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革命纪念馆展陈现状及发展研究

2019-10-18 02:41洪钰翔
新媒体研究 2019年16期
关键词:新媒体

洪钰翔

摘  要  新媒体视域下,革命纪念馆借助多媒体交互装置,音频影像技术,以及网络数字技术,打破传统的革命文物静态展陈模式,提升了革命文物的展陈水平。未来,或可进一步借助新媒体技术增强展陈体验感,提升文物之间的关联感,推进展陈形式特色化,对革命文物进行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展示,实现革命纪念馆与新媒体技术相结合的最佳战略,从现代角度实现革命文化更多新的意义。

關键词  新媒体;革命文物;展陈水平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6-0360(2019)16-0104-02

展陈布局,是实现革命文物纪念馆教育、纪念等基本功能的依托和手段。纪念馆的展陈要达到新高度,必须依赖新媒体力量。2018年7月2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并实施《关于实施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程(2018—2022年)的意见》明确:提升革命文物展示水平是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主要任务之一;《意见》还强调要适度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增强革命文物陈列展览的互动性、体验性。建筑旧址、文献、相片、旗帜、徽章和私人物品等革命文物凝聚了鸦片战争至新中国解放前中华民族的革命传统和红色精神[1],在新媒体背景下,研究革命文物展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1  新媒体背景下革命纪念馆展陈现状

新媒体技术改变了纪念馆传统的静态陈列模式,并渗透到现代展陈的每个环节,拓展了纪念空间,开辟了观众自主参与和体验的新天地,实现了普通展陈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

1.1  普及多媒体交互装置,实现互动式展陈

新媒体时代的参观者,对于只能“远观”的传统展陈陈列手段较为排斥,更倾向互动交流的方式。这样一种观念的变化,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纪念馆的发展。目前,各地革命文物纪念馆在文物展陈方面,广泛借助嵌入式触摸屏、电子虚拟互动系统、VR体验等多媒体交互装置,通过赋予参观者对展示内容的主动选择权,提高革命文物的吸引力,较为充分地发挥了新媒体随时随地实现交流互动的本质特性,显示了新媒体技术在启发、带动和引领参观者方面的潜能;同时,也在教育、研究、征集、保护层面,更充分体现了革命纪念馆激发参观者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的历史和文化功能,在“有址可寻”“有物可看”“有事可说”“有史可讲”等层面获得较好的纪念效果,激发了参观者的纪念情绪。

1.2  综合音频影像技术,丰富展陈效果

目前,各地革命纪念馆综合音频影像技术,通过在墙面制造幻影成像、虚拟文物背景,以及设置专厅循环播放幸存者口述史视频等手段,诉诸参观者的听觉和视觉,在馆内整体营造庄重肃穆的纪念氛围,打破了传统实物展厅的展陈序列平铺直叙,缺少纪念情感氛围营造的不足,更加注重参观者的内心感受,从“虚”处丰富了实物的展陈效果,提升了展陈水平。

1.3  开设网络数字展厅,拓展展陈空间

各地纪念馆网站开设“数字展厅”展陈文物图片和相关文献,其主要目的是拓展展陈空间,提升革命文物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教育覆盖面。当纪念馆众多的文物无法在实体纪念馆有限的空间展陈时,就通过网络数字展厅向观众展陈传播。同时,开设数字展厅也有助于参观者随时随地对文物展陈情况做出反馈,有助于及时改进展陈工作,提升展陈水平。

2  新媒体背景下革命纪念馆展陈的发展策略

以上,新媒体赋能革命文物保护事业,革命文物展陈水平在内容层面上有了巨大的飞跃,未来,与时俱进,进一步借助新媒体技术,有助于深化研究、及时更新体现时代精神的展陈形式。

2.1  增强展陈体验感

未来,伴随人们体验意识增强,以及互动体验式视觉媒体层出不穷,现阶段广泛使用的一系列互动多媒体交互装置,慢慢会不能满足参观者的诉求。为提升展陈水平,或可借助MAYA建模3D技术打印兵器、衣物、旗帜等仿真模型,有助于从触觉层面打破过去纪念馆“只许看不许摸”的“观光”式参观模式。“MAYA3D”方案,主要借助MAYA软件将所拍摄的文物图像素材导入建模模式的工作窗口,用平面2D的图片作为3D的参考,切换正视图、俯视图、侧视图和3D视图这四个不同的视图进行360度的模型制作,同时在通道盒里调节参考图片的透明度,将贴图(texture)附着在建模的基础模型上,辅佐建模,将平面的图片转化为栩栩如生的3D模型。另外,与实物和2D图片相比,3D图片立体化多角度还原和呈现文物的形状和大小比例等,从视觉层面克服了橱窗实物和2D图片展示体验感弱的不足。通过增强视觉和增加触觉维度,让参观者不仅仅看到了什么,还通过开放五官感受到更多,更容易激发参观者产生悲愤和震惊等较强烈的纪念情绪。不过,鉴于革命文物的特殊性,不能过于注重增强参观者的互动体验感,而忽视了展陈革命文物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不能为增加吸引力而流于娱乐化。

2.2  提升展陈文物之间的关联感

同一革命纪念馆中的文物与文物之间,往往具有很强的关联性,能否通过不同的展陈形式,帮助参观者体会到个中关联性,激发参观者探究的欲望,体现了展陈水平的高低。为进一步提升革命文物展陈水平,较为彻底打破传统纪念馆“器物”性展陈模式被动式灌输参观者的不足,结合新媒体时代参观者的接受特点,通过制作和放映数字全景式战争立体场景,扩大展陈的“叙事空间”,潜移默化营造一个数字全景式、立体式、延伸式冥想空间,引领参观者浸染其中,在情节化叙事中,帮助参观者建立展陈文物与文物之间,文物与纪念对象之间的关联,有助于深化和升华纪念情绪。提升文物之间的数字关联,或可借助新媒体NUKE软件,这是一种数码节点式合成软件,NUKE中的跟踪节点(traker)或摄像机跟踪节点(camera tracker)可以在固定的历史背景素材中,将革命文物与背景黏合,同时,在场景节点(scene)里还可根据纪念馆营造阴森恐怖氛围的需要,连接合适的灯光节点(lighting)、颜色节点(color)、材质节点等,帮助参观者把看起来互不相干的物品,通过场景再现的事件联系起来,引导参观者身临其境,升华纪念情绪,进入“见人见物又见精神”的境界。

2.3  推进展陈形式特色化

一般情况,革命纪念馆关注者越多,说明展陈效果越好。借助智能手机这个媒介,通过开发手机移动导览App,或可实现革命文物展陈前所未有的特色化,获得很好的保护和利用效果。相比网络数字展厅,手机移动导览App,更方便观众随时随地通过二维码扫描,查询和观看三维展厅地图、融入混合现实技术的视频,以及自动激活语音讲解,甚至与纪念对象在虚拟场景中对话等。手机移动导览App还有助于不同地域的纪念馆根据本身的特点进行开发与设计,体现展陈地域化,吸引更多参观者,把革命文化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体验和实践中[2],让革命文物进一步充满活力,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为纪念馆进入品牌建设期,提高参观效益打下基础。

3  结束语

综上,借助新媒体技术,各地革命文物纪念馆打破传统展陈模式“观光化”的情形,从现代角度实现了革命文化更多新的意义。未来,或可借助新媒体技术,进一步增强展陈体验感、提升展陈文物之间的关联感、推进展陈形式特色化,这将更有助于生动而又不失庄重,形象而又不失深刻地传递革命文物背后的历史、事件和信息,充分发挥革命文物纪念馆在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作用。我们应时刻关注革命纪念馆展陈状况,对各种新媒体手段进行及时归类总结,一方面对好的经验要及时推广,另一方面又要时刻警惕新媒体技术在展陈中的滥用现象,毕竟,革命文物不同于其他类文物,当始终牢记,新媒体再新,也是展陈的辅助手段,选择任何一种新媒体展陈手段和路径的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展现革命文物承载的无产阶级革命传统,捍卫其包蕴的红色精神,以及引领参观者进入严肃内敛氛围,获得既震撼又崇高的精神体验。

参考文献

[1]贾旭东.革命文物概念及其界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6):141-145.

[2]石义彬,熊慧.媒介仪式、空间与文化认同:符号权力的批判性与诠释[J].湖北社会科学,2008(2):171-174.

猜你喜欢
新媒体
融媒体时代提升电视新闻传播的舆论影响力
新形势下精品图书的内容策划与艺术设计创新
报纸副刊的传播意义与运营策略研究
真我与偶像:新媒体语境下的明星与粉丝
新媒体语境下新华网国际传播问题与对策分析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全媒体时代地市党报媒体融合的四个着力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