室、心电图等检查确诊符合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诊断标准[3];中医辨证为痰瘀互结证[4]:症见胸闷、胸痛、夜间加重,失眠,肌肤甲错,体胖,下肢水肿,舌紫、有瘀斑,脉滑。

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心绞痛分级Ⅰ~Ⅲ,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排除标准:排除术后合并急性心肌梗死者,严重心律失常、心肺及肝肾功能不全者。

1.4 方法 对照组给予美托洛尔(国药准字H320253912,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25 mg/次,2次/d,阿托伐他汀(国药准字J20030047,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20 mg/次,1次/d,硝酸异山梨酯(国药准字H32024005,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口服,10 mg/次,2次/d,氢氯吡格雷(国药准字J20130083,赛诺菲(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口服,75 mg/次,1次/d,阿司匹林(国药准字J20080078,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生产)口服, 100 mg/次,1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痰祛瘀方治疗。组方:丹参27 g,龙骨24 g,茯苓18 g,瓜蒌18 g,葛根12 g,白术12 g,枳壳9 g,薤白9 g,桂枝9 g,土鳖虫9 g,清半夏9 g,郁金9 g,人参6 g,甘草6 g。水煎后分早晚两次分服,1剂/d,两组治疗8周。

1.5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观察对比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中医证候积分、血脂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事件发生率。①炎症因子水平:采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反应蛋白(CRP)水平;②中医证候积分:胸痛、体胖、下肢水肿、舌紫、脉滑每项计分0~5分,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症状越严重;③血脂水平:空腹下采取静脉血5 mL检测并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④临床疗效[5]:显效:症状体征消失,心电图恢复正常,中医证候积分减少<70%;有效:症状体征有所改善,心电图S-T段回升>0.05 mV,中医证候积分减少30%~70%;无效:未达有效标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⑤不良事件发生率。

2 结果

2.1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变化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CRP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组别时间CRP/mg/L中医证候积分/分对照组(n=52)治疗前7.70±0.1922.12±2.01治疗后5.03±0.11△11.09±1.51△观察组(n=53)治疗前7.72±0.2122.21±2.05治疗后3.85±0.03△▲5.36±0.89△▲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 两组血脂水平比较 两组治疗前TG、TC、HDL-C、LDL-C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TG、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降低幅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组别例数时间TGTCHDL-CLDL-C对照组52治疗前2.03±0.236.16±0.281.16±0.452.16±0.39治疗后1.89±0.16△5.81±0.19△1.17±0.322.11±0.22△观察组53治疗前2.02±0.256.18±0.301.17±0.442.17±0.41治疗后1.65±0.08△▲4.67±0.11△▲1.19±0.281.60±0.18△▲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例(%)]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4 不良事件发生率 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事件发生。

3 讨论

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糖耐量异常、肥胖等因素是导致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临床主要以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侵袭、血栓形成为主要表现,多见于老年男性、绝经女性患者[6]。PCI是临床上治疗急性冠脉综合征的首选方案之一,其能够通过重建血运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但是术后仍后30%左后患者合并心绞痛[7],需要配合药物进行进一步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

常规西医治疗以药物治疗为主,主要应用阿司匹林、氢氯吡格雷、阿托伐他汀、硝酸异山梨酯、酒石酸美托洛尔等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调节血脂、松弛血管平滑肌、调节心率、血压及心收缩力改善患者症状体征,但仍未达到临床预期治疗效果[8]。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在中医学中属于“心痛”、“胸痹”范畴。中医认为,胸痹患者采用PCI术虽能够有效疏通血管,改善血流及心肌血供,但对于病因的改善效果有限。胸痹为本虚标实证,以寒凝、气滞、痰瘀、血瘀为标,以脏腑阴阳气血亏虚为本,治疗时应从扶正固本,祛瘀化痰处着手[9]。清痰祛瘀方中以薤白、瓜蒌、丹参、清半夏共为君药,行气导滞,通阳散结,燥湿化痰,祛瘀生新;以龙骨、桂枝、人参、白术共为臣药,镇惊安神,助阳化气,补脾益肺;以茯苓、葛根、枳壳、土鳖虫、郁金共为使药,理气化湿,破血逐瘀;以甘草为使调和诸药,共奏健脾益气、祛瘀化痰、通阳宁心之功。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人参[10]内含有的人参皂苷能够抑制心室重构,抗心肌缺血、动脉粥样硬化及心律失常,发挥保护心血管效用;薤白[11]煎剂能够通过抗心肌缺血,产生保护血管内皮功能效用;丹参[12]内所含有的丹参素能够有效抑制泡沫细胞及单核细胞的形成及活化,进而降低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及促炎因子释放,产生抗动脉硬化效用;土鳖虫[13]煎剂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形成;葛根[14]水煎剂能够有效调节机体微循环,发挥改善血脂水平、抗炎、抗心律失常功用;瓜蒌[15]煎剂能够通过促进心脏冠脉扩张,提升血流量,同时能够有效降低机体血脂水平。本研究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血脂水平、炎症因子水平及中医症候积分改善效果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证实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清痰祛瘀方能够提高疗效,改善患者预后,与相关研究[16]结果相近。

综上所述,清痰祛瘀方应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PCI术后心绞痛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联合常规治疗进一步提升了治疗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冠脉证候心绞痛
单核苷酸多态性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进展
改进贝叶斯统计挖掘名老中医对肺痿的证候分型经验
冠心病心绞痛应用中医辨证治疗的效果观察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
冠脉CT和冠脉造影 该怎样选
心绞痛
老年冠心病患者警惕卧位性心绞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