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素养”培育体系的三维构建:元认知视角*

2019-10-10 07:27戴映天左笑怡周亚东
医学与哲学 2019年18期
关键词:健康素养元认知个体

叶 霖 王 平 戴映天 左笑怡 白 雪 周亚东

随着人类生存环境、生活方式、生活条件的不断变化,人们的健康意识日益提高,健康问题备受关注,而健康素养则直接影响每个人的身心健康与生活质量。提高个体健康素养,意义重大。近几年来,健康素养研究已成为学界在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方面的热点研究领域。但从现有的文献检索看,目前关于健康素养研究,尚存一定局限。就研究对象而言,多侧重于区域研究[1-4]和特定群体研究[5];就其研究层次而言,则偏向特征描述、调查分析[6-7]和专业人员健康素养意识的培育[8]。既往研究的学术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只是缺少从心理学层面对健康素养进行深度阐述。因此,要全面、准确把握健康素养理论的内涵,我们还应叠加心理学的研究视角,以期形成有现实意义的操作理念,从而培育和提升国民的健康素养,推进全民健康。本文首次从心理学角度、借助元认知理论对健康素养理论进行新的阐释和建构。

1 健康素养内涵和研究现状

“健康素养”(health literacy)一词1974年首次提出[9],之后引起健康职业从业者、科研人员和决策者的持续关注。什么是健康素养?在定义上有着不同的界定和描述。

国际著名公共卫生教育专家Nutbeam[10-11]则将健康素养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基本/功能素养(basic/functional literacy),即具备足够的基本读写能力,能够在日常生活中发挥良好的作用;二是交际/沟通素养(communicative/interactive literacy),主要是通过传播手段来获取健康信息,并借此改变健康状况;三是批判性素养(critical literacy),即借助批判思维来对健康信息进行分析处理,并利用这些信息对日常生活进行控制。显然,Nutbeam强调的是健康素养的分层问题。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将健康素养界定为通过改变个人生活方式和生活条件,使其具有一定程度的知识、技能和行动力,从而改善个人和社区健康。因此,健康素养是人们获得健康信息及其有效利用健康信息的能力[12]。WHO的健康素养概念是在健康促进这一概念框架下提出的,所以有着更宽泛的外延。这一定义强调个体的主客观条件与积极努力对个体与社区健康的积极意义。值得一提的是,2015年原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办公厅印发的《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是这样表述的:健康素养概念是指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策,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13]。这一定义强调获取健康信息与技能在健康素养中的重要作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另一个容易让人们产生混淆的概念“心理健康素养”,这一概念是Jorm等[14]在1997年提出的,是指导人们认识、处理和预防精神障碍的相关知识和观念,它是针对具体疾病与特定群体而言的,与涵盖全民的“健康素养”概念有着本质的不同。

总之,上述定义侧重点不同,表述各异,但都注重个体对健康信息的获取和做出的健康决策,强调了个体认知、研判、决策等一系列心理过程的重要性。因此,研究健康素养,离不开心理学意义上的探讨。而“元认知”理论为健康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与完善,提供了全新的认知视角和操作视窗。

2 元认知视角下健康素养培育体系三维构建

元认知(metacognitive)是美国发展心理学家Flavell[15-16]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的,他将元认知定义为“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认知活动”,认为元认知知识和元认知体验构成了元认知。按照他的理论,元认知知识是指认知主体储存与各种活动、目标和任务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元认知体验是指伴随有智力活动的有意识的认知体验或情感体验。在元认知研究中,Reeve等[17]也提出元认知包含两大成分:认知的知识和对认知的调节。认知的知识是个体关于自己的认知能力、认知策略等知识,以及在何种问题情境下应该运用何种认知策略、如何最佳地发挥自己能力的知识;认知的调节指学习者在力图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所使用的调节机制,包括计划、检查、监测、检验等。元认知理论多应用于儿童发展和教育领域[18-19],近年来,拓展到信息领域,2011年美国信息素养教育专家Mackey和Jacobson[20]就首次提出元素养(metaliteracy)概念,指出元素养是“催生其他素养的素养”。元素养概念是富有弹性和内在张力的理论创造,对包括健康素养在内的各种素养培育体系的构建,有着实用性的指导价值,因此,我们在元认知的理论框架下提出“健康元素养”这一概念,这将为促进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和完善,提供有益的认知导向。

何为健康元素养?笔者认为,健康元素养是所有健康素养的起点与基础,是个体健康认知、健康情绪、健康意志、健康行为等“健康元件”的系统集成。健康元素养由健康元知识、健康元技能和健康元体验三个要素构成。围绕“三要素”来探讨健康素养培育体系的心理学构建。

3 健康元素养三维培育体系路径解析

3.1 健康元知识

健康元素养的起点是健康元知识,健康元知识指个体对于影响健康过程和健康结果诸因素的认知。多次健康活动后, 个体存储了关于健康活动影响因素和影响方式的知识,即健康元知识形成。健康元知识是健康活动的支持系统, 为调节健康活动提供一种知识经验背景。因此,要培育和提升健康素养,个体须对健康活动进行有效合理规划、组织及调整。在健康元知识指导下,个体可以对自身健康资源特点进行有效分析、对健康任务类型加以深入了解,同时适用科学有效的健康策略,对当前的健康活动进行管理。如果不具备相关的健康元知识, 健康管理就不到位,健康活动就会失效。从这一意义上讲,健康元知识可以说是健康素养管理的决策“智库”。

3.2 健康元技能

健康元技能即主体对健康认知活动进行调节的技巧和能力,它由元计划、元监测和元调整三个部分构成,这是健康素养的关键要素,也是素养形成的核心环节。元计划指个体对即将采取的健康行动进行策划。在健康活动的早期阶段,计划主要体现为明确健康意图、明确健康目标、回忆健康相关知识、选择健康策略、维持健康思路等。元计划并不仅仅发生在健康活动的早期阶段, 在健康活动进行过程中也存在着元计划。例如,个体在对自己的健康活动采取调整措施之前, 也会就如何调整做出相应的健康计划。元监测指对健康活动的进程及效果进行评估,在健康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和结束后, 个体对健康活动效果做出自我反馈。在健康活动中,元监测主要包括: 获知健康的进展、检查自己有无出错、检验健康思路是否可行;在健康活动后期, 元监测活动主要表现为对健康活动效果、效率和收获的评价, 如检验是否完成了健康任务,评价健康活动效率如何,总结自己经验、收获和不足。元调整即根据监测所得来的信息, 对健康活动采取适当矫正性或补救性措施, 包括纠正错误、排除障碍、调整思路等。元调整不是仅发生在健康活动的后期阶段, 而是贯穿于整个健康活动进程之中, 个体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健康活动随时调整。

3.3 健康元体验

健康元体验是指个体对自我健康状态和有关健康活动的意识和感受。

健康元体验的内容有哪些呢? 在健康活动的初期阶段, 主要是关于某一健康问题的难度、对于这一健康问题熟悉程度,以及对完成健康任务把握程度的体验。在健康活动的中期, 主要有关于当前健康问题进展的体验、过程中遇到的障碍和面临困难的体验。在健康活动的后期, 主要是关于健康目标是否达到、健康活动的效果的体验,以及自己在健康问题解决过程中收获的体验。

健康元体验是健康元素养重要成分;它在健康元知识和健康元技能之间起着中介效应。健康元体验可以激活相关的健康元知识, 使长时记忆中的健康元知识与当前的健康活动产生联系。健康元知识虽然为健康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但它只是为健康活动提供了一种可能性, 它本身并不能保证健康活动的进行。健康元体验将静态的健康元知识与动态的健康元技能进行了连接,在主体健康活动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康元体验对当前健康活动的觉察和感受会激活主体长时记忆中健康元知识, 将之“唤醒”,对当前健康活动进行有效指导。

同时,健康元体验可以为健康元技能活动提供有效的信息反馈。健康元体验将当前健康活动的体验反馈于主体,健康元技能及时对主体健康活动进行有针对性的调整,使之更符合当下主体健康需求。

如何获得健康元体验?可以通过“WHE”策略进行。以下以糖尿病为例,探讨如何产生健康元体验。见表1。

表1WHE图表——糖尿病健康元体验

早期阶段我想知道什么(What)中期阶段怎么克服困难(How)后期阶段我受益多少(Effect)1 我会得糖尿病吗?2 血糖多高是糖尿病?3 糖尿病可以预防吗?4 如果血糖高,我需要注意什么?仅仅管好嘴就行吗?1 知道了哪些人需要重点做糖尿病筛查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糖尿病可以预防的2 得了糖尿病也不可怕3 管好嘴,迈开腿,合理用药,保持健康心情就能有效控制血糖1 懂得“多一点”了2 吃得“少一点”了3 锻炼“勤一点”了4 为了健康身体,我会坚持去做

在健康活动的早期阶段,向自己提问“关于糖尿病我想知道什么?”(即What阶段)。学习主体产生“我会得糖尿病吗?血糖多高是糖尿病?”等问题,在了解自我关于糖尿病认知水平状态下进行糖尿病学习,启动了个体学习主动性,其学习投入性必将增高[21]。中期阶段,以“怎么克服困难?”(即How阶段)梳理学习内容,“知道了哪些人需要重点做糖尿病筛查和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得了糖尿病也不可怕”等内容检查自我学习效果,个体产生关于健康活动的收获以及自己如何坚持有效的控制自己健康的健康元体验。在健康活动晚期, 以“我受益多少?”(即Effect阶段)这一问题为导向,个体对健康活动的效果和自我收获产生健康元体验。这些健康元体验可以激发健康元知识,同时又为健康元技能提供必要的信息,从而使健康活动进行更为顺利。

3.4 健康素养的提升动力源自健康元素养的三维互动

作为健康元素养的三大要素,健康元知识、健康元技能和健康元体验并不是孤立的,三者之间存在呼应、协作与调节关系,在不同层面干预个体健康思维与活动,从而最终影响到个体健康素养的水平与层次。三者之间的内在互动见图1。

图1 健康素养三要素关系示意图

图1提示,在个体健康活动中,健康元素养的三要素之间,始终存在着高度关联的多向互动与有效应答,它们相互反馈,彼此修正,不断完善,进而指导健康活动。健康元知识让个体更好地理解健康元体验;而健康元体验可以激活健康元知识,使之为当前的健康活动服务,同时健康元体验为健康元技能提供有效的信息,使健康元技能的调节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在健康元技能实施调节过程中,又激发了新的健康体元体验,进而为下一步健康调节奠定基础;充备的健康元知识是健康元技能调节的基础,指导健康元技能的调节。健康元技能不停的修订和完善个体健康活动的经验,从而对原有的健康元知识进行修整。健康元素养三要素形成了良性的循环往复,螺旋式地向上向前推进,不断指导个体内在的健康思维与外在的健康实践,从而形成层次不断递升的健康素养——这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健康素养的有效提升路径。

健康元素养是健康素养不可或缺的心理学内涵,是提升全民健康素养过程中必须重视的内容建设。在健康素养培育体系中,政府主导的制度设计与硬件建设固然是重中之重,但个体层面的健康元素养的培育、完善与提升,是当下必须破解的重要课题。囿于历史传统文化背景和现实的嘈杂语境,国人对健康素养的认识与体系构建,往往重有形轻无形、重硬件轻软件、重生理轻心理,因此正确的、有深度的全民健康素养教育便显得尤为必须。唯其如此,才能切实加快全民健康素养的提升,从而为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提质、提效、提速。

猜你喜欢
健康素养元认知个体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元认知:领域一般还是领域特殊?
网络环境下元认知知识与元认知策略相关性探析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际健康信息素养评估研究
以健康共治实现全民健康管理
优化护理首诊宣教内容对心血管患者阶段性掌握宣教内容的影响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
How Cats See the World
数学科目中元认知研究现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