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初中历史高效课堂教学的策略与实践探索

2019-09-10 17:31郭建
学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高效探索历史

郭建

摘要:叶澜教授说:“高效课堂应该是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高效课堂要求教师教得高效、学生学得高效,主动学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实现高效课堂,必须工夫下在课前,组织落实放在课中。因为“内因是事物变化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的条件”,再好的条件也不能代替个人的努力。所以,学生的求知欲、进取心和竞争意识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根本动力。期望与教育工作者们同共同探讨适合实际的历史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历史;教学;高效;策略;探索

平时我会把历史插图收藏起来,并且提前制作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表格,用思维导图软件制作一些教学板书和课堂小结。把平时收集的历史视频的格式转换好。实现高效课堂首先要从问题设计入手。历史插图、历史视频、投影仪的使用、表格教学法和思维导图的有效运用是实现高效课堂的重要途径。教师还要经常不间断地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

我认为高效课堂形成主要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结构紧凑严谨。学生的预习新课、教师检测新课预习效果和作业评价的这三个环节不可缺失。

普通的教学环节有:检测新课预习效果、作业评价,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练习、布置作业,预习新课。这七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良好的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好的预习也是课堂教学成功的一半”,充分的课前预习,是教学目标达成和实现课堂高效的重要方法,符合苏洋教授“先学后教”的教育理念。检测预习效果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自学习惯的的最佳途径。如果不检测,学生就不主动预习。学生没有预习和自学的习惯,教师要保持常态下达到高效课堂那是千难万难的。作业评价:就是查漏补缺。只有把前节课遗留的问题消化了,学生才能放下包袱轻松地学习新知识。复习旧课符合温故而知新的教育原则。掌握旧知识才能链接上新课内容,为学习好新知识铺平道路。巩固练习和布置作业是为学生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训练服务的。每题都要有明确的意图,分量、难易都要适当。学生应该努力独立完成。避免负担过重。不然会挫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直接导致课堂的低效或无效。学生做巩固练习,这是对教学目标是否达成的检测途径。如果没有这一教学环节,教师就不清楚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的程度。教学任务是否完成、达标。只有通过学生做巩固练习、做作业才能知道。也只有课堂练习和做作业,学生的新知识才能得到巩固,旧知识才能得以升华。而所有的教学操作环节不能偏离教学目标。

二、优秀问题的设计直接影响课堂的实效性,也是课件优劣成败的关键。教学设计和课件中的问题设计要符合五何设计法的原则。

教得好也就是引导得好。在教学设计或课件制作中应该重视问题设计,因为优秀问题具有如下特点:优秀问题有明确的指向性,围绕教学目标,关注内容要点,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引起学生的参与热情,引导所有学生参与学习;激发学生思考,引起学生注意和兴趣;能将学生的思维水平引导至认知水平之上;还能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深度思考。并且能引导出的学习重点与知识;更能引导所有的学生参与学习。 在实施教学活动过程中,对学困生或者低年级阶段,可以要求他们完成“是何”“为何”类的问题,对程度较好或者中年级阶段的学生,可以在此基础上要求他们继续完成“如何”类问题,对比较优秀或者高年级阶段的学生,则要求完成迁移性强的“若何”“由何”类问题。一花一世界,一树一菩提。多媒体课件中问题设计要符合分层教学的原则,适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思维特点,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同一时刻不能要求所有的学生都达到终点。上课时难度较轻的问题由学困生回答,布置作业也是如此。哪些问题由哪些学生回答,向谁问、如何问教师应做到心中有数。

三、重视投影仪与插图在教学中的作用。

投影仪是评价学生作业和作品的得力助手,有时还可以替代历史挂图的不足。把典型的优秀作业或者问题作业挑选三四本,通过投影仪放大投放到屏幕上,可以让全班学生一览无余。通过教师精心点评和全体学生的评价。不但起到很好的试范引领作用,也能得到借鉴督促改进提升效果。教师的时间精力非常有限,用传统方法经常面批作业根本做不到,但是利用投影仪面批作业的效果却非常好。把每本作业用投影仪投放在屏幕上,当着全班学生的面进行点评,作业上的错别字、字迹潦草等的问题清晰可视。如果是一两分钟点评一本作业,一节课完全可以批阅完全班学生的作业。历史插图分为历史人物图、文物图、遗址图、示意图、古迹图等。历史插图为教材增强了直观性、可读性、欣赏性,为历史人物、地名、年代、时间、事件等的枯燥无味的历史要素增加了时空感。直观感,有证明历史,增加教学可信度,增强历史厚重感,有助于学生对过繁过简知识的理解。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等等的作用。,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学生的思维,帮助学生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和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分析、综合、概括、归纳的能力。尤其是在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学习方面,一定要重视历史插图的有效应用。

四、多媒体技术和图示法交互使用,有易于增强提升历史课堂的实效性。

长期的多媒体课会让学生倦怠和审美疲劳,没有新鲜感。这是促成低效课堂的直接原因。因此上一段时间的多媒体课,然后用图示法上一两节课,反而使学生耳目一新,产生新鲜感。增强课堂的实效性。图示法包括表格教学法和绘图法。绘图包括思维导图和历史示意图。表格教学法就是列表填表。具體操作方法就是就用表格教学法上一节课,利用整个一堂课让学生列表填表。或者整个一节课让学生绘制思维导图。之后就继续上多媒体课。这就是多媒体与图示法交互使用。画思维导图或者列表填表本身就是学生对知识的学习、探究、掌握的过程。需要学生去敏思苦想、去探究、去合作。学生画完表格或者思维导图后,通过投影仪把学生作品放大投放到屏幕上让全班学生欣赏评价补充。之后教师再展示自己制作的表格或思维导图。对于教师来说有时,一张表格、一副图也能成为一个很好的课件。对于学生来讲,完成一个表格或者一个思维导图的学习任务,学生对知识也就掌握了。在应运多媒体辅助教学的过程中,教师更要彰显教学语言的艺术性。《庄子》有一则寓言:“说蛙日夜恒鸣,然而不听,而鸡鸣一时却能使天下振动。”这个寓言告诉我们万物之鸣要鸣在关节点上,点在要害之处。教师的课堂语言更要追求精、准、美感

实施高效课堂的教学策略人人都有,但是,贵在坚持、贵在实践,实践出真挚,就像清朝画家郑板桥提高绘画艺术过程的感觉一样:“四十年来画竹枝,日间挥写夜间思。繁冗削尽留清瘦,画到生时是熟时”。坚持把优秀的经验经常运用在课堂教学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这就需要我们锲而不舍地去实践,去探索,去积累,去反思,去创新,去钻研。还要经常不间断地去学习。“垂天自有扶摇力”,只有对教育事业深挚的热爱与不倦的追求,才能步入高效课堂的殿堂,才能获得精湛的教学艺术和辉煌的教学成绩。

参考文献:

[1]初中历史高效教学策略的探索与研究[J].杭建华.学周刊.2018(30)

[2]爱乃学问之始——再谈初中历史的趣味性教学[J].丁原玲.学周刊.2019(15)

猜你喜欢
高效探索历史
新历史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