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同家庭、社会相结合

2019-09-10 17:29钱莉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社会道德与法治家庭

钱莉

摘  要:《道德与法治》是一门全新的課程。在学习的过程中,小学生头脑中最初形成的新知识是感性的,为了使之成为能指导自己行为的理性知识,本文笔者尝试着把道德与法治课教学同家庭、社会相结合,贯穿在学生日常生活之中,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家庭;社会;相结合

【中图分类号】G 6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25-01

《道德与法治》课程,它是伴随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而开设的一门活动性综合课程,其目的是通过游戏和各种儿童喜欢的主题活动,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启蒙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

1.选用典型事例进行学校教育

首先,我充分利用品德和社会课主渠道,按照确立的德育目标,依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社会生活实际,创设良好的课堂情景循序渐进地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例如,为了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我主要从以下几点做起。

(1)关心热爱集体,成为集体的一员

小学生天性合群,愿找小朋友玩耍,但他们又缺乏自觉性和自我教育的能力,为此,我结合《这是我们大家的》中的内容因势利导,使他们积极参加集体生活和活动,明白集体的事应该大家商量,知道民主集中制这一民主生活基本原则,提高民主协商和民主参与意识。学习一些与大家商量办事的基本方法和规则:尊重别人的发言权,主动关心同学,学会倾听吸纳别人的意见,清楚明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学会说服他人,当自己的意见不被别人采纳时,要心胸开阔做到少数服从多数等,同学互助友爱,勇于承担集体的工作,自觉维护集体的荣誉,能与危害集体的行为作斗争。

(2)用集体主义精神来调节言行

许多小学生都有一颗关心热爱班集体的责任心。在我校开展“一人一元钱,爱心送旱区”活动中,全体同学不甘落后,踊跃参加到活动中。还有许多同学捐出了五元以上,这次活动使全体师生深刻的感受到一次为灾区人民献爱心,团结互助的教育。虽然捐款活动结束了,但开展这次活动的意义是重大而深远的,奉献爱心的行动永不止步。同时学生更加明确: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发生矛盾时,他们就面临了一场选择,我结合《班级生活有规则》这一课,“张波”面对表弟请求他去踢足球的要求,想到了要为学校办黑板报,想到自己是一名少先队员,不能为了个人的事影响集体的利益,于是按原计划整整一个上午没休息,办理了黑板报。从这个事例中,学生体会到:我们每个人都是集体的一员,我们的言论行动要为集体的利益着想,当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产生矛盾时,个人要服从集体。

2.从身边小事做起进行家庭教育

现在的小学生生活上依赖心理强,娇惯,被父母溺爱,为了使学生在学校、家庭的表现能一致,培养他们的自尊、自信、自重、自强、自律,延伸道德与法治课的教育作用,我与学生签订了目标,号召学生每天回到家中动手帮助父母做一件家务事,说一句体贴话。这样学生对道德准则的掌握就不停留在受外部环境的制约,而且开始转化为受内心道德信念的制约,与此同时,我与家长取得联系,随时了解学生的家里的表现情况,加以指导,使家长对孩子由“抱着”到“牵着”,“引着”,再到“放手”,让学生逐步形成独立生活的能力,提高对自己行为的约束能力。家长反映,他们终于可以放心地让孩子走出家庭、走向社会。

3.组织集体活动进行社会教育

学生的德育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学校和家庭,还要组织相应的社会集体活动,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习惯,完善他们的道德准则,我们利用双休日的时间,组织全班同学走出家门,开展“清理白色垃圾,保护环境”活动。学生积极参加,以小组为单位,划片包干,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又使学生在集体活动中得到锻炼,品尝到为社会,为他人服务的乐趣,逐步达到我们进行品德教学的目的

4.借助媒体,拓宽途径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道德与法治课上,充分发挥多媒体的优势,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艺术地激发学生的真情实感,让学生在体验情感过程中产生共鸣,生动、具体的指导行为训练,使学生感到可学、可做、乐于实践。

例如,在学习《节约资源》一课中,引导学生透过大众媒体这个小窗口,可以了解国家和世界上发生的事情,可以了解神奇多彩的大千世界,丰富知识,及时获得信息。在讨论怎样利用大众媒体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时,学生针对“如何节约水电”这一问题展开热烈讨论:通过列举水电作用大和我国目前供应不足的事例,说明节约用水电的重要性,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经验中感受水电的重要作用,从而进一步理解节约在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中的重要性;行为要求是:节约水电,随手关灯,关紧水龙头,不浪费。通过教学,让学生了解水电是怎么来的,水资源的严重缺乏等,让学生理解水电来之不易,接着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讨论水电的作用,学生讨论回答:我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水:没有水,我们会干死;没有电,家用电器不能开、不能用;没有电,机器不能运转,工厂无法生产等。学生在生活的意境中,身临其境地体会课本上的道理,得到了启迪,加强了爱国主义道德情操,真正做到事半功倍。

总之,在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课堂教学与家庭、社会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通过学习这门课程,在探索生活、探索社会的过程中从点点滴滴做起,把自己放到社会的大环境中锻炼,真正达到感性知识向理性知识的转化,指导学生逐步学会分析、思考、学会直面生活,看到自己在一天天进步、成长。

参考文献

[1]罗天琼.谈情智课堂在思想品德教学中的应用[J] 学周刊,2019(20)

[2]唐红艳.通过思想品德教学提高对小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培养[J]山西青年,2019(09)

猜你喜欢
社会道德与法治家庭
家庭“煮”夫
恋练有词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民法公平原则的伦理分析
纵向社会的人际关系
高校图书馆面向社会开放问题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
寻找最美家庭
寻找最美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