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探究

2019-09-10 23:28何培芹
当代家庭教育 2019年36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教学应用探究

何培芹

摘  要:爱玩是孩子的天性,趣味性教学准确的抓住了小学生的心理特征。开展趣味性教学可以打破沉闷的课堂,校园不再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还有愉悦的欢声笑语围绕课堂,促使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积极主动的學习。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要积极的应用趣味性教学,帮助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趣味性教学;小学语文课堂;应用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8877(2019)36-0068-01

兴趣是学习动机中一种重要的心理成分,直接指向活动本身。人本主义心理学家康布斯认为学生是在好奇心或者兴趣的驱使下去学习他认为有趣以及值得学习的事物。所以将兴趣与课堂教学相结合起来将会产生巨大的价值作用,让学生在小学初级阶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积极性,引发思考,消除学生对学习知识存在的抵抗心理,所以开展趣味性教学活动是新课程改革提倡的教育方式之一。

1.开展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的价值探究

(1)提升教师教的教学效率及学生学的学习效率

学生是有思想、有情感、活生生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个体,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并且像小太阳一样充满着活力。在语文课堂中小学生经常出现爱动,桌子下搞小动作的现象,并且小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短,一般只能持续10分钟左右,可能一场大雨,学生就被窗外的风声、雨滴声给吸引住了,或者说桌子上爬来一只小昆虫也可以盯着看很久,因此影响学生学习的效率,教师的教学效率也进而受到影响。所以,采用趣味性教学可以将学生的注意力长久的留在课堂40分钟之内。

(2)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相融度

趣味性教学的理念差不多就是雅典教育家柏拉图“寓游戏于教育”的衍生,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利用现有的教具,融入智力游戏,丰富教学内容,属于创造性教学的一种。课堂教学中,教师不是严师而是学生的朋友,教师把学生当做有生命的“他”,而不是“它”,这种趣味性教学模式能有效提升教师与学生的心理相融度。

(3)引发学生的学习思考

小学是儿童正式接受教育的第一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更是扮演着传播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文化的角色,是引发学生学习语文思考的金钥匙。学生从拼音开始,其次一个字一个字,再到词语,最后到大段文字的段落及文章的学习,从诗经到唐诗宋词三百首中去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语文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没有良好的语文基础知识,学生在学习后面的课程可能会出现许多的障碍,此外,语文能教授学生做人的基础,引发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思考。

2.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策略探究

(1)寓游戏于教育的趣味性教学

第一,小学生都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特别是对于一些新鲜事物,而谜语游戏的形式恰好满足了学生的学习心理。例如,在教学“月亮”这一识字课堂中,教师可以用谜底来出示“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有时像面圆镜,有时像把镰刀”。让学生去思考,如果教师一上课就跟学生们说今天学习“月亮”这一词语时,教师的大部分学生可能还处于注意力涣散的状态,而用有趣的谜底来吸引住学生的注意力,学生都会跃跃欲试的去猜谜语,这样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而且学生更加深刻的掌握了月亮这一词语,说不定学生还会学以致用,回家让自己的爸爸妈妈去猜谜语。

第二,小学阶段的学生需要掌握较多的生僻难字,而且复杂字的学习对学生来说存在一定心理上的障碍,但是教师可以应用巧妙的办法将复杂的字简化为学生熟悉简单的字。例如,“赢”字对学生来说,识记是比较困难的,可以将“赢”字拆分为亡口月贝凡,让学生多读几遍这个顺口溜,这样简化的方法去识记可以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汉语是所有语言中最难学习的一门语言,而汉语之所以难学原因之一就是汉子有许多形近字,就想双胞胎一样,难以分辨,令人模糊不清。即使汉语是学生的母语,可是在学习或者日常生活中也经常混淆。教师在教授这些形近字时就可以编一些押韵的顺口溜,帮助学生去识记。例如,在教授“泡、炮、跑、抱、饱、胞”这六个形近字时,“有水冒气泡,有火放鞭炮,有足才能跑,有手才能抱,有食才能饱,有月是同胞”。顺口溜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还可以把握重点,突然课堂的教学难点。

第三,汉语是中华文化的结晶,汉字一笔一划的组成都是有含义的,教师可以通过给学生讲解汉字笔画的小故事,故事学生都是喜欢听的,有的玩又能学习,学生的效率才能高,例如,“曌”同“照”据说是武则天创造的一个字,唐朝时人们对日月都特别的敬仰,武则天就创造了曌字,将自己比喻成神圣的日月,高高的挂在天空之上。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开拓学生的知识视野,从根本上去理解字的组成,不仅仅停留在死记硬背的层面上。

(2)创设充满趣味性的教学情境

小学语文课本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是紧密相连的,课本的编排也遵循着学生的身心发展,上下文的内容循序渐进。所以,教学时可以安排学生进行角色扮演的活动,让内容跳出课本,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深切去感受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例如,学习《坐井观天》的故事时,教师可以播放夏天蛙叫声的音乐,让学生分别扮演青蛙跟其他角色,在充满趣味的情境下去进行表演。帮助学生深刻理解作者表达的思想。

3.结语

小学生的学习是根据心情来决定的,趣味是帮助学生创造愉悦心情的调料,因此,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视趣味性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秦敏敏.小学语文兴趣教学的提升方法探讨[J].四川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07):52+55

[2]常国阳.如何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兴趣教学[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8(10):22-23

[3]钱海亨.小学语文教学中愉快教学探究 [J].海外教育,2018(14):53-54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课堂趣味性教学应用探究
智慧型小学语文课堂创设思路与教学方式研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趣味性教学路径探究
电预热在城市热水供热管网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课堂教学的“催化剂”
浅谈趣味性儿童音乐教学
几何画板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导学互动”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