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听课反思中教师的角色定位

2019-09-10 23:28任静娴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听课角色定位教师

任静娴

摘  要:教师在听课后应对自己的听课内容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冷静思考和总结,这样可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而现如今,许多教师在听课后却没有反思的兴趣和习惯,就是反思也往往停留在表面水平,不得要领,听课者重点反思的是别人,很少主动结合自我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这主要是因为听课反思中教师没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角色定位。

关键词:教师;听课;角色定位

【中图分类号】G 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30-01

1.听课反思要做参与者

误区:教师听课前往往没有了解听课的具体内容,听课过程中还常常无视学生的课堂活动,更不重视收集学生课堂反馈信息,常常把自己定位为课堂教学的旁观者,这样听课就不能了解授课教师的意图,无法获取学生全面的、真实的课堂表现,就不一定能听出教师是否抓住了教学重点、讲清了教学难点、完成了教学任务等。

定位:听课者应把自己定位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而不是旁观者。应当做到有“备”而听,而且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并尽可能以学生的身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才能获取第一手材料,从而为自己成长进步奠定基础。作为参与者,教师听课要做到:

(1)努力课前准备

可能的情况下,事先问问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把教材找来预习一下,看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并去了解、研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同时自己设想一下,假如自己上这一节课,会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甚至可以了解授课教师的教学特色、教学风格,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等,从而增加听课的针对性及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2)课堂认真听讲

听课者在课堂上要集中注意力,认真听、仔细看。要看教师的教,仔细捕捉授课者的语言和表情,记下他每个教学环节和教学方法、对教材的钻研、重点的处理、难点的突破、教法学法的设计、教学基本功的展示。

2.听课反思要做指导者

误区:听课后,学校也经常组织听课教师进行评课,但不少教师评课较随意,评起来能头头是道,却没有深入关键与实质内容,不能解决根本问题;现在流行什么新的教育理论就用时髦的话题和理论去套,并没有给与会者与执教者多少收益。评课时,不少教师是只谈优点亮点不谈实质问题,常常不痛不庠地说上两三句冠冕堂皇的空话套话,“几个优点”加“几条建议”,实际上是“你好,我好,大家都好”,很少涉及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即使是偶尔涉及问题,也是转弯抹角、轻描淡写、言不由衷。

定位:听课后,听课教师应该与授课教师认真的进行交流切磋,对授课教师进行必要的指导,以达到互助互学的目的。实际上坦诚地与授课教师交换意见,既有助于授课教师的成长,也会让听课教师在与授课教师思维的碰撞中有新的触动与感受,有新的理解与体会。作为指导者,教师要做到:

(1)端正指导态度

要抱着虚心、诚恳的态度,尽可能及时与授课教师交流课堂教学的相关内容,最好先听授课教师讲自己的授课体会,然后再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存疑问题。态度上与人为善,将心比心,程序上先从倾听入手,先理解再表达。

(2)确定评价内容

评课不是对授课情况的好坏进行定性评价的句号,而是带着探询的问号。要围绕教师是否善于引导、是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否组织学生开展活动、是否留有静思的空间时间和学生是否积极主动参与、参与面有多大、是否主动探究合作交流、是否敢于质疑、是否提出有价值问题等方面入手,对课堂教学的成败得失及其原因做切实中肯的分析和评价,并且能够从教育理论的高度对一些现象做出正确的解释;并针对这节课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指导性意见、要求及改进措施等。

3.听课反思要做实践者

误区:听课者进行教学反思时,重点反思的是别人,常常是事不关己的坐而论道的玄思,很少主动结合自我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更不会将反思总结出的经验教训运用于自身的教学实践,转化成为改进自己教学的具体举措。

定位:有位哲人曾说,世上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学习别人长处,最终使其变为自己的长处的人。听课后的反思不是事不关己的坐而论道的玄思,听课以后更需要行动,将听课的收获转变为自己的教学理念,成为课堂上的教学行为,需要将反思得到的启示、体会、对策转化成为自己改进和提高自身教学实践的具体举措。作为实践者,要做到:

(1)虚心学习

可以说,每一节公开课,哪怕从整体上来看是失败的,只要我们认真去捕捉,至少都会有一两个闪光点。因此,我们在听课时,一定要首先抱着一种虚心学习的态度,要积极调动自己敏锐的眼光,善于去发现人家课堂上的每一点闪光之处,然后慢慢品味,细细揣摩,虚心学习他人课中的闪光点。正是我们不断学习了别人经验和亮点,才能着力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

(2)积极实践

当确定为一堂好課后,就要进一步思考这样一些问题:教师对教材为何这样处理?换成自己该如何处理?自己应怎样对“闪光点”活学活用?思考之后,要和自己的备课思路进行对比分析,大胆地去粗取精,扬长避短,写出符合自己特点的教案,并付诸实施,但不能生搬硬套。要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运用于自身教学实践,在教学实践中真正用心钻研,思考总结,不断改进自身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

因此,听课后我们进行课后反思时,只有摆正自己的角色,对听课内容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我们才能借其长为我所用,见其短以之为鉴,取得教学上的进步与成功。

参考文献

[1]陈进科,李菊玲.素质教育的问卷调查与思考[J].教育革新,1999(01)

[2]崔林堂.课堂教学中教师的引导策略[J].河北教育,2004(05)

猜你喜欢
听课角色定位教师
让学生动起来、笑出来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秋天在哪里
浅析小学高年级数学学习
根据小学信息技术学科特点进行有效评课
如何提高学生高中语文课堂听课的能力
微课在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导学探究
浅谈新课程标准的新认知
移动版教学督导听课评价系统建设初探
美育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