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于农村家庭教育中

2019-09-10 17:29罗崇毅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传统文化家长

罗崇毅

摘  要:中华传统文化于国家而言是大,于家庭而言是小,但国家的大是由家庭的小组成的。但是目前许多农村家庭教育更加偏向于孩子的成绩,对孩子的传统文化教育越来越不重视,多数农村孩子因为缺少家长的教育,甚至连孝道、诚信、感恩、友善、谦卑都不理解。因此,本文介绍了优秀传统文化与农村家庭教育的碰撞。

关键词:农村家庭教育;传统文化;家长

【中图分类号】G 78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22-01

目前,农村家庭的孩子有大部分都属于留守儿童,家长长期在外工作,由爷爷奶奶教育,爷爷奶奶对孩子的教育存在隔阂,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又存在距离。虽然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着问题,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是显而易见的,在农村家庭教育中也是必不可少的。

1.农村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

农村的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是现在农村教育的困境,农村在家庭教育这一方面的意识还较弱,家长对孩子的教育更多的是寄托于他们能够凭借自己的能力改变现在的经济状况,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农村家庭教育中是必不可少的,对孩子的成长也是有利的,但就目前现在存在一些家庭教育的问题,例如,有重智轻德的家庭教育,有错误示范的教育,有转嫁愿望型的教育。

(1)重智轻德的家庭教育

在这个重视成绩的社会,家长对孩子的希望是能够有一个好的成绩,但忽视孩子的道德品质的教育,而农村的孩子更是如此。在农村,上几代的人可能因为经济情况,即使有好的成绩,也不能继续上学,而且可能一个偌大的村庄都出不了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在家长看来,孩子要是能够学习成绩好,在今后考上大学,彻底改变自己的命运,就是为自己争光,其他的一切都不是孩子要注意的。留守儿童缺失父母直接管教,隔辈溺爱式的教育容易让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偏差,不关爱老人,打骂老人的现象不是个例。这样的培养会使得孩子在今后的学习中可能会德才双失。

(2)错误示范的家庭教育

目前,在中国的农村还存在许多的留守孩子,迫于生活的压力,家长不得不外出工作,因而孩子的家庭教育就交给了爷爷奶奶,而爷爷奶奶通常是隔辈亲,对孩子的教育通常都过于溺爱,有些爷爷奶奶因为没有什么文化,也不能够教育孩子一些传统文化,有时甚至是给出错误的示范,导致放任孩子的品德发展,而家长一味的要求孩子在学习方面的成就,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用自己在外工作辛苦,一句“我都是为了你,才这么辛苦”为由,逼着孩子学习,最后导致孩子的家庭教育存在问题,却得不到解决。现在的农村多数时候就是孩子与老人为伴的想象,教育得不到改善,也缺乏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3)转嫁愿望型的家庭教育

由于,在农村,许多家长的文化素质较低,不知道用什么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因此,常常会选择最为粗鲁的方式,直接把自己的愿望加强给孩子,自己的话语即使命令,孩子只要不听话,则会用强制性的方式来惩罚孩子,这种教育模式,会导致孩子会有一种反抗心理,甚至会学习家长的模式,存在粗鲁的习惯,有时候也会导致孩子存在自卑、不合群、孤僻或者是违法犯罪等心理情况。

2.中华传统文化在农村家庭教育中的意义

家庭教育对一个人的成长是非常重要的,它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每一个孩子都需要接受道德品质教育,在农村同样也尤为重要,农村的孩子相对于城市的孩子,在接受基础教育时就落后于人,而家庭教育方面也有所缺失,因此,家庭更应该重视对孩子“做人”的教育,而传统文化的精髓部分则是教育内容应该遵从的范文,优秀传统文化对家庭教育是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1)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家长综合能力的提高

孩子的模仿力很强,家长作为孩子学习的一个对象,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最大的,而在农村,孩子的学习对象大多时候是年纪较大的爷爷奶奶,爷爷奶奶的日常行为,会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而这些家长的素质都处于一个较低的层次,因而要通过给孩子从小树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就需要家长学习传统文化,提高自身的素质,和对事物、行为的判断力,有必要时,也要借助外力的作用,这样才有助于孩子的教育。

(2)学习传统文化有助于找到家庭教育的着力点

家庭教育无论是在古代还是现在,无论是农村还是城市,无论孩子是处于哪个阶段,家庭教育都可以依照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在以往,农村对传统文化的亲身学习也是大有存在的,农村给人的感觉是质朴的,是努力的,在农村,多数孩子都已经早早的成熟,当家了。但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多数的孩子缺乏家庭教育,没有养成良好的习惯,而又不知道正确的着力点在哪,但当家长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会发现家庭教育是能够找到着力点的,家长学习传统文化可以纠正在对孩子进行教育时出现的一些问题,可以使得孩子得到全面的发展。

生而为人,是要学会如何做人,而教会孩子这些道理是家长的責任和义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于农村家庭教育中,对农村孩子的品德、人格等方面发展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中国家庭教育学会秘书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促进新时代家庭教育发展[N]中国妇女报,2018(001):09-30

[2]于万云,王彩霞.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及对策[J].甘肃教育,2019(09):31

猜你喜欢
传统文化家长
当代家长不易做
家长错了
“图书馆+书院”公共文化服务模式探析
就陕西平面外宣出版物创意设计谈几点看法
浅析日本“世袭政治”产生的原因及其影响
大学生国学教育中相关概念辨析
中国影视剧美学建构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