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会计实践教学的构建

2019-09-10 17:31卢茂林
学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会计实践教学互联网+

卢茂林

摘要: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使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内容、形式和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也为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改革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依托互联网构建创新型、智能型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是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现代化发展的内在要求。将现代信息技术与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系统对接,促进“互联网+”背景下高职会计实践教学的协同创新,对提升会计实践教学的整体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互联网;会计;实践教学

一、目前会计类实训教学的表现形式

1.1理论与实训独立教学

高职院校在课程设置上,通常会将《基础会计》、《财务会计》、《成本会计》、《税法》、《财务管理》、《审计》等理论课程与《基础会计模拟实训》、《会计电算化实训》、《会计综合模拟实训》这些实训课程分别开设,课程设置上虽然满足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目的,但基础会计的理论教学较为枯燥,难以提起学生的兴趣,甚至萌生出会计太难的念头。基础会计的基础不牢会严重影响随后的实训课程,学生难以理解理论知识,在实训中生硬的套用做账模式,稍许改变凭证背景,便会做出错账。

1.2实训过程依然理论化

教学中的实训主要要求学生能够进行账务处理,分清借贷方向,确定会计科目,核准入账金额,这些知识在基础会计中已经讲述,无外乎将教学中分录的格式,转化成会计凭证的模样。通过实训教学确实能够增强学生的做账能力,熟悉做账的流程,更透彻的理解会计核算方法。与理论相分离的实训是对理论的加强,学生在实训中查漏补缺,重新温习理论中未掌握的知识,但这种实训并没有让学生拥有灵活的账务核算能力,依然是照搬理论。

1.3实训最终局限于仿真,不注重实际工作细节

学生在实践环节的实训资料均是整理过后的,原始凭证被转化成业务题,省略了实际工作中学生取得和审核原始凭证的环节,简化后的会计资料让学生做起来得心应手,至于原始凭证从何而来,需要审核哪些内容,经办人报销发票的手续,内部控制是否有效执行等这些细微的工作无法在仿真实训中体现,高度仿真也只是局限于原始凭证与生活中保持一致。实际工作中的会计业务处理情况错综复杂,学生在实训中能接触到的均为思路清晰的基本业务,仿真难以从根本上提升学生的会计处理能力。

1.4实践教学中甚少利用互联网

实践教学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将学生操作放在第一位,采用的实训资料清晰明了的,没有还原企业实际发生时的模样,难以体现对知识掌握的灵活性和应变性。传统实践教学中通常以纸质凭证为主,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手工操作与会计电算化软件操作并行,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完成,局限于教师实践能力范畴之内,不能在第一时间了解行业最新动态及专业最新理念,造成信息的延迟。

二、ECTS四维会计实践教学的实施

ECTS四维会计实践教学是将企业(Enter-prise)、高校(College)、教师(Teacher)、学生(Student)四个主体通过互联网和通信技术打通,以高校为载体,借用互联网平台完成企业财务核算和高校会计实践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ECTS四维模型如图所示。

实践分为分岗实训、综合实训、审计实训三个个环节。教师将各会计主体的实训资料分发给每个小组,各小组先按照不相容职务相分离的原则设置会计工作岗位,进行分岗实训,即只进行本岗位的经济业务处理,熟悉本岗位的业务流程及核算内容。借用互联网和专业的财务软件,上一会计岗位的工作任务完成后,提交给下一会计工作岗位,依次提交,最终形成一套完整的账簿,提交给指导教师。分岗实训中对业务的处理出现争议的,可随时在网上召集小组成员一起开会讨论,请实践指导教师,甚至是专职会计人员参会进行点评。分岗实训注重培养学生的岗位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分岗实训完毕后开始综合实训,各小组成员单独对会计主体的全部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核算过程中各成员之间无任何交流,待各成员均完成核算任务后,指导教师统一在网上对出现的错误进行指正,并邀请行业专家解读企业会计准则,传授会计业务处理技巧。

完成分岗实训和综合实训后,两小组之间相互交换实训结果,进行审计实训环节。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会计人员不仅要会做账还要会查账,熟悉审计人员、税务人员的查账环节、重点审查的内容、关键风险控制点等,在做账时巧妙地规避和防范。审计实训环节需要进行充分的沟通,网络、电话、约谈多种形式均可,指导教师可随机听取沟通的内容,了解学生的知识运用情况。小组成员审计完毕后据实出具审计报告,以Email的形式发给会计师事务所的校外指导教师,由其进行修正和指点。

报送给企业的会计核算资料,由教师在学生提交的实训作业基础之上,进行修订并整理好发给企业,完成企业的财务核算任务。

实践教学中学生均采用财务软件进行会计核算,教师能够查看学生的实训动态,及时进行指导。实训中重点强调实际工作中的操作流程,尤其是实际工作中的细节,需要放大后向学生一一展示,悉心为学生传授会计经验,以免学生上岗出现部分环节的操作空白。这种实践教学模式为学生明确的划分了各个岗位的工作职责,掌握各岗位间凭证传递的程序,对点钞、签章、结账、填制纳税申报表、编制财务报表、装订凭证等薄弱环节进行强化训练,并穿插现代化财务软件的运用,充分培养了学生的会计工作经验,真正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结束语

“互联网+ECTS四维会计实践教学”尚处于研究探索阶段,构想到实现还有很大的距离和困难,这种构想基本具备可操作性。从实践层面上看,实施中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互联网商家给予更多的关注,搭建财务信息传送的App平台,真正实现培养经验型会计人才。

会计实践教学结合互联网技术的应用,一方面优化社会资源配置,降低中小企业财务管理的成本,并使财务核算专业化、规范化,降低财务舞弊的风险,另一方面充分锻炼学生的会计业务处理能力,补充学生的会计经验,完成会计实践教学,实现社会、企业、高校、教师、学生的共赢。更有可能的是,学生新颖的理念和大胆创新的核算方法或许能够渐渐的推動会计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彭晓峰,高锦萍.网络环境下会计实训教学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5.

[2]薛艳,等.会计专业实训创新与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6.

[3]王一舒,王卫星.融入“跨界教育”理念构建会计实践教学体系[J].财务与会计,2016.

猜你喜欢
会计实践教学互联网+
市场经济背景下的会计统计发展探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数据库高级应用》教学创新方法研究
会计与统计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