锻炼成瘾的文献综述

2019-09-10 17:43朱梦可
学业 2019年6期
关键词:锻炼文献综述

朱梦可

摘要:锻炼成瘾是由于个体过度锻炼而形成的心理症状和生活模式。国外对锻炼成瘾进行了从概念界定、形成机制等一系列研究,已经初成体系,但还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作者建议锻炼成瘾的影响及分类、形成机制,这三个方面进行接下来锻炼成瘾的研究。

关键词:锻炼;成瘾;文献综述

从1970年兴起的健身热潮不仅让更多的人参与锻炼,同时也使得与锻炼有关的伤病数量增加。尽管大部分人开始参加锻炼是抱着积极的目的(例如减肥,改善健康状况),但任何事情往往过犹不及。“锻炼成瘾”一词最早由Baekeland[1]于1970年提出,当时他在做运动剥夺对睡眠影响的研究,受试者参加该研究时获得了金钱上的补偿,但研究结束后,在没有任何补偿的前提下,表现出强烈的想要继续锻炼的想法。最后,这些受试者的反应被确定为锻炼成瘾的症状。事实上在后来的研究中,Scanlan等人[5]将参与锻炼或者休闲活动的动机分为以下三类:信念、自信、希望。根据这个,Basson[6]将最早的“锻炼成瘾”分为依赖锻炼、过度锻炼、吸引锻炼、消极锻炼和强制锻炼。

目前有关锻炼成瘾的研究呈逐年增加趋势,对衡量锻炼成瘾程度的量表也逐渐成熟。本篇文章主要是对目前有关锻炼成瘾的概念界定以及成瘾机制进行归纳总结。

1、国外研究现状

1.1概念与定义。成瘾是健康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虽然这个术语已经被广泛使用,但没有一个被普遍认可的、科学而准确的界定。狭义的成瘾是指个体强迫地寻求药物和使用药物的行为,其生理和心理已产生对药物的强烈依赖,如对海洛因、可卡因、酒精及烟草等的滥用。广义的成瘾则延伸到对一些行为的强迫性依赖,如病态赌博、疯狂购物、网络成瘾等[2]。因此,有人把前者称为物质成瘾,后者称为行为成瘾。本文中提到的锻炼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

1987年Veale[6]指出对于锻炼成瘾着来说每天生活中最主要的事情就是锻炼,规律锻炼一旦停止,近似物质成瘾者戒断的症状包括:失眠、焦虑、食欲减退、暴躁等就会出现。甚至有些人即使已经因为锻炼受伤也不愿暂时停止锻炼,从而导致伤势更为严重。在另一个角度去界定“锻炼成瘾”,Szabo等[5]认为锻炼成瘾是一种病态的生活模式,在这种模式中锻炼成瘾的个体失去对他锻炼习惯的控制并产生强制行为,表现出对健康以及社交和职业生活的依赖,产生消极的影响。

虽然还有许多学者对锻炼成瘾进行界定,但最符合《精神病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28]中行为成瘾的定义标准的是Hausenblas和Down[3]对锻炼成瘾的界定。一般情况下,在具有以下三个及以上的情况即能被认定是锻炼成瘾:①耐受性:增加锻炼量来获得想要的效果,或为了避免发生消极影响而维持相同的锻炼量;②戒断症状:规律锻炼一旦中断,一些戒断症状就会出现,如便秘、失眠、饮食失调、注意涣散等,重新恢复相同量的锻炼会减轻或避免戒断症状;③缺乏控制:即使想减少锻炼量或者中断一段时间,但总不能成功;④意图效果:不能坚持原计划好的安排,总是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在锻炼上,或是锻炼的时间总比预期的时间长;⑤时间:花费大量的时间为锻炼做准备,进行锻炼,以及从锻炼中恢复过来,有时甚至为了进行锻炼而牺牲必须的生活时间;⑥减少其他活动:由于锻炼花费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而放弃或减少社交,工作,娱乐活动;⑦持续性:虽然知道这种行为会引起或加重心理、生理和人际交往方面的问题,仍坚持继续参与锻炼。

综上所述,锻炼成瘾是指由于个体过度锻炼而形成的心理症状和生活模式,会产生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影响,从而影响个体的身心健康与社会生活。

1.2锻炼成瘾的分类

1.2.1积极和消极的锻炼成瘾。有学者认为锻炼成瘾可以分成两种,积极的锻炼成瘾(positive exercise addiction)和消极的锻炼成瘾(negativeexercise addiction)。前者可以让人们享受锻炼,保持精力充沛的状态;后者会导致身心的不稳定,甚至引起社会问题。有关于“消极的锻炼成瘾”是Morgan[4]首次引入的新概念。他在其中提出两个条件:①锻炼是生活必需品;②当锻炼中断后出现戒断症状。积极的锻炼成瘾和消极的锻炼成瘾主要还是在集中讨论锻炼成瘾的影响,是正面的,还是负面,还是存在一部分是正面,一部分是负面的情况。

1.2.2 原发性和继发性的锻炼成瘾。另一部分学者认为锻炼成瘾应当分为,原发性锻炼成瘾(primaryexerciseaddiction)和继发性锻炼成瘾(secondaryexerciseaddiction)。前者是指锻炼成瘾是为了满足自己,而不是去过度关注自己的形態和饮食失调[5];后者是由于其他心理功能障碍(尤其是饮食障碍,如神经性厌食症和暴饮暴食症)而衍生的继发性问题[6]。造成各研究中锻炼成瘾率相差较大的解释,可能有以下几种。首先,不同的锻炼成瘾测量工具会导致不同的结果[43]。其次,各种研究中抽样的人群不同(例如学生、跑步者、运动员等)。第三,有研究表明,男性和女性以及不同文化对量表的主观解释存在差异[6]。因此导致比例不同的原因有很多,看待研究结果也要辩证的带着问题去思考。

1.3锻炼成瘾形成的生理学机制。研究者们对于锻炼成瘾的生理机制进行了一些探讨,其中提出2种假说在这里进行探讨,包括①情绪调节假说:假定锻炼可以作为“积极情绪增强剂”和“消极情绪减少剂”。这个假说已经被一些研究所证实,证明锻炼者锻炼的动力有一部分是出于减少焦虑和抑郁;②交感神经兴奋-复合胺假说:规律锻炼导致休息状态下交感神经兴奋水平下降,从而使得个体感觉困倦,为了把兴奋程度维持在最佳水平,个体就必须通过持续锻炼来提高兴奋水平。这一假说描述的症状与锻炼成瘾的症状相符合,并且同样的现象已经在考试焦虑、工作满意度、药物依赖、饮食失调的研究中得到了证实,因此大多数学者都认为交感神经兴奋-复合胺假说来解释锻炼成瘾的形成机制是比较可信的。

2、建議未来研究方向

2.1深入对锻炼成瘾的研究。对锻炼成瘾的研究,无论是从影响还是分类都是缺乏一个统一的定论,存在较大的争议,这对治疗或者改善锻炼成瘾这一症状起到了阻碍的作用。但不可否认的是“锻炼成瘾”确实存在且会带来一部分的消极影响。因为目前没有研究表明成瘾者可以只依靠自己来改善锻炼成瘾这一行为,所以假设成瘾者需要医生介入,那么无论是从分类还是影响上来说,都需要一个明确的方向。

2.2关于锻炼成瘾形成的机制深入研究。有关锻炼成瘾形成的心理机制目前还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对于锻炼成瘾形成的最深层的心理机制仍然有待进一步探索。同时在形成锻炼成瘾的机制中,人口学变量在其中的作用还存在很大的争论,这需要进一步研究探讨。

参考文献:

[1]Lauer H. The new Americans: defining ourselves through sports and fitness participation.Boston(MA):American SportsData Inc, 2006.

[2]Jones A. ‘‘… And God laughs:’’ an autobiography by Arthur Jones. Sudbury: Bodyworx Publishing, 1994.

[3]Cox R, Oxford J. A qualitative study of the meaning of exercise for people who could be labelled as ‘addicted’ to exercise: can ‘addiction’ be applied to high frequency exercising? Addict Res Theory. 2004;12(2):167–88.

[4]Baekeland F. Exercise deprivation. Sleep and psychological reactions. Arch Gen Psychiatry 1970; 22:365-369.

[5]Scanlan TK, Simons JP, Carpenter PJ, Schmidt GW, Keeler B. The sport commitment model: measurement development for the youth-sport domain. J Sport Exerc Psychol 1993;15:16-38.

[6]Basson R. Human sex-response cycles. J Sex Marital Ther2001;27:33-43.

猜你喜欢
锻炼文献综述
高中生英语听写技能的锻炼
大众健美操锻炼营养补充的研究进展
不要轻易剥夺孩子们成长的权利
城市规模经济文献综述
在数学中锻炼高中生意志
浅析体育教学实效性
马克思创新思想研究综述
影响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因素分析研究
Scratch教学研究综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