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高校开展国学经典教育的教学现状及改革探索

2019-09-10 07:22梁贵红汪才明舒卫征
高教学刊 2019年26期
关键词:传承与创新应用型高校

梁贵红 汪才明 舒卫征

摘  要:国学经典教育是以中华优秀传统经典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国学经典教育在应用型高校“立德树人”方面具有独特育人成效,由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探索时间不长,国学经典教育成效在应用型高校影响力非常有限。应用型高校应多方联动搭建国学经典教育平台;丰富教育教学方式,增强国学经典育人成效;长期努力践行经典义理,形成应用型高校人格教育品牌,以更好完成应用型高校的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任务。

关键词:应用型高校;国学经典教育;传承与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00X(2019)26-0140-03

Abstract: Chinese classics education takes the Chines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lassics as its main teaching content. It shows the unique cultivating effect of Setting up the character and Shaping the personality. As the short time of exploration of personnel training reform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the effect of Chinese classics education is very limited in applied universities. To change the situation, the applied university should build the education platfor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studies in multiple ways, enrich education teaching methods to enhance the effect; practice the classic principles with long-term efforts and form the brand of personality education to better accomplish the task of traditional cultural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of applied universities.

Keywords: applied universities; Chinese classics education; inheritance and innovation

不同時代背景下学者对“国学”内涵范围有不同理解,古代“国学”指设于天子或诸侯王城与地方学校相区别的高级学校;20世纪以来中国学者称谓“国学”相当于“中学”,主要与外国学术“西学”相对;当前文化强国视域下,一般以“国学”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简称,本文采用这一用法。国学经典指中华民族历史上流传下来的包括儒墨道法佛等各家各派的典籍及音乐美术民间文化等方面的优秀经典之作。[1]这些国学经典经过时间淘洗,承载着厚重的中华精神,代表着中华文化的最高成就,是中华民族传承的文化基因。国学经典教育,是以这些流传下来的中华优秀传统典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凡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各家各派最优秀的代表作都可以作为教育之用,旨在培养当代大学生中华文化底蕴和中华美德精神,以增强文化自觉,坚定文化自信。2017年国务院重大国策《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指出:“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并强调:“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2]近年来,大学生就业竞争激烈,很多新建地方性本科高校,为了适应我国经济产业转型升级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大力探索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向应用型高校转型,以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应用型人才培养是区别于学术型人才培养而言的,应用型高校注重学生知识应用能力和岗位技能培养,主要培养地方产业一线所需的应用技术型人才,学生在将来的职场上能快速适应,其特点是“上手快,后劲足”,学生从学校到“职场”能顺利对接,应用型高校虽然注重学生的职场应用技能培养,但是应用型人才的文化底蕴、德行操守等综合素质也是人才培养的重要方面,应用型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阵地,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有助于成功“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有利于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应用型高校国学经典教育教学现状

由于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改革探索时间不长,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加上师资力量比较薄弱,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与特色都还在实践摸索中。国学经典教育在应用型高校重视不够,影响力有限。

(一) 从国学经典教育教学的现状来看

在国家大力提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时,近年,应用型高校开始进行国学经典教育教学方面的安排和探索。滁州学院在公共选修课中开设此类课程的力度有所加大,说明了该校对国学经典的教育越来越重视,目前开设了《中华诗词之美》、《中华传统思想-对话先秦哲学》、《唐诗经典与中国文化传统》、《国学智慧》、《古代名剧鉴赏》、《文艺学名著导读》、《周易研读》、《佛教与人生》等十来门有关课程,但必修课中相关的课程安排非常少,有也是以概论、史类课程出现;此类课程的教学多以教师讲授、知识灌输为主,一般就是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粗略的概述、发展史介绍,学生只能简单了解一些概况和分类,对国学经典的精华很难领悟。很少有讲授此类课程的教师带领学生诵读背诵国学经典原文的,更别说带领学生力行经典,将经典中做人做事的道理落实到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品德修养的提升上来了。应用型高校的辅导员是直接为学生服务的一线工作者,是面对面与学生打交道的人,平时与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的言行思想影响最为深刻,但辅导员中也很少有人认识并利用国学经典教育的优势,用来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从而培养当代大学生深厚文化底蕴与优秀思想品德。

(二) 从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现状来看

学生大多是为了完成学分选修国学课程,并不是出于真正喜欢国学经典,自觉传承古圣先贤绝学并从中学到做人做事的智慧的角度来学的;相对于全校一万八千多名学生来说,能选修这些课程的学生还是比较少的,人文社科类学生选修这些课程较多,理工科类学生基本不选修。有时还会出现这些课程选修人数不足停开的现象。学生中有些人对这些课程还相当反对,听说有人学这样的课程,还会时不时取笑他们过时,迷信,甚至有些老师也这样认为。对于理工科类的学生来说传统国学经典积累与人文素养教育极其缺失,文化底蕴普遍偏低,严重影响他们在职场中的专业能力发挥,迫切需要借助中华优秀经典教育进行人格品质与综合人文素质能力的培养提升。

(三) 从国学经典的传承与创新方面看

滁州学院对中华传统经典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与创新有所重视,鼓励各院部和各部门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名师讲坛、国学经典展演、文化品牌创建等方面的文化传承与创建活动。不足之处主要是:全校没有形成有关国学经典教育推行的统一认识,各种活动的开展处于零星散乱的状况,活动举办随意性大,开不开办此类活动完全由举办者兴趣决定,尚未形成国学经典育人合力。学校需要建设一个统一的中华传统文化和国学经典教育传承平台,以便形成一种规范安排,有组织,能按时开展的自觉活动。

二、应用型高校国学经典教育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滁州学院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改革取得较好成效,获评“安徽省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学校”,现阶段提出“突出内涵发展,推进质量提升,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高水平应用型人才不仅专业技能需要高水平,人格品质更要高水平。国学经典教育在“立德树人”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对于当今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道德品质下滑、精神空虚等诸多人性危机,经典开出了很多药方。经典中做人做事的道理经过几千年历史洪流反复淘洗,值得信赖借鉴。应用型高校培养的学生只有人格品质过硬,才能经受人才市场的检验。应用型高校紧跟时代要求进行应用型人才培养,其实也是紧跟时代要求去学习实践国学经典中蕴涵的中华美德精神,力行经典中做人做事的方法,让学生具备时代要求的人格操守、思想境界,有了人品的底子,应用型人才所具备的专业技能才能在职场上更好发挥。这才是应用型高校真正做到“立德树人”。对于应用型高校的学生来说,国学经典是培养其深厚文化底蕴,提升其人品操守的最好教材,也是开展文化实践活动进行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最佳素材。应用型高校要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导,“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3]

(一) 多方联动统一认识,搭建国学经典教育平台

国学经典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台湾东吴大学任庆运认为,“善思善行、恒常如是的知识载于中西文化经典之中,通识教育需以经典为依托,是以经典教育为核心的教育。”[4]落实国务院《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中“按照一体化、分学段、有序推进的原则,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的要求,应用型学校领导要重视大学生国学经典教育,牵头做好顶层设计,做好相关的制度安排和保障体系设计。如教务部门做好国学经典教育的课程体系设计,在必修课中增加国学经典课程的学分,要求全校学生特别是理工科类学生也至少学习一门国学经典课程。可借鉴山东大学开设国学修养学分模块,要求学生在这一模块中修满相应的必修学分。在国学修养模块内,通过开设《四书五经》、《道德经》、《庄子选》、《易经》、《孙子兵法》等国学经典研读课程让学生进行选修学习。同时,加大国学经典选修课程的开设力度,做好课程考核与评价。人事部门做好国学经典教育的师资培训与进修安排,为国学经典教育提供师资力量。宣传部、学工处、校团委等部门通力合作,做好国学经典教育的宣传发动工作,通过专题活动、百家讲坛、网站专栏等方式做好广泛持久的宣传教育。做好国学经典教育的鼓励制度设计,师生参与国学经典教育活动的成效与师生的综合考核、评优评先结合起来进行考核。全校形成国学经典教育的共识,形成合力育人,不断增强师生国学经典教育学习的自觉性和信心。学校可以考虑建设一个统一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传承平台,以便形成一种规范安排,有组织,能按时开展的自觉活动。

(二)丰富教育教学方式,增强国学经典育人成效

国学经典诵读法,反复吟诵,是开展国学经典教育最为有效的途径。名言警句烂熟于胸,脱口而出,最能显出学生的文化底蕴魅力,最能增加其学习的动力与兴趣。学习国学经典,是为了践行国学经典中修身治世良方。背诵经典原文,感悟经典义理是基础。记不住,肯定没法用。只有记住了,常常对照自省,才能在日常行为中自然而然地做出来。国学经典诵读法也最容易在师生中广泛推行,能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鼓励大声读经晨读活动,也可以鼓励学生组建经典诵读小组或经典学习社团,每学年开展常规性的经典诵读比赛、演讲比赛,评选书香班级和书香宿舍来促进国学经典诵读的持续开展。通过提倡在校大学生诵读国学经典活动,彻底改变大学校园里晨读活动单一朗读外语的尴尬局面。

讨论法和案例法可以作为国学经典课堂教学的主要开展形式。学习国学经典并不仅仅是背熟原文,而是要把其中内蕴的道理拿来指导现实,培养判断能力,涵养良好的价值观。因而,结合时代发展的热点难点问题,大学生感兴趣关注高的现实案例,用国学经典中的相关权威表達来进行深入分析,帮助大学生厘清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深度答案,这样会增加国学经典的说服力,采用“信、解、行、证”的方法进行国学经典教育,才能收到入脑入心的效果。大学生思辨能力较强,采用讨论法进行教学,师生互动,对国学经典内容辨析讨论,不复古泥古,不简单否定,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扬弃继承,会更受学生欢迎和信服。另外,国学经典教育展演活动可以百家争鸣,丰富多彩。说故事法、视频展示法,专家讲座法、戏剧表演法、传统节日展演法等等都可以采用。

總之,国学经典教育要与大学生的行为特点、思维方式、心理动态结合起来进行教育指导,“对症下药”式的国学经典教育才对大学生具有吸引力和影响力。在国学经典教育中,教育者要能敏锐地把握经典内容与学生实际需要的联系,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教育,改变国学经典死板难懂的状况,让国学经典教育接“大学生的地气”,让国学经典教育具有鲜活的时代气息。

(三)长期努力践行经典,形成应用型高校国学经典教育品牌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只有协调并重,互相补充才能培养有内涵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关于经典教育的价值,赫钦斯论述有代表意义,“一本经典名著在任何时期都具有现实意义,这就是其经典之所在”。[5]国学经典教育是一种文化熏陶教育,是一种日积月累的长期养成教育,是中华优秀道德品质形成的扎根教育,需要有远见地持续努力践行。国学经典教育者自身的修为很重要,教育者要能身体力行经典,用自己高尚人品“行不言之教”,为大学生做好实践国学经典的榜样。“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论语》)。国学经典的学习可以在全校学生中推广,特别对于理工专业的学生,学习背诵国学经典对于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逻辑思维、胸怀境界、优秀人品有非常好的作用。

学生通过国学经典学习,学会运用古圣先贤的修身养性方法,如慎独、反躬内省、推己及人,少思寡欲等方法,不断汲取经典中的义理,规范约束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为人处事的方法,优化自已的价值观,正心诚意,格物致知,不断培养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雄才大略,完善自己的人格品质,展示自己优秀的人格魅力。应用型高校通过持续推广国学经典教育,注重总结国学经典教育教学的成效,形成应用型高校国学经典教育的特色,树立应用型高校人格教育品牌。这一方面有利于新时代应用型高校传统文化传承与创新工程的更好完成。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新常态下”应用型高校内涵建设的更快提升。

国学经典教育对于促进大学生的民族认同、人文涵养和高尚道德品质养成有重要作用。国学经典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用型高校在新时代要积极整合各方面的资源和力量,不断创新国学经典教育教学方法,总结国学经典教育教学的经验,持续实践,为培养新时代需要的“人品过硬、技能过硬”的德才兼备应用型人才努力。

参考文献:

[1]李伟明.中华传统经典教育的现代建构研究[J].常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64-65.

[2]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EB/OL].国务院公报2017年第6号,http://ww

w.gov.cn/gongbao/content/2017/content_5171322.htm.

[3]新华社.十九大报告[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网,http://www.gov.cn/zhuanti/19thcpc/baogao.htm,2017-10-27.

[4]任庆运.论通识教育与经典教育[J].高教发展与评估,2008,3:4-6.

[5]Robert Maynard Hutchins. The higher learning in America [M].Westport, Conn.: Greenwood Press, 1979.

猜你喜欢
传承与创新应用型高校
赣州市创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的现状和对策
试论英语专业教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
探析电视综艺节目的“传承与创新”
应用型高校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力提升策略研究
七项技能教育在应用型本科高校中的创新能力研究
机械工程专业石油装备方向认识实习实践的思考与探索
应用型高校商科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体系探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
女书文化在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探索
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