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军晶老师群文阅读课评议

2019-09-10 07:22黄祺
语文天地·小学版 2019年12期
关键词:群文童话作家

黄祺

近年来,语文阅读教学逐渐从单篇阅读教学转变为了其他创新的形式,其中群文阅读教学方式是教师们比较喜爱与推崇的。蒋军晶老师对此有着独到的见解:“群文阅读是群文阅读教学的简称,是最近两年在我国悄然兴起的一种具有突破性的阅读教学实践。群文阅读就是师生围绕着一个或多个议题选择一组文章,而后师生围绕议题进行阅读和集体建构,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蒋老师的扎实理论和出色的实践让我们进一步探知了群文阅读教学的内涵,更好地推进了教学实践发展。

一、群文导入,智慧朗读

一节课的导入都是放在课堂的开头,导入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生是否会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学习兴趣。蒋老师的课堂总是充满快乐的,学生在课堂上不会感到拘谨和害怕,正如蒋老师自己说的:“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开口讲话发言,让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教师最重要的就是要给学生安全感。”那么教师怎样让学生有安全感呢?蒋老师以他生动幽默的教学方式诠释了这一点。蒋老师的课前导入不是生硬的将课程内容往上套,而是经常將与课文内容有极大联系的材料做不同的对比,以相似事物类推的方式进行课程的导入。

例如,《创世神话》的教学过程如下:

蒋老师问:“世界是怎么来的,你的第一反应是什么?”学生的回答很多元,有宇宙大爆炸,有女娲补天,有上帝。蒋老师又提问哪个理论比较科学,学生毫不犹豫地回答是宇宙大爆炸。蒋老师在幻灯片上放映了宇宙大爆炸的一段话,并提问学生“这段话是中国作家写的还是外国作家写的?”学生一致认为是外国作家。由此,蒋老师引出了神话写作风格的议题,引导学生知道了,不同国家的神话是不一样的,为后期“从不同中寻找相同”作了铺垫。

现代语文教学中,有越来越多的教师知道了朗读的重要性,也在课堂中贯彻实践着朗读教学。当学生朗读的没达到老师的要求时,最常出现的对话就是老师要求学生朗读的“再美一点”“更美一点”,还有许多教师会放配乐,期待学生跟着音乐读的美一点。教师的这种期望无可厚非,但是对于一篇文章的阅读来说,最终目的是让学生读懂文章,学会阅读。朗读只是达成这个目标的一种手段,如果将朗读看成是一种表演性质的活动,那学生对于文章的情感定然也不深,学生也不会明白,这文章美在哪里?老师为什么让他一遍又一遍的读。比如,在《去年的树》的阅读教学中,蒋老师给出了作家新美南吉的另外两篇童话,运用分角色朗读,教师泛读,学生朗读的方式,让学生对多篇文章进行了感情的把握,也在朗读中进一步加深了对作家文风的理解。

二、以一带多,详略得当

蒋老师对于群文阅读中的“群”字把握的很到位。“群”不是把所有的文章都拿来读,更不是将文章不分重点主次的乱读通读一遍。蒋老师的群文,是以一篇主要课文的精读,多篇文章的略读作为辅助,从小文章把学生引到一本优秀的文学作品中的阅读教学。比如,《去年的树》的教学,教师将作者新美南吉的其他两则童话故事都列了出来,但是对于《去年的树》进行了精读,让学生充分理解了此篇童话的写作风格,再以不同风格的童话告诉学生,一个作家可以有不同的写作风格,达到了这节课的议题目标。而对于一篇文章的教学,蒋老师也是详略得当。虽然学生都还处在小学阶段,但是蒋老师并没有把重点放在字词的认读上,而是将教学重点放在了阅读。因为在蒋老师看来,学会阅读比把课文读流畅更重要。关于群文阅读,大部分教师都认为最重要的准备工作就是挑选进行教学的文章。蒋老师说,他在文章的选取上有组合性、可比性、侧重性和丰富性。群文阅读选材的最大特点就是比较。教师不能选择一模一样的文章作为主要课文的材料,但也不能选的和中心文章毫不沾边。文章要在本质上有相似之处,但又能让学生有思考发现的余地。

在《去年的树》教学实录中,蒋老师列出了网上对于这篇童话的读后感,大部分人对此表示“伤感”。蒋老师便提问同学们有没有觉得伤感,学生纷纷表示“有”。蒋老师又提问:新美南吉的童话是不是都是这种风格呢?学生不知答案。这时,蒋老师给出了第二则童话:《大鹅过生日》,并且进行了范读,学生边听边笑。蒋老师和蔼地问道:“读完之后为什么笑?”学生表示:童话里面带着一点幽默。在听完《大鹅的生日》之后,蒋老师又给出了第三则童话:《猴子与武士》。学生朗读之后提问:“很多人觉得第三个童话不是新美南吉写的,为什么?”学生回答:“写作风格不一样。”蒋老师让学生讨论,这个结局如何写,才会变得温馨。再让学生发表意见,最后放出作家的结局。蒋老师问:你们读一遍作家的结局,还觉得血腥暴力吗?学生便摇头了。

蒋老师明智的挑选了风格截然不同的童话,在教学情节上还带着一点神秘性,一直激发着学生们探究的兴趣。在教学环节中,又设计了学生创作童话结尾的教学片断,完全启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思维得到最大程度的开发。蒋老师用丰富的材料教会学生,一个作家可以写出不同风格的文章,可以是幽默的,可以是略带伤感的,但不管是哪一种,作者都要表达“情”这个主题,并且希望学生课下可以多去了解该作者的作品和其他童话,这就在无形中激发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体现了教师在课堂上给予材料的丰富性。

三、发现创新,化繁为简

蒋老师表示,群文阅读课可以改变教师教学的一些不良习惯,比如,教师发言过多,设计的课堂环节过多,将学生的思维和智慧都分散了。许多教师在语文阅读的课堂上,总会不自觉的占据课堂的话语权,但语文课堂真正的主人应该是学生,学生多说话,多思考才是阅读课应该有的状态。让学生自己领悟文本的内涵精神,蒋老师认为,群文阅读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学生主动发现,主动创造。以文本本身为内容主体,不能脱离文本自成一话。在我观摩的教学实录中,蒋老师总会在课前对学生进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教师所挑选课外文本的理解情况和知识的掌握程度,这样在课堂中就不会太过于脱离学生的接受能力,也能在交流中与学生拉近距离,给学生重要的安全感,让学生有开口发言的欲望。

语文课堂是学生开启阅读之路的载体,所以教师更不应该将学生困在课堂中,而是应鼓励学生往前走,往外看。以课本为基石,多阅读,多思考,从而学会阅读,并且将读到的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中。语文阅读的学习不只是用来应试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也符合了新课标“1+X”的教学新理念。

蒋军晶老师用他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前沿的目光致力于群文阅读教学,这是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的又一次尝试。蒋老师群文阅读的每个策略,实质上都是为了培养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良好的阅读吸收中华优秀文化的能力,这是语文的使命。蒋老师的群文阅读课就是为此做出的努力。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310012)

猜你喜欢
群文童话作家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作家谈写作
作家阿丙和他的灵感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以“一”融“多”:多维度拓展群文阅读时空
我和我的“作家梦”
童话镇
午夜童话镇
大作家们二十几岁在做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