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十二生肖视觉元素动态化设计应用研究

2019-10-23 05:24李东娜王婷
关键词:动态化生肖图形

李东娜 王婷

习总书记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在十九大报告中也曾提出,“要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十二生肖作为我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艺术瑰宝,蕴含并承载了我国丰富的远古原始文化,并受到了人们极大的重视,但仅仅以文字和静态图形的表现形式对于当今时代的人们来讲,吸引力是远远不够的。伴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静态图形的展示已不能够全面满足现代人们的审美需要以及科技时代的发展,人们更愿意观看生动的、带有交流的视觉信息。越来越多的动态视觉展现形式出现在新兴媒体传播领域,这种多元化传播媒介的应用体验会令人们更加难忘,获得趣味性的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我国优秀传统生肖文化的认知和了解,使得其能得到更好的继承与传播。

一、文化瑰宝——十二生肖

从古至今,每当有新的生命降临在中华文明的这片土地上,就会收获到一份承载着两千多年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宝贵遗产——生肖。由(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十二种动物形成我国典型的传统生肖文化概念,每一种生肖都带有着神秘的色彩并由此形成了一系列理论化观念,成为我国民间文化广为流传的形象哲学。生肖文化是我国华夏儿女长久以来保留下来的精神食粮,它是我国特定时代、文化和环境下的精神产物,体现着古代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和文化信仰,是我国典型的、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历史文化财富。

生肖已成为一种古老的民族文化符号,从简单的生肖图腾崇拜到现在左右着人们的生活命脉以及价值观念,无一不证明生肖文化对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性。而生肖图形作为生肖文化的主要视觉载体,通过丰富多样的造型设计不仅满足了人们对于艺术审美的追求,同时也展现着其独具特色的艺术审美价值。因此十二生肖势必要进行更深入的继承与创新,在已有静态保存的基础上融入多元化艺术形式的展现,以动态化设计理念为生肖文化的传播发展注入鲜活的血脉,为传承历史文化寻求符合时代脚步的发展脉络,使传统文化更形象生动地走进人们的视野和生活中,并加深人们脑海中生肖文化的印记,实现了人们与历史文化的交流与互动,真正得实现立体化的信息传播,也为继承并弘扬中国传统民俗文化献上一份绵薄之力。

图1

二、生肖文化保存与传承发展现状

文化的发展过程就如同生命一样,始终处于持续的、不断的成长过程中。传统文化要有生命力,就应当结合现代科技和社会发展环境,实现一种文化融合的演进成长过程。

十二生肖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传统文化遗产,具有较为丰富的审美价值和文化内涵,人们将十二种动物作为出生年的生肖属相,具有吉祥象征意义的生肖属相逐渐成为我国民间信仰,其通过丰富多样的艺术形式呈现在人们眼前,因此生肖图形被大家广为研究并流传。例如博物馆中生肖工艺品、民间生肖剪纸以及生肖装饰画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习性、审美要求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互联网时代的出现让人们越发关注新鲜事物,渐渐忽略了古老的历史民俗文化,导致文化在传播和创新上遇到了很大的困难,也间接导致了生肖文化的空白以及流失。现代的人们面对着学习以及生活上的压力,已经无暇去了解和感受我国宝贵文化遗产,博物馆中静态展品虽做到了很好的历史文化保存,但在传承这方面却远没有达到广泛且深入,面对信息爆炸的今天,平淡无奇的艺术形式已经无法再吸引住人们的眼球,也就更别提传播与创新了。因此国家提倡加大对民俗文化的继承,在年轻人不断继承的同时才能不断创新,跟随时代发展的脚步,才能使文化不被新一代的青少年所遗忘。文化发展要将“保存”与“传承”两种方式同时并举,融合才能使传统文化走得更远,使人们更了解、更深入的喜爱上生肖文化这一历史瑰宝。

三、生肖动态文化理念

动态化设计对于文化传承不仅仅是传承生肖图形本身,而是借助动态化的展现方式传承“活”的生肖文化、智慧和思维,审美观、世界观以及价值观。全媒体时代动态化设计是一种高效且生动的传播形式,也更被年轻人所接受和喜爱,让人们更容易短时间了解传统生肖元素内涵并产生兴趣。

(一)动态化设计理念

在全媒体时代背景下,符合时代发展的艺术形式应运而生,动态化设计逐渐亮相于人们的眼前以及生活当中,成为当下文化传播方式的新宠。动态化设计是将静态内容充分演绎使其“活”了起来,不仅仅是停留在参观和欣赏阶段,而是包含了多一层信息阐释与传达的目的。动态化设计可将信息图形引用到衍生产品设计中,在产品流动的过程中使信息图形“动态化”,增强了图形文化的传播范围,从图形传递文化信息的角度而言,动态图形相比静态图形在时间上更能快速的使人们接收其传递的信息内容,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以更完美的故事情节展现在大众的眼前。

以LOGO的动态化发展为例,任何能够传承至今的经典LOGO都是经过设计师的不断创造、修改、随着时代发展演变而成的,越是年代久远的设计,它的演变过程就越值得人们推敲,而这种创造、演变的过程本身就能够代表当时的设计走向和发展趋势。在数字化环境下,动态化设计能够将呆板、无趣的信息转化为生动的可视化语言,加入丰富的视觉展现形式传达到人们的眼中,更能吸引人们的眼球博得关注。面对当今的社会,人们无时无刻不在获得大量的信息,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日益丰富的图文爆炸式的来袭,人们对信息的筛选越发严格和挑剔,面对琳琅满目的设计作品,人们还是更容易被现代体验式、交互式等动态化设计所吸引,通过相似造型的同构或者异化令作品产生新的内涵和趣味性,这种生动、活泼具有生命力的传播,更加推动了视觉设计方面的发展,在今后数字信息时代下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发展空间。

(二)动态化生肖图形的活态传承

我国生肖文化历史悠久,其展现形式多以静态保存出现在人们的眼前,近些年随着社会时代的发展,传统文化逐渐以更丰富的多元化表现形式展现出来,也越来越符合现代人们对于高要求高审美的需要。

图2

图3

1.静中探寻“动”的遐想

衍生品流动的过程中使信息图形“动态化”,这一表现形式对于信息传播也有着一定的传达作用。我们应在静态的、平面的设计基础上融入动态化设计,在设计中增添文化性、娱乐性,并以衍生产品的表现方式呈现出来,以此加速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与人们产生更近距离的互动,重拾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与重视。衍生产品流动在人们的视线以及生活当中,丰富着人们的文化生活和视觉审美,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再配合现代视觉设计手法进行融合创新,更好地诠释传统文化并与时代共同进步,衍生产品的设计相对于静态文字和图片更加的灵活形象、生动有趣从而使人产生美好遐想,更加具有艺术美感,同时也更容易被年轻人所接受所喜爱。

例如, 2018狗年吉庆生肖设计大赛获奖作品——“生肖狗来电产品设计”,设计者以狗年生肖为题材背景,以充电线产品设计形式将生肖狗演绎成灵活生动的生肖造型,可爱多变的形象设计在人们使用过程中会增添无限乐趣,在产品流通过程中使生肖图形“动态化”,不仅能时刻为人们带来更多趣味性的审美艺术,也能够让更多的人了解到生肖文化独特的造型魅力从而产生更丰富的遐想,使生肖图形更生活化、更日常化地走进人们的视野中,吸引观者在脑海中产生深刻的印迹,并能从交流探讨中获取更多有关生肖文化的内容,让交流变得更富有传承的意义,让生肖图形产生更多的创意可能,使传统生肖文化进一步融入当代人们的生活。(图1)

相对于生肖衍生品而言,数字化动态图形表现形式更能进一步吸引受众者的兴趣,在展示数量、速度以及效果上会更加的优化。动态图形在信息传递与接受方面远远要更具有较深的影响,动画以及交互式小程序中动态图形应用范围较广,对于生肖文化的认知和传播效果上更胜一筹,同时也更受人们的青睐。近些年来在全球吉庆生肖设计大赛中,除了征集以往固有的平面设计以及产品设计,又增添了多媒体、交互设计单元,动态化趋势由此可见,如2019年吉庆生肖设计大赛获奖作品“己亥猪年——二十四节气UI界面设计”,设计者利用二十四个节气所特有的元素与猪的形象进行有机结合,从而创作出二十四个以插画为表现形式的手机界面,同时在此基础上融入了动态元素,使每一个动态视觉画面都对生肖文化进行了生动且形象的展示,使观者能够充分感知到动态画面与信息传播的高度一致,极具艺术美感的画面也更深受人们的喜爱,其应用范围更加丰富,有助于我国生肖文化的快速分享与传播。这种动态化设计以幽默生动的方式来阐述生肖年文化,使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再一次绽放出了更具时代气息的绚丽光彩。(图2、3)

2.动中传承“活”的血脉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新的发展路径和充分的展示平台,如虚拟现实、增强现实、全息影像以及智能交互等新兴媒体方式,都为文化的继承与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现如今,当我们进入一个展览厅、一个博物馆或者是一个具有教育性意义的地方,观看到的不再是以往固有静态的陈列物品和文字性的海报,而是具有互动性的、身临其境般体验并感受带有想象力的、趣味性的集娱乐为一体的文化信息。在这些参观性的公共场所,人们通过这种交互式的切身体验,更能深切感受到历史文化带给现代人们内心的强烈震撼,同时也使得古老的民俗文化借助现代的科学技术重焕生机,为传统文化增添了缤纷的色彩和无限的魅力。

如2018年8月在重庆召开的智博会,由保利博物馆举办和打造的沉浸式数字博物馆在智博会完美亮相,通过采用沉浸式投影、人机交互等多媒体技术的方式还原了博物馆四大兽首铜像的真实面貌,不仅展现了其历史文化内容以及事件的来龙去脉,更通过这种先进的数字影像技术和设计方法,使观者仿佛置身于此情此景之中,许多未解之谜迫使着人们想一探究竟,从而做到真正意义上“活”的文脉传承。(图4)传播媒介的广泛应用不仅能更全方位地传播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更能使博物馆以及展览馆陈列的物品重焕生机,让人们更愿意走进博物馆、展览馆交流互动、探索文化魅力,从而将生动的杰出智慧和原始文化信仰完整地记录传播并保存下来。

图4

移动通信终端的使用是当下人们使用最频繁的新媒体传播媒介,微信、微博和抖音等互动类软件为文化信息的传播带来了更广泛更有效的途径。以微信举例说明,当代人们以及周围大多数人群每天都活跃在微信社交软件中,而微信中还附带着朋友圈、各行各类公众号以及文章分享等小功能,利用这些小功能、小程序将我们以往在展览厅、博物馆等场所观看到的文化遗产信息,以动态化交互式影像形式传送到手机里,人们可以在各类社交APP中进行分享与传播,足不出户就可以观看并了解我国历史文化信息以及宝贵文化遗产,这些小功能不仅传播范围较广且传播速度较快,有助于扩大人们了解文化信息的渠道,更能将传统文化融入人们日常生活中,让老文化在多元化传播媒介下“重获新颜”,得到真正的创新与传承。

多元化传播媒介的加入,为传统生肖文化的重生带来了新的改变,同时也为动态化设计提供了更多的传播路径,使我国传统生肖文化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在保存和传承传统文脉的基础上,结合时代技术进行创新,使人们真切感受到科技与文化的交融,让中华文化在动态化设计展示中大放异彩。

猜你喜欢
动态化生肖图形
生肖转转转
儿童认知发展水平诊断工具IPDT的动态化编制及其在低社会经济地位儿童中的应用
你的生肖是什么?
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论述
生肖鸡的故事
VI系统的维度补充
分图形
找图形
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剖析的常态化和动态化探讨
图形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