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早期裤装考略
——以新疆出土汉代以前的早期裤装为素材

2019-07-17 07:18信晓瑜康晓静马叶桢
艺术设计研究 2019年2期
关键词:裤管裤装墓地

信晓瑜 康晓静 马叶桢

大英百科全书中对于裤子的定义是“遮盖人体腰部至脚踝,并分别覆盖两腿的服装”。早先人类并不穿着裤子,这种结构复杂又功能显著的服装款式是在人类历史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其产生不仅与当时的纺织技术、金属工艺、裁剪技术密不可分,更与当时人们生产生活方式息息相关,可以说,裤装的出现和流行在服饰发展史中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本文所指丝绸之路早期裤装,主要以新疆出土的汉代以前的早期裤装实物为基本研究素材。考古证据显示,距今3000年前后的新疆古代居民已经开始穿着裤装,出土实物主要见于哈密五堡、焉不拉克,且末扎滚鲁克,鄯善洋海、苏贝希等墓葬,其出土裤装形制各异,既有裤管式,亦有连胯式。值得注意的是,新疆出土早期裤装除哈密五堡出土胫衣为裤管外,其余均为合裆裤装,具有较强的实用功能,便于马背骑行活动,从一个侧面体现了这一时期新疆早期游牧人群生活方式的特征。

一、形制与结构

从考古资料来看,新疆早期裤装形制可分为“裤管式”“连胯无裆式”“连胯满裆式”三类。早期裤装无腰无胯,仅由分别遮蔽左右腿部的两个裤管构成,穿着时通过绳带系缚在腿部或腰部使之固定,达到保护双腿的目的。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进步和古代游牧民族生活方式的变迁,既有裤管、又有裤腰的一体式连胯裤装出现,这种裤装方便骑行等活动,但并未添加裆部结构,无法解决人体厚度的要求,穿着不够舒适。至迟在公元前一千纪,独立裆部结构的裤装开始在新疆地区流行,十字阶梯形或方菱形裆布将两裤管和裤腰相连,裤装更趋符合人体体型要求,其实用性和功能性有了质的飞跃。

1、裤管式

裤管式裤装指的是只有两条裤管而无大腿上部遮盖腰腹的胯部结构的裤装。此类裤装,穿着时将其各自套入两腿,再用绳带系扎固定。中原地区自先秦时期已有“袴”“胫衣”及“套裤”的说法,沈从文在其《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一书中曾分析这几种说法的不同,认为“袴”不同于合裆的“裈”①,很多偏远的民族地区至今仍然保留着穿着套裤的习俗。亚欧大陆发现的较早的裤管式裤装如阿尔卑斯山脉地区发现的冰人腿上的皮质护腿,上部系于腰带上,下腹部围有腰衣②。

从现有的资料看,新疆出土的早期“裤管式”裤装仅见于哈密五堡墓地,其形制与中原所谓“胫衣”或“套裤”相似,穿着时套于腿部,再用系绳捆扎于膝部或系于腰带之上。距今约3000年左右的五堡墓地③出土的咖啡色刺绣毛布裤裤长约90厘米,宽17.5至22.8厘米,是用一副“织成”的完整平纹毛布对折缝合而成的一条裤管,裤腿中部在咖啡色地上以黑色毛线织成宽窄不同的横向条纹,横条纹饰上又用合股毛线刺绣形成上下三组阶梯状曲折纹饰④。制作时使用一片上宽下窄的梯形面料两边相对拼合缝成筒状,梯形裤片上端中部通经回纬织成长方形小布片,两侧经线则加捻形成饰穗。长方形小布片顶端沿纬向缝缀有宽约1.5~2厘米的毛编织带,带两端系结,观其形制与长度,应是为系缚于大腿根部固定裤管而用,其结构及制作工艺如图所示(图1)。

部分学者认为裤管式裤装是裤装发展的初级阶段,本文以为裤管式裤装的形制从根本上来说更注重人体腿部的保护,极有可能裤管式裤装与连胯式裤装是在很长一段时期同时并存的两种下装品类。哈密五堡古代居民所处的着裤管式裤装的时代,是否已经掌握驯马技巧,又是否将这种裤管式裤装应用于骑行穿着,裤管之内是否穿着其他服装保护下体,种种疑问仍需大量考古证据的佐证。

2、连胯无裆式

图1:哈密五堡墓地出土裤管式裤装及其结构简图(新疆博物馆藏)

图2:连胯无裆式裤装的结构及制作工艺简图

“连胯式裤装”指具有裆部以上腰腹结构的裤装,依据考古材料,又可将其分为无裆和有裆两类。连胯无裆式裤装并非开裆,而是前后裆部相连,但不像现代裤装裆部设计有前后裆弯曲线来满足人体结构需求,其形制虽已出现腰腹结构,但其未对裤装裆部进行专门处理,仅利用加长腰腹长度或加宽臀围来实现下体运动所需松量,因此显示出一种早期裤装的原始特征。

连胯无裆式裤装的结构较为简单,一般以皮革或毛布为材料,先分别向内对折,合缝至裆底处,形成左右两只裤管,再将裆底以上部分分别与另一侧裤管上部两两相对缝合,形成前后中线,臀围以上合缝处并不另加裆布,因此这种裤装一般较宽大,通过增加裆长和臀围松量来满足人体活动需求,其结构和制作工艺如图所示(图2)。此类裤装虽已能满足早期游牧人群马背活动的需要,但因没有合理解决人体厚度结构问题,仅通过增加长度和围度松量来形成运动空间,且在裆部合缝,穿着起来不够合体舒适,其出现应与当时居民的生活方式变化有关。

依据现有材料,新疆保存下来的早期连胯无裆式裤装不多,仅哈密五堡出土皮裤一件,另有年代较晚的扎滚鲁克毛布连胯无裆裤一件。五堡皮裤的发掘材料未见公布,仅见李肖冰在其文中摹绘过其形制,是直接由两块皮子相对拼合而成,裆部未加处理⑤。且末扎滚鲁克墓地曾出土一件连胯无裆裤(98QZIM136:11C)⑥,形制也是先将两幅毛料对折缝合形成裤管,再将裆部以上前后相对拼缝完成。该墓地属于扎滚鲁克三期文化,年代判定在公元3~6世纪⑦,略晚于本文讨论的主要时间范围,但此类连胯无裆裤应该也是汉代以前的新疆早期居民常用的一种裤装形制。

图3:织成的十字阶梯形裆布面料(图片采自《扎滚鲁克纺织品珍宝》)

3、连胯满裆式

至迟在公元前1300年左右,一种连胯满裆式裤装出现在西域地区。连胯满裆裤是一种发展相对成熟的裤装形制,是西域古代裤装日趋实用化的重要表现,其最大特点是以一种织成的十字阶梯形或菱形裆布对折拼合于两裤管之间(图3),这种裤装形制既很好地满足了游牧民族马背骑行活动对裤装松量的需求,又实现了对人体下肢及生殖器官的有效保护,在裤装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1)十字阶梯形裆布的满裆裤

所见最早的连胯满裆裤出土于鄯善洋海早期文化墓葬,该墓M21出土的毛布裤(2003SYIM21:19)由两片棕地黄色几何纹缂毛织物缝制而成,做法是先利用两块织成面料缝制出两条裤管,再在两裤管之间加入织成的十字阶梯形裆布,从而增加裤装在大腿根部的活动空间,形成裆部宽松的合体裤服。德国考古学家黎珂(Ulrike Beck)等与吐鲁番考古工作者曾合作对该裤装结构进行过深入分析。研究表明,洋海M21出土的缂毛裤满裆裤(2003SYIM21:19)由三片斜纹织成的完整毛布织物合缝而成,其中两片为左右裤管布,呈上宽下窄的梯形,长约104厘米,顶部宽约60厘米,底部宽约48厘米;另一片为两裤管间加裆用的十字阶梯形裆布,长约58厘米,宽约35.5厘米,三片毛布均直接织成,未见裁剪痕迹。左右裤腿面料织造时在顶端中部预留长约21厘米的缺口,面料对折合缝形成裤腿后,将缺口翻至胯骨两侧作为大腿侧面顶端的开口,合缝处翻至大腿内侧成为内侧缝,从顶端将左右裤管向下拼缝6.5厘米形成连腰,再将两裤管分开,将阶梯状十字裆布拼缝入两裤管之中。侧缝开口处预留系绳,穿着时先将开口打开套入双腿,裤子提至胯上后,两侧腰部用系绳绑缚,合理的解决了人体腰臀差值在着装中的适体性问题(图4)。根据碳14测定的数值,该裤子年代约在公元前13世纪至公元前10世纪之间,正是中亚东部地区游牧生活方式开始流行之际⑧。

图4:洋海墓地M21出土连胯满裆裤及其结构简图(图片采自The invention of trousers and its likely affiliation with horseback riding and mobility)

图5:扎滚鲁克M4出土蓝色缂毛裤(图片采自《西域文物考古全集(精品文物图鉴卷)》)

图6:扎滚鲁克一号墓出土黑棕色毛布裤(图片采自《古代西域服饰撷萃》)

图7:扎滚鲁克墓地出土十字阶梯形满裆裤结构及制作工艺简图

图8:洋海墓地出土方形裆布的满裆裤装(图片采自《纺织品文物考古新发现》)

图9:扎滚鲁克墓地出土方形裆布的满裆裤(图片采自《扎滚鲁克毛布服装的“裁”》)

无独有偶,在年代稍晚的且末扎滚鲁克墓地,也发现类似连胯满裆裤装。如扎滚鲁克M4出土的蓝色斜褐缂花毛布裤,裤长124厘米,裤腰处宽55厘米,腰部宽而裤腿较窄,是用幅宽55厘米的两幅蓝色毛布分别对折缝缀而成,接缝在两裤管内侧及前后中部,裆部为一块十字阶梯形毛布料,对折后缝合在两裤管之间(图5)。此外扎滚鲁克一号墓地出土的黑棕色斜褐毛布裤形制与上述蓝色缂花毛布裤相似,只是腰线更高,裤长和裤腰尺寸更大,裆部同样为十字阶梯形织成毛料,对折后拼缝在裤裆部位(图6)。类似的十字阶梯形满裆裤在扎滚鲁克墓地并不罕见,其侧缝未预留开叉,腰线也明显高于洋海21号墓出土满裆裤,裆部织成面料大小较洋海裤裆布小,阶梯也略多,裆部深度明显加深,其结构有助于在腰部不开口的情况下解决腰臀差值问题,应是古代车尔臣河流域的一种特色裤装形制,此类裤装的结构及制作方法与洋海类似,如图所示(图7)。

(2)方菱形裆布的满裆裤

此外,这一阶段还见有方形或长方形织成面料作为裆布的满裆裤出土,其形制与十字阶梯形裆布满裆裤基本一致,主要区别仅在于裆布形状的不同。如洋海墓地出土的一件原白色平纹毛布裤,就是用两幅平纹毛布分别对折缝合形成两裤腿,再将裆部以上部分分别在前后中部缝合,最后在两裤腿之间加缝对折好的方形裆布,形成满裆裤(图8)。此类裤服在扎滚鲁克(图9)、苏贝希等墓地也有发现,应也是西域早期居民的一种流行裤装形制,其结构和制作方法如图所示(图 10)。

整体看来,十字阶梯形裆布的使用似乎略早于方菱形裆布,这点除了可从洋海出土十字阶梯形满裆裤年代较早得以推断,也可从稍晚的新疆出土汉晋裤装得到佐证。如汉晋尼雅古墓出土“长乐大光明”锦裤、“王侯合昏”锦裤等,均是使用方形裆布对折合缝制成连胯满裆裤。织锦中的吉祥汉字铭文以及传统汉式织锦结构特征与早期西北民族特有的连胯满裆裤装形制交相辉映,反映了丝绸之路早期服饰文化的融合。

二、装饰风格

新疆出土早期裤装纹饰主要以几何纹为主,条格等纹样较为流行,在其基础上出现雉堞纹、勾连纹等略复杂纹样,水平二方连续成为最常用的纹样布局形式。色彩多见黄、褐、红、蓝等,纹样的显花方式多使用平、斜纹缂织或缝绣等工艺,裤腿根部、膝部及裤口成为最常见的装饰区域。

洋海M21出土的满裆裤的裤腿装饰最具典型性,该裤裤腿上部用斜纹缂织出阶梯状塔形纹饰,以此为界,其上为黄粽色,其下为褐色,膝盖处以黄棕色纬纱在褐色地上水平缂织勾连纹样,膝部与裤口缂织黄棕色折线纹,极具特色。新疆早期裤装装饰重点在裤腰及裤口处,常常通过在这些位置更换纬纱颜色形成条纹或缂织成绚丽的装饰纹样。如1985年扎滚鲁克4号墓地出土的蓝色缂花毛布裤,其裤腰和裤脚边缘处分别更换纬纱形成红色饰边,再用通经断纬的方法在裤腰缂织出红、蓝、黄、褐等彩色锯齿纹及方角螺旋纹饰(考古报告中称水波纹⑨),具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图11)。

值得注意的是,洋海M21满裆裤上的勾连纹样与黄河流域商周青铜器中广泛运用的雷纹装饰极其相似,如商代“亚受斿”铜方鼎上就刻有与洋海毛织裤腿几近一样的满地勾连雷纹,其年代应不晚于洋海勾连回纹裤腿,再如殷墟武官村出土青铜瓿等表面亦刻有类似勾连雷纹。此外,河南安阳殷墟出土石人服饰的衣领、袖和下摆等部位所刻划的勾连雷纹缘饰与洋海M21裤腿上的方角回旋纹颇具异曲同工之处,更直观地体现出此类勾连回旋纹样在中国古代服饰中的应用(图 12)。

图10:扎滚鲁克墓地出土方菱形裆布满裆裤结构及制作工艺简图

图11:新疆出土早期裤装装饰纹样

雷纹是商周青铜器中常见装饰母题,在黄河流域出土的青铜器中被大量发现,青铜器造型和装饰整体上体现出来的庄严凝重等审美特征正是这种均衡稳定的方角回旋纹饰产生和发展的沃土。新疆早期裤装上的方角回旋纹与东部黄河流域出土的商周青铜器雷纹惊人一致,表明二者的装饰母题最初很可能来源于同一个文化系统,这说明早在汉代张骞出使西域之前,已存在沟通中原和西域的东西通道,新疆早期居民自古就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往。

三、余论

通过对考古实物的分析可知,新疆出土汉代以前的早期裤装主要以动物毛皮、毛织物为主要原材料,形制所见有裤管式、连胯无裆式和连胯满档式三类。新疆史前晚期服饰遗存出土的裤装绝大部分为连胯满裆裤装,表明其在这一阶段已得到广泛应用。一般认为,满档裤装的产生与早期马背民族的骑行迁徙活动有关,逐水草而生的游牧生活常常需要马背上的长途跋涉,因为裤装能够保护身体的关键部位,有利于长途骑行活动,因此首先出现在游牧民族中。

图12:黄河流域商周青铜器及石人表面的雷纹

考古挖掘报告显示,裤装多为男性穿着之下衣,可能与当时的社会分工使男子较多的参与马背活动有关。考古证据表明最迟在公元前1000年前后,新疆远古居民已经开始蓄养马匹作为家畜。伴随着家马在新疆地区的驯化以及早期游牧民族的迁徙活动逐渐兴起,连胯式满裆裤装也逐步登上新疆早期居民的服饰舞台。新疆早期裤装的出现与流行可能与这一阶段天山以北的游牧人群向天山南部绿洲迁徙和流动有关。北方的游牧文化向南渗透,使原来南部的绿洲定居居民日益走向半农半牧的生活方式,满裆裤装形制可能正是伴随这一迁徙活动从天山以北地区被传播至东部天山地区的哈密五堡、吐鲁番洋海等地区,再西至塔里木盆地腹地的扎滚鲁克等地。

新疆早期裤装最显著的结构特点是使用“织成”面料制作裤腿及裆布,所有部件均直接在织机上织造形成,其经纬边缘均可见光滑的转经回纬痕迹。这种不施裁剪的制衣方式很可能与当时的金属冶炼技术水平有关。据记载,迄今新疆发现最早的剪刀出土于汉晋时期的营盘墓地,铜质和铁质剪刀均见⑩,在这之前的青铜时代,新疆地区并未见金属剪刀随葬,因此服装制作中多使用几何形“织成”式衣料。我们很难简单地推断此时新疆早期居民是否已掌握金属剪刀的铸造技术,这一问题的答案尚需更多考古证据来揭晓。

与连胯满裆裤相搭配的,是一种便于马背骑行的短装上衣。此类上衣在扎滚鲁克、苏贝希等墓葬均有发现,衣长均在膝部以上,形制短小合身,穿着时与连胯满裆裤及皮靴相配,行动方便利落,极利骑马游猎活动。古代文献中常将这类上衣下裤的装扮称为“袴褶”,为西域胡人服饰习俗之一。王国维《胡服考》一文曾详细考证胡服袴褶的形制及其在中原的传播,认为裤褶装自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时引入中原,至汉而为近臣及武士之服,汉末军旅数起,服之者多,始有“袴褶”之名,魏晋时传至长江中下游区域,天子士庶均有服之,隋唐以来亦较流行。其材质缣锦绫罗、毛褐粗布均见,色彩各异又以绛、朱为主,形制有大袖亦有窄袖,随时代不同而不同⑪。由此可知,袴褶装原起于西域,战国赵武灵王引入中原,起先为军戎服饰,后来发展至民间,成为时服,伴随着袴褶装在中原地区的传播和流行,上衣尺寸变短导致裤装结构变化,中原裤装形制开始从开裆走向合裆,裤装也开始从贴身内衣逐步外衣化,日趋走向现代。本文所提及的新疆出土的早期连胯满裆裤装与短装上衣的搭配,应该就是西域胡服袴褶最初之雏形,它的出现和后来在丝绸之路上的流行与传播,为中国古代裤装形制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结语

本文主要以新疆出土的汉代以前早期裤装实物为基本素材,分析了“裤管式”“连胯无裆式”“连胯满裆式”三种不同形制早期裤装的风格特征。新疆早期裤装结构具有典型的西北游牧风格,而勾连雷纹等装饰纹样又具有浓郁的中原青铜文化特色,显示出文化交流的特性。从对考古证据的梳理可知,新疆早期裤装的产生与发展和新疆早期居民骑马游猎的生活方式密不可分,其形制在防寒保暖、方便人体行动等功能性上具有进步意义。新疆早期裤装与短装上衣相搭配的 “袴褶”风貌在西域地区传承变迁,并于战国时期由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引入中原,对中原服装形制的发展和裤装结构的变化产生了重要影响。汉代以前的新疆早期裤装是中华优秀传统服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丝绸之路上的传播和发展是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写照,反映出中华文明的巨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注释:

①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香港:商务印书馆,1992年,第94页。

②黎珂、王睦、李肖、德金、佟湃、陈晓程:《裤子、骑马与游牧——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有裆裤子研究》,《西域研究》,2015年第2期,第49页。

③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哈密五堡墓地151、152号墓葬》,《新疆文物》,1992年第3期,第9页。

④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古代西域服饰撷萃》,北京:文物出版社,2010年,第16页。

⑤李肖冰:《中国西域民族服饰研究》,乌鲁木齐:新疆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5页。

⑥王博、王明芳、木娜瓦尔·哈帕尔、鲁礼鹏:《扎滚鲁克毛布服装的“裁”》,包铭新主编:《丝绸之路图像与历史》,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19页。

⑦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文物管理所、且末县文物管理所:《1998年扎滚鲁克第三期文化墓葬发掘简报》,《新疆文物》,2003年第1期,第18页。

⑧黎珂、王睦、李肖、德金、佟湃、陈晓程:《裤子、骑马与游牧——新疆吐鲁番洋海墓地出土有裆裤子研究》,《西域研究》,2015年第2期,第52-57页。

⑨新疆博物馆文物队:《且末县扎滚鲁克五座墓葬发掘报告》,《新疆文物》,1998年第3期,第11页。

⑩王博、王明芳:《扎滚鲁克毛布服装的“裁”》,载包铭新主编:《丝绸之路图像与历史》,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121页。

⑪王国维:《观林堂集》,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528-550页。

猜你喜欢
裤管裤装墓地
2021冬季大牌爆款靴子清单
新加坡女性婚礼选择裤装
新型介入手术服的研制和应用
无天于上2035 第4话 新任务
痒(外一首)
干练裤装
最大坟场
秋风
莫斯科墓地拟覆盖免费WIFI方便扫墓者
在巴黎墓地徜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