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科普视角看黑洞

2019-09-10 17:31侯华葛
学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黑洞科普

摘要:黑洞的照片首次公布,引起各界关注,科学家们对黑洞探索的成就,也应让中学生们有所了解。本文从黑洞概述,被拍到黑洞的特点以及拍照过程,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黑洞,以提高学习兴趣和科学探究精神。

关键词:科普;黑洞;拍照

黑洞的照片在2019年4月10日首次发布,拍到黑洞的照片在人类历史上是一个重大的突破,第一次帮助我们确认了黑洞的存在,1687年牛顿提出了引力的概念,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了广义相对论,而黑洞是广义相对论的一个著名的预言。从黑洞概念的提出到人们真正见到黑洞,相隔了100多年。在这100多年里,人们对黑洞的探索从没有停止,探索黑洞是近代物理学的一个重大课题,黑洞与地理学也密切相关,中学地理虽然没有把黑洞列为教学范围,但是向中学生介绍科学前沿的知识,可以提高学生对地理学习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科学精神。

黑洞一词学生听过,但是仅仅只停留在听过的层面,对于黑洞是怎样形成的,这次拍到的黑洞是什么样子的都不清楚

黑洞概述

黑洞是由恒星演变而来的,太阳就是一颗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恒星会发光,是因为它进行着氢融合成氦的核聚变反应,就相当于燃料,如果它的燃料烧完了,中心的燃料没有力量支撑外壳的重量,恒星就迅速地收缩,收缩为体积趋为零,密度趋向无限大的点,恒星收缩到一定程度时,巨大的引力使任何物体甚至光也无法投射出来,黑洞就形成了。黑洞的表面叫做视界,一个物体到达视界时,就会被吸进去,再也出不来了。黑洞的中心叫做奇点,物体到达奇点处,就会被挤压成非常细碎并具有极高密度的物质,直到毁灭。

被拍到的黑洞的特点

这次我们拍到的黑洞,见图1,位于室女座,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处女座,这个黑洞不在银河系内,距离地球5500万光年,当这个黑洞的光开始向地球发射时,地球上的现代哺乳动物才刚开始出现,比如始祖象,猿猴还没有踪影,而太阳光到达地面只需要8秒多。被拍到的黑洞质量为太阳的65亿倍,拍这个黑洞的难度,相当于在地球上拍太阳上的一枚硬币。黑洞是黑色的,我们拍到的不是黑洞本身,而是由于黑洞产生的效果,一些宇宙物质到达了视界,就会旋转,被黑洞吸进去,根据物质的运动轨迹,拍出的黑洞。

拍照过程

对如此難度拍照,仅靠一个望远镜是看不出来的,200多名科研人员在全球使用了8台顶级望远镜,组成了一个口径跟地球类似的“虚拟”望远镜,然后把搜集的数据进行处理,拼接,这些数据多,处理起来技术难,因此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可以说,这个黑洞照片不是“照”的,而是“拼”的。

从科普视角看黑洞,不需要用专业的物理学或者天文学知识讲解,用学生能够听懂的语句表述,学生愿意听,喜欢听,同时对黑洞的认识进一步加深,提高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探索热情。

作者简介:

侯华葛(1994.9~),女,湖北襄阳,福建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在读研究生。

猜你喜欢
黑洞科普
一张图了解黑洞
智商黑洞
给黑洞拍张照
黑洞什么样,有图有真相
枯叶黑洞
科普漫画
科普漫画
3.《黑洞表面》(英/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