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挖掘的国医大师刘祖贻含黄芪处方用药规律研究*

2019-10-10 01:16周胜强刘祖贻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9年6期
关键词:刘老山楂益气

王 琦,周胜强,刘 芳**,刘祖贻

(1.湖南中医药大学研究生院 长沙 410208;2.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 长沙 410006;3.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 长沙 410006)

国医大师刘祖贻教授,湖南省首批名中医,家族世代行医,其为安化刘氏医学第九代传人,悬壶60余年,于2014年获得“国医大师”荣誉称号,擅长中医内科及妇、儿科疾病,主攻脑病、肺病、脾胃病、肿瘤等疑难杂症,为一代杂病大家[1]。刘老临床主张“杂病调中”,认为脾胃虚则百病生,脾胃壮则百病消,脾胃安则五脏和,深得东垣先生补土之趣旨,善用甘温补益之药,注重顾护一身之阳气。而黄芪味甘,性温,归肺脾经,有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诸多功效[2],为补土温阳之要药,亦为刘老最常用之药,古代医家认为,黄芪其性善动,行于表里内外上下,可补一身之气,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补药,同时黄芪又能行血利水,生肌敛疮,有“血中之气药”、“疮家之圣药”之称,临床应用极为广泛[3],因此研究此具有代表性的药物,能更好的挖掘学习刘老的学术思想。本研究共收集、整理刘老2015 年8 月至2018年8月,含黄芪处方561首,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对刘老含黄芪处方的黄芪用量,常用配伍、主治疾病等进行聚类分析,以期为提高临床疗效,研制新药提供新的思路,为继承、发扬刘老的学术思想提供客观数据支持。

1 资料与方法

1.1 处方资料来源

2015 年8 月至2018 年8 月,在湖南省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名医堂的门诊处方中,搜集含有黄芪的部分处方,将缺漏不全处方剔除。且同一位病人,多次就诊时,只录入其出现黄芪的处方,经整理后共得方561首。

1.2 分析软件

本次采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复杂熵聚类和关联规则进行数据处理[4],这种大数据归纳演绎的分析方法,与中医的“整体观”思想不谋而合,适用于中医临床数据的系统研究。

1.3 处方的规范、录入与核对

根据《中药学》[5]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6]对处方中别名、简写、炮制后异名的药名进行规范,如“北五味”统一为“五味子”,“羊开口”统一为“八月札”,“法半夏”统一为“半夏”等[7],其他炮制方法未标明的中药如白芍、麦芽、牡蛎等均按生药名处理[8]。将处方药名规范后录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中,为减少数据的人为误差[9],再安排2位中医执业医师负责录入数据的二次审核[10]。

1.4 数据分析

为实现刘老含黄芪处方主治疾病统计、配伍用药频次统计及功效分类等。将使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软件中“临床数据录入”界面,输入相关病例资料,形成数据库,再在“统计报表系统”及“数据分析系统”的“指定中药”栏中,输入“黄芪”对561例处方进行抓取,然后使用“医案分析”、“处方分析”等软件功能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分析[11]。

2 结果

2.1 黄芪用量统计

561 首含黄芪处方中,黄芪用量从10-150 g 有效阈值大,最常用剂量为30 g,常用量主要集中于30-60 g(表1)。

表1 处方中黄芪用量统计

2.2 含黄芪处方配伍药物功效分类

561 首含黄芪处方除黄芪外,共涉及283 味药,出现6680 次,其中功效分类按频数排列,前六位的为补虚药、清热药、消食药、活血化瘀药、解表药、祛风湿药等,共占比约70%(表2)。

表2 含黄芪处方配伍药物功效分类[12](黄芪除外)

2.3 常用药物频次统计

561 首含黄芪处方中频次≥65 次且排前30 位的药物,除黄芪外,出现频次前5的药物依次为山楂、丹参、白术、葛根、枸杞子等(表3)。

表3 561首含黄芪处方中高频药物(频次≥65)

2.4 高频药物组合

561首处方在设置支持度≥130、置信度≥0.9时,共导出22 个高频药组,由11 味药组成。其中含有2、3、4 味药的组合分别为15、6、1个,不同支持度下关联网络图(表4,图1)。

表4 561个含黄芪处方中高频药组(频次≥130,置信度≥0.9)

图1 处方常用药物组合网络图

2.5 主治疾病统计

561首含黄芪处方治疗的中医疾病共106种,其中排前5 位的分别为痹病、失眠、咳嗽、癌病、中风等,频次前20种的疾病(表5)。

表5 含黄芪处方主治中医疾病谱

3 验案举隅

案1谢某某,男,59岁,初诊日期:2017年9月8日

主诉:头昏伴左侧肢体乏力1个半月

病史:患者约1个半月前无明显诱因突发头昏重,伴有左侧肢体功能障碍,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等,急送当地医院行头颅CT,诊断为“脑梗死急性期”,经治疗后左侧肢体功能障碍缓解,现头昏沉,有不清醒感,左侧肢体乏力,肌力3级,肌张力减弱,左手指尖麻木,时感胸闷心慌气促,劳累后加重,无胸痛,口干,食欲欠佳,寐一般,二便可。舌淡有裂痕,舌苔白厚,脉弦细。检查:头颅MRI(2017 年7 月20 日 外院):多发脑梗塞。既往有“冠心病”病史。

西医诊断:①脑梗死恢复期;②冠心病心功能2级。

中医诊断:中风中经络,辨证:肾虚络瘀痰浊阻窍证。

治法:益气温阳活血补髓化痰通络。

处方:黄芪30 g,枸杞30 g,制首乌15 g,仙灵脾15 g,葛根40 g,丹参30 g,川芎12 g,地龙15 g,鸡血藤30 g,石菖蒲9 g,郁金9 g,神曲10 g,鸡内金10 g,山楂15 g,7剂。

二诊:2017 年9 月15 日,患者服药后感左侧肢体乏力稍缓解,坐位较站立位舒适,偶有左手指尖麻木,头仍昏重,胸闷气促,无胸痛,食欲较差,寐一般,二便可。舌暗,苔白厚有裂纹,脉弦。处方:黄芪改为40 g,加用蒲黄15 g,泽泻15 g,15剂。

三诊:2017年9月30日患者服药后左侧肢体乏力明显缓解,仍偶感头昏重,双耳耳鸣,左侧尤甚,胸闷不适,肌力4级,肌张力稍减弱,偶恶心,食纳可,寐一般,偶有易醒,二便可。舌紫暗,苔白厚腻,脉弦数。处方:黄芪60 g,枸杞30 g,仙灵脾15 g,巴戟天15 g,葛根40 g,丹参30 g,地龙15 g,天麻12 g,川芎15 g,蝉蜕7 g,蒲黄15 g,泽泻15 g,炒麦芽15 g,鸡内金10 g,山楂炭15 g,28剂。

四诊:2017 年10 月30 日 患者头昏好转,偶有发作,左侧肢体胀,稍有麻木,心烦时面热,气上冲感,耳鸣稍有好转,声调降低,口干好转,晨起口苦,食纳可,夜寐似睡非睡,小便可,大便溏,每日2-3次。舌紫暗,苔白腻,脉弦数。处方:黄芪90 g,枸杞30 g,仙灵脾15 g,丹参30 g,地龙15 g,天麻12 g,石菖蒲9 g,夏枯草25 g,煅龙骨30 g,杜仲25 g,黄连5 g,黄柏9 g,川芎15 g,蝉蜕7 g,炒麦芽15 g,山楂炭15 g,神曲12 g,28剂。

五诊:2017年12月1日,患者无明显头晕,偶感昏沉感,左手稍感乏力,偶有左手背及指尖稍麻木,查:左侧肢体肌力5-级,肌张力正常,余无特殊不适。处方:黄芪90 g,枸杞30 g,制首乌15 g,仙灵脾15 g,葛根30 g,丹参30 g,川芎15 g,杜仲25 g,地龙15 g,蒲黄15 g,泽泻15 g,龟甲9 g,炒麦芽15 g,山楂炭15 g,神曲12 g,28剂。

前方继服2 月余后,随访患者除偶感头昏和左手稍麻木乏力,余无特殊不适。

按:本案患者为老年男性,脏腑逐渐衰败,肾精亏虚,清阳不升,肝阳过亢,导致全身气血逆乱而发病,患者发病已有1个半月属于恢复期,故西医诊断“脑梗死恢复期”,中医诊断为“中风、中经络”,刘老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认识到,本病病位在脑,病因病机虽然复杂,但不外气虚、阴亏、阳亢、肝风、痰阻、血瘀六端,本虚标实,致残致死率高[13]。根据症状辨证为肾虚络瘀,痰浊阻窍证。方选刘老自拟验效方芪仙通络饮加减,方中黄芪与水蛭、川芎配伍益气活血通络;黄芪与枸杞子、制何首乌、仙灵脾配伍助阳生阴,化髓补脑;黄芪与葛根、丹参相配益气活血,化瘀通络;黄芪与神曲、鸡内金、山楂相配运化药物,调理脾胃;再加石菖蒲、郁金化痰开窍;鸡血藤活血补血通络,全方共奏益气活血化痰,通络之效。二诊患者病情好转,前方继进,入蒲黄、泽泻以化瘀泻浊,并逐步加大黄芪用量。三诊患者肢体功能明显改善,但开始出现肝阳上亢之象,故加天麻蝉蜕平肝息风,加巴戟天温阳补肾,改黄芪60 g。四诊患者有肝阳化火之象,故黄连、黄柏、夏枯草清热泻火,煅龙骨平肝潜阳,镇静安神,杜仲补肝肾强筋骨,黄芪加至90 g。这也体现了刘老用药有守有攻,只要配伍得当,无需过虑其副作用。五诊患者只偶有头晕,肌力、肌张力基本恢复,较前症状明显缓解,亦无明显肝阳上亢征象,故去黄连、黄柏、蝉蜕、夏枯草,睡眠好转去煅龙骨,加入龟甲滋阴潜阳。2 个月后随访患者仅稍有头昏手麻,余无明显不适,最终疗效较佳。

4 讨论

本研究通过收集整理国医大师刘祖贻含黄芪处方561首,运用中医传承辅助系统软件进行数据挖掘,得出以下结果:含黄芪处方中黄芪用量在10-150 g之间;常用与补虚药、活血化瘀药、清热药等药物联用;高频药物为山楂、白术、党参等;高频药组为“黄芪,山楂”、“黄芪,丹参”、“黄芪,白术”等;常用于治疗“痹病”“咳嗽”、“失眠”等。从结果可以看出,国医大师刘祖贻善用黄芪助阳化气、调补中焦、益气活血、健脾补肺,多与益气温阳、补血活血、健脾消食、止咳化痰药物配伍,药专力宏,组方法度清晰,印证了其“健脾实卫”、“杂病调中”、“气阳主用”的学术思想。

刘老临证处方,使用黄芪注重量效,因证施量,灵活有矩。由表1 可见561 首处方中黄芪用量从10-150 g跨度极大,最常用剂量为30 g,一般以30-60 g居多。刘老认为黄芪功用多,但也应依据临床病情之轻重缓急,对应不同主治功效,灵活用量,注重量效关系,切不可一味迷信重剂取效的观点。刘老临床中使用黄芪量效经验:①取其行滞通痹治疗血痹,健脾实卫治疗久嗽,或益气养血升阳治疗失眠、胸痹、癌病等慢性虚弱性疾病时,常用量为15-35 g;②取其利水消肿之效治疗各种虚性水肿时,用量不可过大,以10 g 左右为宜;③因气血互根,如取其补气固脱之效,用于急救骤然大失血而气随血脱之症,可用至60-90 g与当归急煎服;④中药的双向调节作用大多与剂量相关,如黄芪小于20 g时升压,而达30 g时则可降压,无需因患者血压高而怯用大剂量黄芪。故取其益气温阳之效,自拟芪仙通络方(黄芪、枸杞子、淫羊藿等)治疗各种脑病所致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时[13],常由30 g起循序渐进,逐步加至90 g 左右,最大用可至150 g;⑤刘老指出并非药物剂量越大效果就越好,关键在于药证相符及药物的配伍恰当。如曾治一气虚病人,前医用黄芪50 g,反而气少神疲、昏昏思睡,然于方中加入白参10 g,遂解此弊。

善于配伍,对药角药,协同共进。由表2可知刘老主要将黄芪与补虚、清热、消食等功效类药物配伍使用,由表3及图1可知具体配伍药物以山楂、丹参、白术等常见,由表4 及图1 可知当支持度≥130、置信度≥0.9 时,主要高频药组为“黄芪,山楂”、“黄芪,丹参”、“黄芪,白术”等。刘老精于药理,善于药物配伍,认为用药如用兵,与其独用一药,单兵作战,不如善加配伍单药、对药甚至角药,协同共进,攻守自如,常收量半功倍之效。刘老使用黄芪与它药配伍,更多的是与某一类药物相配伍,临床常根据病人具体兼证(症)使用同类药物替代,并不拘泥于某一固定药物,此处略举其中有代表性的几例予以说明。

4.1 黄芪与单药配伍

刘老使用黄芪与单药配伍:①黄芪与补益药配伍,相须或相使为用。如黄芪与太子参配伍,黄芪益气温阳,偏于补气,太子参益气养阴,效力较轻,二者相配气阴双补,阴阳相济,疗效增强,而无伤阴之弊,最常用于气阴两伤之干咳或癌病放化疗后乏力口干等症。黄芪与大枣配伍,刘老将此小方固定用量比例为3∶2,并命名为固表防感方[14]。此方为师玉屏风散之意而来,但刘老认为玉屏风散中三药皆偏温性,限制了其适用范围,且方中防风辛散开表,虽祛风邪,但与此方屏蔽外邪之意不甚相符。而固表防感方中黄芪益气固表止汗,提高机体抗病能力,佐以大枣甘润补脾、滋营充液以助黄芪益气固表之功,气血双补,常用于过敏性鼻炎,慢性支气管炎等肺系疾病,及小儿免疫力低下、癌病化疗后白细胞偏低症等,经临床和实验验证疗效确切[14];②黄芪与活血化瘀药配伍,如黄芪与水蛭相配,黄芪益气养血,行滞通痹,水蛭破血逐瘀,通经活络,气足则血行,血行则气顺,二者相配益气活血,通经除痹,刘老常用于气滞血瘀之胸痹、中风、闭经等病。

4.2 黄芪与对药配伍

刘老临床长于喜用成对药物,如“石菖蒲、郁金”解郁开窍,“蒲黄、泽泻”化瘀泻浊,“法半夏、夏枯草”化痰散结等。而与黄芪相配的有:①取《金匮要略》中黄芪桂枝五物汤之意,用黄芪与“桂枝、白芍”相配治疗气血不行之血痹,与自拟葛桂舒筋饮(葛根、桂枝、姜黄等)合用治疗各种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及中风引起的肢体麻木;②黄芪与“葛根、丹参”配伍,黄芪益气养血,行滞通痹,葛根、丹参升阳活血、化瘀通络,三者相配益气活血,化瘀通络,为刘老治疗气虚络瘀最常用组合,在此基础上自拟芪仙通络方、芪丹护心饮(黄芪、生晒参、丹参等)等系列方剂十余首,广泛用治疗各种脑病所致脑损伤后神经功能缺损[13]、头痛、头晕、胸痹、中风后遗症等诸多疾病,疗效较佳;③黄芪与“仙灵脾、制何首乌”配伍,黄芪温补脾阳,仙灵脾温补肾阳,制何首乌滋补肾阴,填精益髓,根据刘老“脑髓阳生阴长”理论[15],三药合用可达助阳生阴之用,化髓补脑,用于治疗各种脑髓不足所致痴呆、健忘、小儿五迟、中风后遗症等疾病。

4.3 黄芪与角药配伍

角药亦为刘老临床所常用,而与黄芪常用的角药有:①“党参、白术、砂仁”组合,这三味药均可见出现频率较高(表3、表4、图1),临床中也确为刘老所常用。因为黄芪健脾补肺,益气培元,党参亦补脾肺之气,白术补脾胃之气,砂仁行气温中,为“醒脾调胃之要药”,刘老常将四者配伍作为脾肺胃及全身气虚相关性疾病的固定组合,刘老称之为“首四味”,意为凡属气虚性疾病皆可首先考虑用此四味药,再行加减;②“菟丝子、覆盆子、枸杞子”组合,这三味药组合源于名方“五子衍宗丸”,刘老取其三味温肾益精与黄芪益气温阳相配,主治妇女肾精亏虚所致月经不调和天葵衰竭所致围绝经期综合症;③“鸡内金、山楂、神曲、麦芽”四药,刘老常将这四味药作为健脾助运的固定组合,常取其中三味组成角药,刘老习惯称之为“尾四味”,用之调理脾胃、运化药物或水谷,根据患者大便干稀情况,决定四药或生用或炒用。

综上所述,本研究以中医传承辅助软件为平台,运用复杂熵聚类及关联规则作为数据挖掘方法,获得国医大师刘祖贻教授临床应用黄芪的用量规律,配伍规律,主治疾病规律等,与刘老的平时经验相互印证,加深了对其“杂病调中、健脾实卫、气阳主用”等学术思想的理解。同时推导出黄芪常与“党参、白术、砂仁、麦芽、鸡内金、山楂”组合健脾调中,与“丹参、葛根、山楂、桂枝、白芍、枸杞子、淫羊藿”等配伍益气温阳,活血活血,调和营卫。通过不同加减主治气血不足或气虚血瘀所致的“痹病、咳嗽、癌病、中风、腹痛”等多种疾病,体现了刘老治病注重整体、巧抓病机,异病同治的特点。更加表明除以病证为线索外,以关键药物为线索也是对名老中医处方经验研究的有益补充[16,17]。黄芪主治功能多,临床应用广,但由于收集病例数有限,且本次研究是基于大数据进行分析,所以客观上影响了总结刘老运用黄芪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等诸多功效的独特经验,故此研究尚不能完全体现,刘老临床应用黄芪之妙,有待进一步完善。

猜你喜欢
刘老山楂益气
La acerola: el fruto de un amor romántico
山楂花
一次只爬两层楼
金银花山楂汤 驱走伤风感冒
古稀爷爷爱护蝉
一腔热血精忠报国
益气温阳通便方治疗老年性便秘31例
益气化瘀解毒汤治疗冠心病PCI术后再狭窄30例
益气温阳法治疗心力衰竭30例
米寿老人话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