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2019-09-10 17:31罗金华
学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独立思考内容能力

罗金华

摘要:小学是每个人学习生涯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如果每个人能够在读小学的时候培养出独立思考的能力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会影响一生的。学生在后期学习当中能够拥有独立思考、动脑的能力是至关重要的,也能够使其在以后的人生中更好的在社会中生存下去。所以,本文通过利用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趣味教学、丰富课堂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氛围等几个方面研讨了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帮助其有效地提高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独立思考能力

随着新课标教学的广泛应用,一个学生是否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衡量教师是否把学生培养到位的重要标准;现如今的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对学生综合能力要求的提高,在一定条件下也是老师教育水平是否达标的衡量标准。在现在的教育教学中,除了要把课本上的知识很好的传授给学生以外,怎样更好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成为当前每个老师必须要深入探讨的一个课题。因此,老师在实际教学中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大力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动脑的能力,努力为社会培养有想法、会创新的实用性人才。

一、利用情景教学引导学生学习

对于尚处于小学时期的孩子们来说,他们的求知欲和对新事物的探索欲望是十分强烈的。所以,一个老师的讲课方式、教学方式能否把孩子们这种求知欲最大化激发出来就显得尤为重要。数学学习是每个学生必修的一门课程,学好数学在一个人的学习生涯中也是非常重要的。经过调研数据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数学课的感觉更多是枯燥、乏味,而情景教学这种教学方式便可以有效的改变这一现状。在课堂中引入适当的情景,把学生带入其中,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期兴趣,还能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对于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来说,虽然有很强的求知欲,但对一些抽象事物的想象能力仍有所欠缺,所以,其不能很好的理解老师所讲的内容,不明白书本上抽象的知识,此时,如果老师再一味地照搬书本上的知识教学肯定是行不通的,这个时候情景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一问题。打比方说,题目写到把一个西瓜平均切成8块,老师这个时候可以拿出提前准备好的圆形纸片,分成8份,让大家先明白题目是让干什么,然后让学生们分组讨论,最后分别以小组的形式把自己组的讨论结果为大家讲述出来。当孩子们看到一个稍有些难度的题目时,第一反应就是会放弃,但是把情景教学运用进来,就会增加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思维活跃度,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主动思考,即使最终得到的结果并不是最简单最准确的,但他们的这种独立思考的能力会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得到提升;这为他们以后的学习甚至是在进入到社会中,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二、趣味教学,丰富课堂内容

数学学习的知识,往往比较抽象,而课本内容也是比较枯燥的,它不同于其他学科丰富有趣,在这种情况下,老师能否把枯燥的东西变得有趣生动,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对于教学任务的完成就显得非常重要。数学的内容大多是抽象的数理运算和让人很难懂的几何,不像语文那样,可以用汉字描绘出一幅幅画面,让学生身临其境。所以,在面对数学这种抽象、乏味的学习时,丰富课堂内容、让课堂充满乐趣就显得非常有必要。首先在这里要强调丰富课堂内容不等于课堂乱哄哄的没有纪律性,这里的丰富课堂内容是指把课堂上讲的内容丰富起来,使学生有更多的想象空间,思维充分活跃起来,不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例如,在学习认识图形这节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提前拿出准备好的卡片图形,让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坐在一起,然后把每组卡片分到小组里,引领孩子们一步步认识这些图片。在这当中,教师可以像孩子们提问:正方形、长方形、梯形分别有几条边?几个角?他们的边长有什么特点等等。把问题提出来,让学生们自己去研究思考、动手测量得到这些问题的答案。让课堂充满乐趣,使课堂真正地“活”起来,不仅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动手思考的能力,同时还能加深他们对知识的探索欲。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现如今,不仅仅是数学学科的教学,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学生害怕回答问题,怕被老师点名,经常是老师在讲台上讲,学生就在下面听”,久而久之,就会形成课堂氛围压抑、不活跃的情形。据研究发现人在压抑、紧张时是很难静下来去思考问题的,在教师在这个时候就要发挥出作用,那么如何能够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让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就很关键了。所以教师必须一改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作为课堂主体,而教师在一旁作引导作用,充分挖掘他们的能力。很多时候并不是学生没有想法,只是不敢在课上提,一方面害怕影响老师上课,另一方面是害怕自己说错,被嘲笑或者批判。但尤其是在数学课上,很多时候更应该注重的是学生们的学会解题思路,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结果往往没有那么重要,探索和思考的过程才是关键;学会了方法可以应用于同类型任何题目。因此,在课堂当中,教师要积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独立自主的能力。

总之,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老师把课堂活跃起来,和学生之间成为大朋友才能更好的教育教学。当然,我们再强调一下,这种活跃气氛不是没有课堂纪律,不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对于低年龄段的小学生而言,一个好的课堂纪律和一个好的课堂气氛同等重要。

總结

综上,小学数学在众多学科当中是最能够锻炼学生独立思考和扩散思维的一门学科,所以教师对这门学科的教学更应该重视起来。但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并非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做到的,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这就要求教师们要对学生负责,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去渗透这样的观点,培养他们的思维意识,长时间下去,当他们再遇到问题之后不会总想着依考老师或家长,而是想着自己先动脑。这种习惯的养成是会伴随一生的,这不仅对他们目前的学习有利,同时对他们未来的生活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参考文献:

[1]严婷,小学数学教育中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对策分析[J].考试周刊,2017(25)

[2]罗泽梅,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J].读书文摘,2016,(20)

[3]周葵,小学数学教育中创新能力的培养[J].科学导报,2016,(6)

猜你喜欢
独立思考内容能力
漫谈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独立思考 完全是件好事吗?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谈独立思考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我思我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