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世界朝左的时候,请朝右
——横向思考教学训练探讨

2019-10-23 05:25汪维山
关键词:哥伦布设计

汪维山

图1、《诱惑》狗年图形海报 汪维山设计

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他也因此成为西班牙人民心目中的英雄。可是也有不少贵族瞧不起他,出言讥笑。于是在一次宴会上,哥伦布忽然从盘子里拿起一个鸡蛋,向参加宴会的人提出了一个古怪的问题:“女士们,先生们,谁能把这个鸡蛋竖起来?”鸡蛋从这个人手上传到那个人手上,每个人都尝试了一遍,却无人成功。最后,鸡蛋回到哥伦布手上,只见哥伦布把鸡蛋的一头在桌上轻轻一敲,敲破了一点儿壳,鸡蛋就稳稳地直立在桌子上了。

“这有什么稀罕?”有些宾客不服气地嚷嚷。

“是没什么可稀罕的”,哥伦布说,“可是你们为什么做不到呢?我有说过不允许把鸡蛋敲破么?”

哥伦布离席而去时留下了一句令人回味的话:“我能想到你们想不到的,这就是我胜过你们的地方。”

或许你们没听过哥伦布的这个故事,但是你们一定知道“司马光砸缸”的故事,拜春晚所赐,加上赵丽蓉老师的精彩演绎,“司马光砸缸”的故事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但你们有没有想过,哥伦布和司马光之所以能做出令人匪夷所思的敲蛋和砸缸的行为,正说明他们拥有反常规处理问题的方法。乍看之下,似乎是灵机一动,其实这只不过是他们思考问题的角度与芸芸大众不同而已。

一、横向思考

图2、《将军!》马年图形海报 汪维山设计

图3、《百无忌》猴年图形海报 汪维山设计

图4、《每年有60000人死于空气污染》

图5、阿迪达斯广告为了庆祝2008年欧洲杯而建造的60米摩天轮

曾看过一则报道,日本出租车司机遇上在车上睡着的醉酒客人,是不能上前推醒他(她)的,因为出租车行业有司机不能接触乘客身体的规定,这种情况下司机怎么办?方法还是有的。可以直接把冷气打到最大来冻醒乘客,或者是把手机的闹钟铃声开到最大来吵醒客人。可以发现,这些手段都是通过制造各种不适感来解决出现的问题。

生活中总是会遇上各种规则、规章、规矩,我们或是遵从,或是与之较劲。但多数时候,那些规则的存在使我们的世界保持了有效的秩序。正所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但是,回到设计师的角度,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设计的目的就一定是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多的舒适和愉悦么?

快餐店里总会遇上一些吃完饭却不急着走的客人,长此以往生意势必会被耽误了。怎么办?拉下脸来赶他们走?反复地在客人旁边擦桌子?除了这些损招,就没有通过设计来解决的方法么?你去观察一下一些国际知名连锁快餐店,他们的椅子往往设计的让人坐起来不甚舒适,若是坐上半个小时不动,肯定会让你觉得有些酸痛。这就是横向思考带来的解决方案。

所谓“横向思考”(lateral thinking),是爱德华·狄·波诺(Edward de Bono)教授针对纵向思维(vertical thinking)——即传统的逻辑思维——提出的一种看问题的新程式、新方法。他认为纵向思维者对局势采取最理智的态度,从假设一前提一概念开始,进而依靠逻辑认真解决,直至获得问题答案;而横向思维者是对问题本身提出问题、重构问题,包括重建、脱离已确定的概念并产生出新的模式,即放弃遵从传统的思考模式,为单一的问题设想出多种解决方案,而不是一味单向探讨如何解决问题。

横向思维训练是一种抵御僵化思想,从而提升逻辑思考能力的好方法,尤其是那些看起来不甚现实的说法,往往可导向更具创新性的想法。它也是被爱德华·狄·波诺比喻成“挖掘埋在地下的宝藏”。不断地挖掘,却永远不知道宝藏是否只是一步之遥,也可能在更深处,也可能就在指定挖掘点的旁边,我们需要做好准备,放弃自己已经挖出来的深坑,然后从别的地方重新开始。一个坑里坚持得越长,挖掘得越深,就越难放弃。在寻找创意点的过程中也是同样的道理。

在当下社会里,传播的形式和手段方法越来越趋向多元化,而设计师们在载体的选择和应用时也在千方百计摆脱传统的束缚,跳过惯常的视觉呈现手段,试图找到独树一帜的方式来传递品牌信息,进行更深层次地进行挖掘。换一个角度或观察点,认真研究所面对的载体特征和媒介手段,我们或许就会发掘出更多的其中更具趣味性或是与众不同的元素。(图1-3)

二、围绕横向思考展开的限定性设计

设计这门工作常被称之为“戴着脚镣跳舞”,设计师那里也经常会听到相同的抱怨:“这也不行,那也不行,还怎么设计?”“这么点时间,怎么够解决客户的问题?”“客户加入这么多的限制,都不知该如何下手了”。诚然,太多的制约会使我们缩手缩脚,思维的空间也受到了太多的限定,但如果全无限定也未必就是好事。如果顿顿面对一整桌的美味佳肴,任凭你不加节制的乱吃一气,要不了多久,就足以打造出一副臃肿不堪的臭皮囊。

没有任何的限制则意味着设计师在开展创作时,缺乏明确的界线,没有可集中精力突破的方向,势必会耗费了过多的能量在外围的折腾上。

面对这种情形,可以从三方面展开:

(一)利用限定的要求,发掘创作对象自身形态上的特殊性。

巧妙地利用规则,则所谓的障碍往往就可能转化成别具匠心的创意。例如在进行光盘的盘面设计时,有些设计者会抱怨光盘中间的圆孔会对之前画好的画面产生破坏,而有的设计师则会将其利用成为眼睛的瞳孔、胖子的肚脐眼、地面上出现的深坑或是将其设定为画面旋转的中心。以往在这方面比较失败的例子多见于T恤衫的设计。不管三七二十一,拿来一块图形直接往胸前背后一贴,却不曾顾及此T恤衫自身的形态特征,例如它的前后两面可相互呼应,领口袖口也可大做文章等等,所以面对不同创作对象,把握其自身形态上的独特性进行深入剖析,转条件限制为其特点,这才是展开设计时应先思考的问题。(图4、5)

图6、Oldtimer餐厅广告

图7、《被忽视的孩子没有存在感》

(二)发掘应用载体所处背景和发布环境上的特殊之处,将其列入设计考虑的环节中。

曾听某城市的一个设计师说起,他们那里一个改建的市民公园面临一个问题,原先公园里就经常有一些素质不高的人喜欢脱了鞋,横躺在长椅上休息,一个人愣是占上几个人的位置,屡劝不听,完全视公园里的告示如空气。这种情况下,公园里的长椅该如何设计?

可是,你忘了火车站椅子形状的变化么?一开始也是长排椅的设计,后来就变成了每隔一个座位就是一个扶手,“霸座”现象立刻就消失无影踪了。同理,我们从盲道设计、狗嘴套、“S”形弯道排队设计中都可以看到这类针对载体自身展开的限制性设计。

例如,有一则劝诫那些企图轻生者的广告,选择的发布地点颇为独特,它是安置在地铁轨道两侧的底部墙面上,这是踏入警告黄线之内会直接看到的空间,而这正是对于那些想跳入地铁轨道一死了之的人最后的规劝与挽留。由此可见,找到载体自身所处的环境的特殊一面,才能更好地在材质、形态、结构和表现语言上找到创意的源点。(图6、7)

(三)在载体中加入某些技术手段,进行附加限制条件的特殊设计。

2013年,西班牙慈善机构退出了一款独特的反虐童海报。作为一个成年人,第一眼只能从海报上看到一个受惊男孩的头像,这其中的奥妙很难被发现。(图8)

但是当一个孩子(或不到1.35米高的任何人)看到海报,他们却能看到完整的信息(“如果你受到伤害,请拨打这个电话,我们将帮助你。”)以及求救专线号码,从而避免了孩子身旁的大人劝退孩童求救的念头。(图9)

海报发布是我们常规的宣传手段,材质、展陈方式等已成定式。然而此则海报另辟蹊径,加入了透镜印刷技术(以往这种技术多应用在特殊的明信片、卡片和玩具上),只有从孩子的角度才能看到海报的完整内容。(图10)

设计海报的机构“灰色西班牙”表示:“这种海报藏着只有儿童才能看懂、大人看不到的信息。运用透镜技术,我们将两张图像合二为一,计算出只有十岁以下的孩子才能看到的区域;而大人看到的只是一个禁止虐童的警告。”由此案例可见,在载体中加入某些新颖的技术手段,使其在附加的限制条件中产生出新的创意点,或许会发掘出之前完全未曾涉足的地方。

三、横向思考在教学中的训练应用

在横向思考课题训练中,作为教授者,可以模拟出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困扰我们的现象,例如小区里遛狗的人却不给狗拴链子的问题、喜欢深夜唱歌的扰民问题、楼道里被贴满小广告——“牛皮癣”现象、骑电瓶车的喜欢上快车道问题、骑自行车闯红灯问题、盲道被占问题、公园长椅常常被霸座的问题,要求学生求出各类解决方案,并要求分出预期方案和非一般的方案出来,这个练习可放在课堂上进行探讨,提升学生之间的互动能力。在这个训练过程中,学生通过初步的创意设计,可以充分找到做一个信息解析员、编辑师以及设计师的感受。

这里以一组训练为例:

待解决问题:一中年妇女,养了一条大狗,每次遛狗时都不给狗拴上链子,美其名曰:放飞狗的天性。此举已严重影响到小区居民的生活。虽然居民们也与其交涉过,但她依然我行我素。面对这个问题,寻找出多种解决方案来。

参与人员: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某班其中一组学生

组长: 张顺

组员: 夏园(兼记录)、叶臻、汪娜娜、庞博

首先寻找常规方案(限时5分钟):

1)找物业解决;

2)组织一群人抗议;

3)自己找她沟通;

4)拿利益交换;

5)找有一定权威的人对他进行教育;

6)找记者跟踪报道,制造舆论;

……

在此基础上,重新开始梳理。教授者可提供如下问题提供给学生们思考:

1)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

图9、身高不到1.35米的儿童视角看到的海报

图10、观看示意图

2)这件事里存在哪些信息?

3)此类型人群在意什么?不在意什么?

4)给狗拴链子这个行为会给狗和这位妇女带来哪些好处?

5)给狗拴链子这个行为会给狗和这位妇女带来哪些不便之处?

6)不拴狗链可能会产生哪些潜在危险?

7)如何将这些危险信息传递给这位妇女?

……

再回到这个问题上,相信同学们的思路上会有一个新的突破了。让我们再看看经过思维拓展后求得的非常规方案(限时15分钟):

1)告知小区居民,最近偷狗现象严重,请大家一天二十四小时提高警惕;

2)找一条更大的狗欺负她家的狗;

3)开一家狗肉店,让主人有顾虑;

4)贴出告示说近期小区鼠患成灾,物业已四处投放鼠药,请各位业主看好自家猫狗;

5)发布其他小区有业主被狗咬伤,事主面临天价赔偿的消息;

6)放爆竹吓唬狗;

7)说流行细小(一种疾病),狗要被隔离;

8)找只异性狗把她的狗吸引走;

9)在小区里多处张贴寻狗启事;

10)在垃圾桶旁边放骨头把狗弄脏;

11)故意在她面前抱怨,有小孩子一直在草丛中大便,而且还看到了她家的狗去吃;

12)肉包子里掺泻药,放置在她每日遛狗的必经之路上;

13)送她一条造型精美的“狗项链”,并不停赞美戴上狗链后狗是如何的与众不同。

训练回馈:

学生张雯怡:从“市民在公园长椅上霸座”这一类话题引出的“横向思考”非常有意思。平时一直被“设计是为了满足人类的需求”这个概念洗脑了,直到被老师提醒了,才发现这其中存在的问题。

几周的课下来,已经让我尝试了很多以前从没有想过或者是说根本不敢去想的东西,所以听到这个概念,我真的觉得妙不可言。虽然生活中会经常接触到横向思考这个概念,但从来没去深究过。老师要我们找出足够多的办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不文明问题,不知不觉发现自己的解决办法已经变得各种天马行空,或许这就是老师一直在强调的“首先要让思想玩起来”吧。

课程总结:

请注意第13条答案。

乍看起来,此类练习颇有点“脑筋急转弯”的味道,其实这当中正蕴藏着的待开发的设计机遇。

如果一条够酷炫的“狗带”是否会改变养狗人的某种习惯?

是否可以设计一款夜光版的“狗带”?

“狗带”上如果出现什么样的信息,会让养狗人产生强烈的炫耀心理?

……

三、结语

“买椟还珠”的故事大家都听说过,放在今天这实在是一个极好的营销案例。不要一味去埋怨消费者的愚钝,这其中也可能是因为没有切准受众真正的兴趣点。或者再想一想历史上“田忌赛马”的故事:战国时代齐将田忌与齐王赛马,孙膑献出妙计“今以君之下驷与彼之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终使田忌三盘两胜,得金五千。这也是横向思维在现实中运用的典型案例。

BBH广告公司创始合伙人及全球区创意总监约翰·赫加蒂(John Hegarty)曾说过“当世界朝左的时候,请朝右。”作为一个未来的创意人员,一定要学会挑战一种原有的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面对指定目标练习时,要将所有的假设性说法全部罗列出来,要学会及时的转换方向,发掘出全新的灵感源泉。

猜你喜欢
哥伦布设计
哥伦布物流(上海)有限公司
何为设计的守护之道?
《丰收的喜悦展示设计》
被哥伦布发现的新大陆
瞒天过海——仿生设计萌到家
设计秀
有种设计叫而专
《哥伦布后裔》中的历史改写与杂糅叙事
哥伦布没老婆
哥伦布与新大陆