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非遗”传承与美术教师培养的学科思考

2019-09-10 07:22周春花
中国中小学美术 2019年1期
关键词:师范大学非遗本科生

编者按:

2018年7月9日,海南省琼中黎族苗族自治县的乌石学校夏令营项目顺利开营,拉开了“牧云。蒲公英行动”落户海南的帷幕。周春花教授在带队参与的过程中,涉及到很多的具体事务,感受颇多,总结了如下经验,希望为今后的美术教师培养提供有益参考

我自2017年开始走近“蒲公英行动”团队,有幸观摩了云南西双版纳勐龙中心学校的“蒲公英行动”成效,尹少淳老师、谢丽芳、陈卫和、吴尚学等老师的无私奉献和努力工作,激励了我辈。在此之前也一直在关注“蒲公英”怎么去做,也知道2016年开始,很多高校如首都师范大学、广州美术学院相继加入团队。作为海南的高校团队,我们决定将“蒲公英行动”与高校学科发展相结合,在2018年7月开启“蒲公英行动”之旅。说实话,做的过程中大家遇到了各种困难,但收获不少。作为高校教师,只有借助学科的发展才能有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只有将高校的学科建设与“蒲公英行动”理念相结合,才能更加具有吸引力。如何将“蒲公英行动”与自己所在高校的发展相结合呢?

一、平台的问题

个人“单打独斗”与在平台背景下做事情,是完全不同的。只有半官方半民间,再带一点儿美育理想信念去做,才能借力打力,保持“蒲公英行动”的延续性,而不是做一年就不做了。

其一是机构平台。“蒲公英行动”的平台是公益基金,需要与院校平台结合,保障活动顺利开展。海南团队将“蒲公英行动”平台与海南师范大学的“三下乡”平台尝试结合。“三下乡”是团省委搭建的省级平台,把公益基金与省级、院校平台相结合,有助于“蒲公英行动”的顺利开展。 “蒲公英行动”为“三下乡”行动赋予美学理念和学科特色,二者互惠互利。

其二是学科平台。在高校建设中,学科和科研占据重要地位。2016年,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就被评为海南重点特色学科,经过多年的论证和研究,确立民族民间美术的特色方向,与“蒲公英行动”的思路一致。

其三是研究平台。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成立了两个研究中心,包括亚洲美术教育发展与研究中心海南分中心、海南师范大学海南黎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美术教育研究中心,还有一个平台是海南省美术家协会美术教育委员会,给了“蒲公英行动”海南团队推进的动力。

以上的这些平台搭建好了, “蒲公英行动”就从个人行为转向省级、校级、院级平台合力下的行为,师出有名了,这样事情能做得更为顺利。

二、队伍问题

“非遗”传承的队伍很重要,主要是本科生和研究生,应该是一体化的。师范教育改革的三把剑陆续出鞘:2010年开始,教育部设立师范教育改革试点单位,2012级以后的美术师范生必须考教师资格证,而不是直接颁发,这是第一把剑;第二把剑是师范认证,对标院校培养出的学生能否成为合格的美术老师,将不能实现培养目标的课程取消;第三把剑,今年10月28日至31日在杭州师范大学举办的全国美术师范本科生基本功比赛,要求未来的美术教师具备书法、纸艺、中國画、手绘、丙烯、水彩、微课等方面的能力。“蒲公英”很有前瞻性,从2003年到2018年,15年之后大家都在朝全面发展的美育方向走。

从队伍本身的素质而言,本科生教学时,思想厚度不够,相较而言研究生可以补足一下;研究生也有问题,学术性更强,活跃性不够,本科生可以补足。这是一支互补的队伍。整个师范本科生与学科教学(美术)硕士研究生队伍的发展方向和“蒲公英行动”理念相契合,才有利于双方的发展。

以笔者所在海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为例,2013年招生学科教学(美术)的研究生,每年10人以上,指导过程中发现学生写文章最难的是接地气,急需走向田野调查,走向教学的一线。因此,我们预计未来的研究生队伍发展方向与“蒲公英行动”殊途同归。2019年,我们开始在美术学硕士研究方向下设立民族民间美术教育方向,也需要明确“非遗”传承与美术教育相结合的研究特色。对于研究生志愿者队伍来说,将毕业论文方向与“蒲公英行动”相结合,将会更有动力;对于带队老师来说,如果跟自己的科研方向相结合,应该是互利互惠的事情,这样才有延续的动力。

综上所述, “蒲公英行动”还是要和省级、校级和院级的相关活动结合,与师范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习方向相结合,才能够为其持续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猜你喜欢
师范大学非遗本科生
能为与应为:从本科生成绩单看绩点制的功能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本科生论文流于形式
彩版作品(1)
Balance of Trade Between China and India
“非遗”走进高校
官渡古镇“非遗”联展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作品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