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背景下地理教师职前阶段知识与能力的构建

2019-09-10 17:31林锶怡
学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师范阶段专业

摘要:新课程改革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等方面对中学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这不仅是对中学地理教师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地理师范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变迁,教师所要具备的知识与技能也需要与时俱进。因此,本文从教师专业发展的角度,对地理教师职前阶段知识与能力的结构进行构建,为处于地理教师专业发展职前阶段的地理师范专业学生提供参考,促进他们的教师专业发展。

关键词:知识能力;职前阶段;地理教师

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标准、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的组织实施策略等方面,新课程改革对中学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内容,作出了更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这不仅对在职的中学地理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也对地理师范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地理教师的专业发展过程可分为:职前阶段、职初阶段、成熟阶段[1]。地理教师专业发展的职前阶段是指地理教师从事教育工作以前的阶段,即地理师范专业的学生在学校接受教育和学习经验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中,教师的素质特点是:在知识内容上,以学习书本知识和间接经验为主,进行教学实践的时间并不多。但是职前阶段是积累各方面的知识与培养教学能力的关键阶段,是从事地理教学工作的坚实基础。因此,對职前阶段的地理师范专业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构建,为处于地理教师职前阶段的地理师范专业学生提供参考,促进他们的教师专业发展。

新时代背景下地理教师职前阶段应具备的知识

地理教师职前阶段所具备的知识结构是教师必须具备的基本素养。参考申继亮[2]、李家清、贾俊峰等人的观点,本文将地理教师职前阶段需要具备的知识分为四个部分:第一、学科专业知识,主要是指从事地理教学工作的教师所必备的地理学科基础知识,包括自然地理学、人文地理学、区域地理学、乡土地理学等。学科专业知识是从事地理教学的基础,要涵盖中小学阶段所涉及的教学内容,对于其知识点的理解和教学方式要了然于心。第二、教育教学知识,主要是指教育学、教育心理学、地理教学理论等知识,对于指导教师的课堂教学具有重要意义。教育教学知识在本科学习阶段设置了专业基础课程,是师范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掌握,其实践更加重要。教育教学知识在分析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中提供了理论的支撑。第三、常识性知识,地理学科属于兼具自然科学性质与人文社会科学性质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地理教师必须要掌握大量的与地理教学有关的、有助于地理教学的其他相关学科的知识。例如,在地理教学中会经常涉及到数学、物理、化学、历史等学科知识及生活中的常识性知识。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对于教师储备知识的广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将地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进行教学,实现多学科之间的融合,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第四、实践性知识,是指教师依凭个人的生活经验、人生哲学以及人生信念,高度综合并内化地理知识、教育心理知识以及运用于具体的教学情境和解决问题的知识[3]。目前,关于研学旅行课程的提出与倡议,需要教师提高其活动组织和安排能力以及紧急情况的应变能力。

新时代背景下地理教师职前阶段应具备的能力

地理教师职前阶段所具备的能力结构对于职后的专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能力的养成与发展需要一定的时间与实践,地理教师职前阶段的能力培养是职后专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文所构建的能力结构包括课堂教学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评价能力、教学研究能力、教师专业发展能力。第一、课堂教学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是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最基本的一种能力,是从事地理教学工作必备的基础能力。课堂教学能力涵盖了语言表达能力、三板运用能力、现代媒体运用能力等。新时代背景下的地理教师需要充分利用可获得的课程资源和课堂辅助教学技术,实现更加优化的课堂教学。第二、教学设计能力,教学设计是在课堂教学之前为其所作的教学准备。地理教师的职前阶段需要对教学设计能力进行有针对性地提高,保证每个要素都能够设计得当,为课堂教学作充分的准备。第三、教学评价能力,地理教学评价是地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仅是体现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而是贯穿于整个地理教学过程。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教学评价的方式也与传统的评价方式大相径庭。地理新课程教学评价以价值多元、尊重差异为基本特征,不再以传统的纸笔测验作为评价的唯一标准,而是倡导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使得评价结果更加全面。第四、教学研究能力,地理教学研究是地理教师提高地理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参与地理教学改革过程的基本途径。作为一名即将从事地理教学工作的地理师范专业学生,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加强自己的教学研究能力,走在地理教育的前沿,提高自己的教学创新能力以及教学理论研究能力,以更好地从事地理教学工作,解决地理教学的实际问题。第五、教师专业发展能力[4],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背景下,教师的压力也不断增大,教育技术的不断更新与发展、教育理念与教学方式的转变与改革,要求地理教师与时俱进,重视自己的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正处于新时代背景下的地理师范专业学生,在职前阶段需要具备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学习如何将教育教学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的教育问题中。在课余时间进行广泛的阅读和学习,涉猎多学科的常识性知识。同时可积极参与学校组织的课外活动,学习活动的组织与安排,丰富自己的实践性知识。知识是能力的基础,提高自己的能力也十分必要。作为即将步入教学岗位的地理师范专业学生,应具备良好的课堂教学能力,在从事地理教学工作时能够较好地实施课堂教学。同时,教学设计能力和教学评价能力也应相应地提高,作为在校生,虽然在教学经验的方面相对较少,但是在理论方面的学习和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具有优势。教学研究能力和教师专业发展能力对于日后从事教学工作是不可缺少的能力,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探究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方法,优化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新时代背景下的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涌现的科学技术和新型课堂模式都需要教师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学习和发掘更适合于学生的课堂教学模式,培养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李家清,新理念地理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2013:286-292.

[2]申继亮、李琼,从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状况看师范教育的课程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01(11):49-52.

[3]刘兰,新课程背景下地理教师知识结构及发展问题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6.

[4]党帅,职前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作者简介:林锶怡(1996.9~),女,福建福州,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2018级硕士,学科教学(地理)。

猜你喜欢
师范阶段专业
名师成长的四个阶段
“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物理师范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假期之后,你想成为谁?
部分专业介绍
小小书画廊
专业修脚店
探秘那些不冷不热的专业
不同的阶段 不同的方法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