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2019-09-10 17:31蒲胜兰
学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标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蒲胜兰

摘要:以《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的理论为指导,设计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学目标可观、可测、可评价,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标;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师对学生达到的学习成果或最终行为的明确阐述。科学明确的教学目标,是提高教学效率、获得成功的关键之一。

一、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存在的普遍问题

通过访谈、调查、深入课堂听课等方式了解到目前小学数学教学目标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1.一些老教师教学理念陈旧,教学过多依赖经验,对小学数学的课程目标、学科价值、学科本质、学科特点等缺乏了解和学习,导致不能科学地制定教学目标。

2.认为教学目标就是一种摆设,复制粘贴网络上的教学目标的现象很严重。如今教师的备课参考资料很多来源网络,网络丰富的资源给教师备课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但也导致了教师的依赖性,在教学中没有自己的理解与思考,没有个性化的设计,导致课堂效率不高。

3.对教学目标的落实缺乏有效的评价。教师缺乏对教学目标落实的反馈与评价也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老师没有养成当堂检验学生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这一评价的习惯。

基于以上的现状,如何解决数学教学中普遍存在的这些问题呢?如何建构更科学、更高效的数学课堂呢?我们开展以“教学目标”为核心的探索和研究,探索如何科学制定、陈述、落实教学目标,最终提升教学品质和实效。

二、解决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存在问题的策略

(一)《数学课程标准》统领教学目标。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是国家对未来公民所应具有的基本素养的具体化,也是党的教育方针在相应课程中的具体体现。《课程标准》(2011版)规定了在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应该达成的总体目标和学段标准。因此,作为教师要加强相关理论知识学习,有了科学的理论支撑,为科学制定教学目标奠定了基础。在设计教学目标时要以课程标准为重要的基本依据。设计课时教学目标时要做好以下三点:一是在《标准》中找出与教材内容相关的课程总目标和学段目标;二是在教学目标设制时应兼顾“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四个方面的目标;三是依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起点,设计合适的教学目标,使教学目标做到可观、可测、可操作。

如教学《圆》这一内容时。首先,课程标准指出:“通过观察、操作,认识圆,会用圆规画圆。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掌握圆的周长公式;探索并掌握圆的面积公式,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其次,课程目标中有两个动词“探索”“掌握”,动词指向的名词是“圆周长和面积公式”。分析“掌握"这个词,同类词是“能”,在理解的基础上,把对象用于新的情境。最后,基于上面的分析,结合课时需要,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制为:

1.理解圆周长的概念、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2.经历猜想、操作、探究、归纳等多种方式,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操作与思考的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思维水平。

3.通过介绍数学家祖冲之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

(二)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角度提出学习目标

设计教学目标要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分析《标准》中的目标行为动词会发现:无论是总目标还是学段目标,目标的行为主体都是指向“学生”。其表述方式上以“学生能够获得......,初步学会......,具有......”代替了“使学生......,培养学生......”,这些目标的叙述都是以学生为主体的,不再是从教师角度提教学要求。

举例说明,一位教师对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折线统计图》教学目标的设计如下:

1.使学生认识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会看折线统计图,并能根据数据进行合理分析。

2.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3.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生活化,体验用数学问题的使用性,从而激發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这三条教学目标的叙述“培养学生......”“使学生......”都是错误的表述,表明目标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

通过上面的分析,结合课时需要,依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这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制为:

1.通过具体情境,认识折线统计图。

2.探究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发展数据分析观念。

3.感受统计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特征,增强应用意识。

(三)数学核心素养是教学目标中重要的要素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是基于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而形成的重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也就告诉我们数学核心素养是数学最要紧的东西,最本质的东西,教师要把它当做教学目标,还要把它和内容有机的结合起来。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主要包括哪些呢?主要包括以下十个核心概念“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把核心关键词设置在教学目标里。如《线段、射线和直线》这一课时教学目标设计为:

1.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直线与射线,知道线段、射线与直线的区别与联系。

2.通过观察、操作、想象等学习活动,经历直线、射线的表象的形成过程,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和变化的观点,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在知识的自主建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观,培养对数学的兴趣。

这一节课把“空间观念”这一核心素养设计为重要的学习目标之一,并力图在课堂教学中落实这一教学目标。

(四)通过评价达成目标

教师在设计好教学目标时,还要考虑好与教学目标一致的评价任务。也就是本节课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如何证实本节课学生已经实现了教师预设的目标?

以教学《圆》这一课时为例,针对前文提到的教学目标(1.理解圆周长的概念、圆周率的意义,掌握圆周长的计算方法。2.经历猜想、操作、探究、归纳等多种方式,体会化曲为直的数学思想方法,积累操作与思考的活动经验,提升学生思维水平。3.通过介绍数学家祖冲之的伟大成就,激发民族自豪感,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可以设计下面的检测方法:

1.通过提问检测。美国教育家卡尔汉认为:“提问是教师促进学生思维,评价教学效果以及推动学生实现预期目标的基本控制手段”。所以提问被教师广泛采用成为最直接的评价手段。

2.通过课堂观察。课堂中关注学生的表情、操作过程、全班交流叙述的语言和参与的积极性查看目标的达成情况,并作出随堂记录。

3.通过即时检测。设计一些需要用公式计算圆周长的练习题,查看学生对圆周长公式的记忆和理解程度。

这样的评价任务设计,一方面可以有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也可以让设计更有实效性。

参考文献:

[1]《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

[2]《小学数学教学案例研究》主编 李士锜 张晓霞 金成梁

猜你喜欢
课标核心素养小学数学
2016年全国课标卷透视与2017年备考展示
“转化策略”在课标卷选考题中的应用途径探析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